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广绣传承人陈少芳「陈英华刺绣博物馆」

时间:2022-12-15 15:57:05 来源:南国文艺

大家好,广绣传承人陈少芳「陈英华刺绣博物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少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陈少芳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在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担任广绣设计工作。曾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从事广绣艺术设计工作至今已有50余年。在继承广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其作品立意新颖,构图设计与针法技艺不断创新,风格独树一帜,作品曾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在广州花地湾的一幢土红色楼房内,展示着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广绣作品,典雅而华美,体现着手艺人的匠心与情怀。这里是一代广绣大师陈少芳的工作室及其广绣作品展示厅。曾奉献出《我爱小鸡群》《晨曦》《岭南锦绣》等名作的陈少芳,正是凭着对广绣的热忱,数十年如一日地深耕细作,不遗余力传承广绣技艺,让它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

广绣是广府地区的传统刺绣工艺,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鲜艳,与苏绣、蜀绣、湘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据文献记载,广绣早在唐代已出现。唐•苏颚在《杜阳杂编》中写道:“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可见广绣技艺源远流长,也是我国刺绣文化的重要流派,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价值。

“广绣易学难精。”陈少芳感慨道,“广绣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工艺,古老又富有魅力,虽然学起来并不十分困难,即使是从未接触过广绣的普通市民,只要认真学,一个多月就能基本上手,但要学得精就至少要三四年的功夫。”她希望更多的市民前来亲身感受广绣的魅力,真正地将广绣传播出去,为这门薪火相传的技艺增添一抹亮色。

初心笃定 结缘广绣

广州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又是历两千年而不衰的贸易大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绣种,广绣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如同涓涓流水润泽这座千年商都。

在尚未接触广绣之前,年少的陈少芳就很喜欢画画。她的父亲是“二七”大罢工的发起人之一,母亲则是全国妇女运动委员会五大成员之一。当年为了逃避“白色恐怖”,他们一家人改名换姓,到处藏匿。陈少芳童年时跟着母亲去了孤儿院,孤儿院的生活枯燥无味,陈少芳喜欢在沙地上用树枝画“公仔”。这段经历为陈少芳后来在广绣技艺上的卓著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六八小学读四年级时,陈少芳得过全校美术比赛的第一名,学校奖励她一张素描纸和一支6B铅笔。正因这份小礼物,陈少芳在心里悄然埋下了艺术的火种。到了广雅中学读初中,陈少芳放学后就去画黑板报、宣传画。她初三的时候,湖北武汉成立了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杨之光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那里,他们需要招四十名学生。

“杨之光老师看见我的画,就鼓励我去报名。我考试时还用那支奖励的铅笔,它已经很短了,我就用圆规加长它。最后我成了第一批学生。”陈少芳回忆说,1958年广州美术学院迁回广州,她也在该校国画系就读本科,当年的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名师云集,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家都是她的老师。大学期间,陈少芳精心钻研国画的半工意、大写意、工笔,油画的构图、焦点透视法及立体空间概念等,在众师长眼中,她是一个“古灵精怪、想法极多”的学生。

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陈少芳被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广绣设计工作。这家研究牙雕、木雕、竹雕、根雕、广彩、刺绣等各个行业新技法的单位,成为了陈少芳初涉广绣的重要学府。“其实我在牙雕、木雕等方面也有作品,但我认为刺绣最容易得到发挥,限制较小,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加上我学过国画油画,就选择这一行了。”

在工艺美术研究所,陈少芳负责做设计图,设计好图案让绣工去绣。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当时的广绣依旧是《麻姑献寿》《花开富贵》等“老掉牙”的题材。陈少芳提出了许多关于广绣的新理念,但由于设计岗位的局限,并未能拿针线实现这些想法,而绣工们也认为她的理念太新,难以配合她完成这些作品。

陈少芳广绣作品《和谐广州》

慧心巧思 针线传神

尽管工作环境比较艰难,但陈少芳学习广绣的初心从未改变。在各种民间工艺中,她一直对广绣情有独钟:“那么丰富的色彩,那么灵巧的技法,论表现能力,广绣是平面艺术中最好的。”

随后,陈少芳开始学起了穿针引线,大胆革新广绣的传统风格,在刺绣中融入绘画的艺术元素,以画入绣,使得她所创作的广绣作品既重“艺”又重“工”:在色彩上,她吸纳了西洋画的色彩构成法,形成了独有的一套“丝线色彩构成法”。同时,她还攻克了“现代人物肖像绣”的难关,开创了“针线传神”的广绣“现代人物绣法”。1964年,陈少芳的首幅作品《牧羊姑娘》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誉为建国后第一幅现代题材的广绣作品。这件作品也是陈少芳首次将油画与国画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同时保留了广绣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

1978年,她的广绣作品《我爱小鸡群》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这是陈少芳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称现代广绣的名品。传统的四大名绣在绣小鸡时只会用深、中、浅色来表现茸毛的质感。而这幅绣品中的十几只小鸡则用上了油画中的“倾向色”,仔细看上去,小鸡的毛色有的倾向于紫色,有的倾向于绿色,有的倾向于黄色,只只不同。最特别的是绣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只鸡仔,用茸毛针绣成,在背光面采用国画的勾染法,区区一只鸡仔居然用了20多种不同颜色的绣线,可谓惟妙惟肖。

陈少芳广绣作品《我爱小鸡群》

1982年,广东省工艺美术公司召集全省五个地区的广绣设计人员开会,宣布即将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百花赛的消息。在这个比赛中,中国刺绣行业进行全国性的技艺大评比活动,“四大名绣”亦被重新定位,这是广绣确立地位的关键性一战。

孔雀是广绣创作的传统题材,历代很多人都绣过孔雀,因为它最能体现广绣的技艺。作为广绣艺术的代表人物,陈少芳已将这次参赛作品的主题定为孔雀。为了逼真地绣出孔雀的色彩,陈少芳身体力行,不下十多次到动物园去写生,观察孔雀开屏的神态。

按照传统绣法,绣《百鸟图》中的孔雀是用“扭花丝绣”,但单纯用这种针法,对于体型较大的孔雀来说,显然缺少表现力。有见及此,陈少芳运用了多种绣法,如百合花用掬针,令花瓣部分突起,向外圆弯,形成立体浮雕的效果,将美的神态延伸到全个画面,对比强烈地表现孔雀的美。同时为了表现孔雀的头、颈、胸、腹部不同的羽毛质感,她创新了捆咬针、留水路、捆插针、施疏针等多种表现不同对象的针法。

在构图及色彩运用上,陈少芳把孔雀开屏前抖动的尾屏强调为“S”形走向,以保持动感,同时又分为向阳面、向天面、背光面和阴暗面,用各种色相的丝线及丝线的不同色阶,分别组成线股,每股按冷色与暖色扭成“绒缕”进行刺绣,绣出绿孔雀各个面向的不同倾向色,以广绣惯用的强调与夸张的用色手法,将色距拉得很大,并形成了《晨曦》中富丽堂皇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背景处理上,她借鉴水墨画技法,使远处的丛林呈现灰调子的紫蓝色,形成朦朦胧胧的剪影状态,使整件作品具有明暗和远近透视的效果。

陈少芳广绣作品《晨曦》

《晨曦》表达的是在清晨时分,朝阳初照,万物复苏的意境:“四周一簇簇鲜艳美丽的百合花,一只美丽矫健的孔雀迎着朝霞在百合花中翩翩起舞,金色的阳光从树间射下,装点沐染着孔雀秀丽的羽毛。”最终,这件作品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百花赛“金杯”奖,随后作为一种民族特色,被选送到各大国际展览中进行展示。

退而不休 凤凰涅槃

上世纪80年代是广绣发展最为艰难的日子,当时广州已经没有一间正规的专业刺绣工厂。而仅存的4名绣工,连同陈少芳在内的2名设计人员,则调入广州珠绣品工艺厂,一年下来,只能做出20多件“广绣”产品,广绣甚至被传处于“人亡艺绝”的境地。实际上,这种评说并不准确,广绣虽然后继乏人,但陈少芳还在孤军奋战。

1990年,退休后的陈少芳回到家乡番禺,从事小作坊式的广绣创作与生产。她对这个艰难时期无畏无惧,毅然拿起了绣针,亲自参与设计与创作,对于过去没接受过刺绣训练的陈少芳而言,拿起绣花针会否有难度?陈少芳说:“看得多自然就会绣了。刺绣本身不难,针起针落很容易,重点是绣得好不好,有没有艺术追求,有没有画理,有没有传达自己的感情。”

1993年,广绣被列为“广东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它与其他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一样,引起了轻工部的重视。1994年,怀着对广绣艺术的执着追求,陈少芳与亲友合作,在番禺筹建起私人性质的“广绣艺术研究所”,旨在抢救、保护、创新和发展广绣技艺,在传统广绣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使得独具一格的“陈氏广绣”慢慢走向成熟。

陈少芳广绣作品《金龙》

“陈氏广绣”最大的特点是注入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求新求变。以往的刺绣有很多固定的绣法和模式,那些刺绣方法便于不会绣花、无美术基础的工匠,将艺术简单化,比较容易操作。“我的做法是把刺绣的艺术特点凸现出来,譬如绣荔枝,以前就是打几个鳞片针,打几个六角形、八角形,很机械地划分。我们绣的荔枝,利用了广绣最明显的特点,叫留水路,就是两边针绣平齐,中间留一条缝,用这种手法表现荔枝的纹路,凸显荔枝的特点。”

陈少芳介绍,在配色方面,她巧妙地将荔枝颜色分成了向阳的、不向阳的,还有环境色。再比如绣小鸡,用传统针法,会绣得很平齐很滑腻,她会根据自己对小鸡的认识和小鸡的结构,形成很松的绒毛的效果。“不按以前师傅教导的固定模式来做,而是随性地发挥,一切都是以画面效果为主。总结起来就是‘以画入绣’四个字。”

从宏观角度来看,“陈氏广绣”本质上是对传统刺绣的变革。而技法与题材的创新,是陈少芳复兴广绣的秘诀。陈少芳坦言,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她对广绣的创新,根本不可能得到“认可”。

陈少芳广绣作品《岭南水乡》

除了在传统题材上开辟新路径,陈少芳也开创了一些传统广绣中并不存在的新题材,比如第一张现代人像广绣就是她创作出来的。“人像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我曾用十几个头像作比较,探索人像在广绣中的演绎方式。”陈少芳认为,传统广绣的方式是先绣周边再绣五官,但她的做法是反过来,先绣五官,再绣周边,强调用明暗的转换去制造神似。“这样一套方法总结出来之后,再绣人像,就心中有数了。每次创作、绣制作品我都会遇到各种难题,我不得不通过创新针法去解决。而创新,是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方能实行。”

陈少芳从事广绣艺术的创作、研究工作50多年,目睹了广绣从发展到衰落,同时又经历了以一己之力令之起死回生的过程,她始终在这条道上坚持不懈,甚至感染家人,将他们都拉进了这条道上,用血脉的方式维系传承。然而,这种家庭传承方式既让陈少芳骄傲,也让她有点担忧:“以一己之力难免抗衡不了社会的市场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在创作《岭南锦绣》过程中,陈少芳和家人甚至想到,这件汇聚广绣所有技艺和风格的作品面世后,就自此“封针”,不再创作了。陈少芳说:“那时觉得我们能力有限,已经尽力了,是时候划上句号了。”

陈少芳广绣作品《岭南锦绣》局部

自1991年起,陈少芳开始创作花鸟长卷《岭南锦绣》,该作品长13.8米、宽1.2米,于2000年10月完成,这是陈少芳耗时最长、创作最艰辛曲折的作品,花费了她十年的心血。长卷从“腊月寒梅”“晨曲”开始,一直到“荷塘秋月”“羊城远眺”结束,包含了18个意境、128只鸟、一年四季的时花时果以及早、午、晚时分的景色等,将广绣传统、创新的针法技艺总结并记录下来,营造了百花斗艳、百鸟和鸣的欢乐景象。其实在广州美院毕业之后,陈少芳早已萌生了创作这个长卷的想法,只是当时计划经济之下,买不到这么长的布料,只是保留下这些节点,将之制作成组画。上世纪80年代到苏州物色到布料后,陈少芳便开始计划完成这个心愿。

《岭南锦绣》面世后,陈少芳首先向老师关山月汇报。关山月看到了这个长卷后,感叹“真是划时代之作”,欣然为长卷题下了“岭南锦绣”之名。“关山月老师自我15岁就带我们下乡,常要求我们表现新的东西。”陈少芳跟随关山月学习长达8年,关山月的革新思想对她影响很大,启发了她如何处理作品的新技法以及发现刺绣的本体语言。

“妙手夺天工,丝缕寄深情。”如今,陈少芳仍沉醉于广绣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经过她多年的努力,广绣艺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其艺术价值也得以提升。对于广绣技艺的传承问题,陈少芳也有自己的独特考虑。她觉得每位传承人都要对这个行业有承托能力和责任感,重点不是针起针落,而是对广绣理念的承继。“如果连创作也不会,还谈何继承呢?传承不是对固有的坚持,而是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方式,被时代认同,并将之发展下去。”

供稿 | 研究部

编辑 | 果果、芍药

核校 | 文文

审定 | 汐汐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线上展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