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浙江戏曲大舞台「杭州杭剧团」

时间:2022-12-09 15:33:04 来源:浙江日报

大家好,浙江戏曲大舞台「杭州杭剧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月12日晚7时,伴随着一场精彩的戏剧演出,浙江省“天下第一团”联盟成立仪式暨折子戏汇演专场在宁波市天然舞台隆重举行。

本次汇演聚集了浙江省戏曲“天下第一团”9大剧种,其中8个剧种名列国家级非遗,发展历史均有数百年之久,独具特质,堪称“国家宝藏”。甬剧、姚剧将分别带来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剧种代表性剧目《拔兰花》和《打窗楼》;新昌调腔带来的《汉宫秋》为元代曲状元马致远代表作,此次上演的《饯别》一折出自调腔清代遗本;台州乱弹《活捉三郎》和宁海平调《李慧娘·见判》舞台技巧令人拍案叫绝;更有衢州西安高腔、淳安睦剧等稀有剧种首次与甬城观众见面。非遗盛会,精彩难得!

“天下第一团”联盟的成立及展演活动旨在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了解这些宝贵的非遗剧种,留住民族文化的根,留住传统文化的精华。振兴戏剧,保护和传承好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经典永久流传。

【浙江新闻 】

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演出《大唐贵妃》

《大唐贵妃》为西安高腔优秀传统保留剧目。《花亭候驾》是《醉酒》前一片断。讲述杨玉环身着盛装,满怀喜悦前往百花亭候驾的经过。

此片段在表演上非常有特色,造型也很别致。在众宫女的怂恿下众星捧月式的快步出场,后经玉石桥,把水中、天上、地下这些大自然之美和杨玉环赏心悦目的心情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在二太监和众宫女的衬托下,采用不同造型把杨玉环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唱腔上也与众不同。一唱众和,一人唱众人帮,并且载歌载舞,充分体现了西安高腔高亢亮丽、古朴典雅的特点。

杭州杭剧团演出《夕阳春光》

杭剧,又名武林班,为杭州市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杭州宣卷,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宁波及上海、江苏省常州、无锡等地。杭剧《银瓶》、《李慧娘》等均影响巨大,田汉曾这样评论杭剧:“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

《夕阳春光》讲述鳏寡多年的老父亲丁正经,一直瞒着自己儿子与邻居张桂花偷偷谈“黄昏恋”的趣事。该剧于2016年1月在“乡音乡情”新春欢乐颂杭剧现代小戏专场中首演,并参加浙江省政协小礼堂“钱塘余韵”杭州地方戏曲曲艺展演等。2017、2018连续两年入选“浙江好腔调——杭州市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参演剧目。

淳安县睦剧团演出《春草闯堂》

睦剧原名《三角戏》源于清末民初,采用安徽的黄梅戏和江西的采茶戏并结合淳安当地特有的民间音乐,山歌小调融合而成,一般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故名“三脚戏”。淳安当属睦州,1951年正式将淳安三脚戏定名为睦剧,是全国315个戏曲剧种之一。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草闯堂》讲述知府胡进在办案过程中为了解真相质问缘由,春草一时情急,信口认薛玫廷为相府姑爷。胡进疑春草有诈,令春草带领,前往相府询问真假。春草一路磨蹭,筹思对策,胡进急于拿到证据,了结此案,低三下四,忍气吞声,自愿步行,将轿让给春草坐。

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演出《李慧娘·见判》

宁海平调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古老的地方剧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传统剧目、表演技巧、伴奏音乐等方面。平调艺人在其数百年的传承和实践中,创造了多种表演特技,其中“耍牙”更是一绝!

《见判》判官的扮演者--薛巧萍,表演中的她运用了“耍牙”绝技,她口含八颗大獠牙,根据剧情和人物的变化来表演,“耍牙”其难度就是上下牙齿要对准并不脱落,好像天然生成一样,八大獠牙在口中且吞吐自如…,李慧娘的扮演者--吕娅娜,用上了超长的水袖,足足4米飘逸的水袖功夫,收放自如,和脚上的功夫“3寸金莲”,她行不动裙移步如云在舞台上飘移……展示给观众是不同的耍牙技巧和表演风格。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演出《奇巧案·装疯》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温州地区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等。瓯剧以唱乱弹为主表演上已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细腻的特点。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音乐朴素、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

《装疯》讲述赵玉珍丈夫李文玉因功名未中,一气身亡。李文玉之兄怕玉珍儿子长大后会分走家产,便设计陷害玉珍,情急中玉珍连夜出逃,直奔昆山县告状。路上人多眼杂,玉珍怕暴露身份,假装疯癫。后得济公相助,顺利抵达昆山,冤情昭雪。

宁波市甬剧团演出《拔兰花》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声腔属于滩簧。1938年后,这一戏曲剧种正式被人称为“甬剧”或“改良甬剧”。 甬剧表演风格夸张、幽默,善于表达真实、含蓄的情感。甬剧经历了演清装戏、西装旗袍戏的过程,擅长演现代戏,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

甬剧《拔兰花》讲述王凤霞嫁后,念念不忘情郎周宝泰,将信物草兰花插在头上。一日独坐窗下绣鞋,所戴兰花忽被人拔下。原来周宝泰为抗拒婚事,在外流浪三年,归乡后前来探望。两人久别重逢,互诉衷情,不忍再行分离,就双双远走高飞了。

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出《活捉三郎》

台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浙东、浙南地区。它唱腔十分丰富,声情并茂,或温婉,或激荡,其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乡韵,独具特色,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台州乱弹的剧目丰富,有三百多个,其中本家戏有“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

《活捉三郎》讲的是宋江外妾阎惜姣,死后鬼魂不甘寂寞,来到阳世寻找昔日相好三郎张文远。折子戏演绎的是阎惜姣要勾三郎魂魄到阴间与其玩乐,三郎不从,被阎惜鬼魂活捉。

该剧曾献演世界互联网大会,其中“桌上踹凳”这一技巧被业内誉为“天下第一跳”。

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打窗楼》

姚剧为余姚市地方传统戏剧,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的戏曲剧种。它是在民间歌舞“马灯”、“旱船”、“采茶篮”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姚剧语言通俗、流利清晰,唱腔近于口语,往往一、二十句唱词顺而歌,一气呵成,运腔自然,犹如鸟语,故有“鹦歌班”之称。较有影响的代表性剧目有《打窗楼》、《王阳明》等。

《打窗楼》讲述青年益元庆赴情妹张桂英处约会,至张家,见前后房门紧闭,从窗户窥见桂英房中有男人鞋帽,大为气愤。翌日晚,元庆携弹弓击破桂英窗户,索回赠物,争吵一场而回。后误会消除,元庆自知理亏,哀求桂英宽恕,两人重归于好。

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演出《汉宫秋》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等地,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

《汉宫秋》写昭君和番故事。〈饯别〉述匈奴单于被昭君美色所惑,陈兵于边境,遣使索昭君和番。汉元帝叹文臣无安邦之策,武将无御敌之能,无耐忍痛割爱,在灞桥与昭君惜別。

调腔现存〈游宫〉、〈饯别〉两出,由光绪手抄本参照老艺人口述整理。〈饯别〉由汉元帝一唱到底,【新水令】套百转千回,催人泪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