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背诵计划表「背诵时间表」

时间:2023-01-21 17:17:03 来源:教资英语一定过

大家好,背诵计划表「背诵时间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怎样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答案: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①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②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③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④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⑴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⑵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⑶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①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②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

③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

⑸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班主任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2.客观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所以,教师需做到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同时又看到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4.可接受原则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教师不能表现的过于慌乱,应沉着、冷静的思考问题。

2.机智果断应对

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使当事人冷静,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

3.公平民主处理

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等生,也不能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

4.善于总结引导

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


1.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参考答案:

(1)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2)教育水平低下,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传。

(3)教育内容与原始社会生活需要相适应,以生活经验为主。

(4)教育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由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进行。

【速记口诀】经验言传无阶级,劳动生产不分离

2.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参考答案: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2)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5)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速记口诀】劳教脱离有阶级,古人死(思)板(刻板)没体系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参考答案:

(1)教育国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教育义务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产生于 16 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5)出现了双轨制。

(6)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速记口诀】法国仪(义)式(世)双制度

4.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征。

参考答案: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速记口诀】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

5.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影响。

参考答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速记口诀】哥哥(规模、规格)姐姐(结构)发展内容方法和形式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

参考答案: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内容。

【速记口诀】慕(目的)容(内容)权(领导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8.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参考答案: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速记口诀】人(人才)鱼(舆论)公主(民主化)

9.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简述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参考答案:

(1)教育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速记口诀】两传(传递、传播)选(选择)新(更新)促文化

10.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参考答案: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记忆思路】社会 人 学说

11.简述教育制度的制定依据

参考答案: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记忆思路】社会 学生 历史发展

12.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 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2)活动课程的特点:

①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 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③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学到方法,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体验。

13.简述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学校可根据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所在地区的教育环境优势,结合本校的传统和资源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共同参与, 进行校本课程的管理、开发、设计和实施工作。

14.简述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参考答案:

(1)代表人物:古德莱德。

(2)课程层次

①理想的课程: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②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

③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④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⑤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速记口诀】李(理想)氏(正式)勿(领悟)运(运作)盐(经验)

15.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注意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速记口诀】科学基础,统一适用,编排衔接

16.简述如何使用教科书。

(补充) 参考答案:

(1)尊重教科书、整体把握教科书。

(2)重点设计教科书。

(3)充分利用教科书。

(4)及时引进新知识。

(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17.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

参考答案:

(1)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的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18.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参考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速记口诀】管(管理)内(内容)能(功能)构(结构)评价学习

19.简述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即学生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0.简述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结构的改革。

参考答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 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5)时间因素。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6)识记者的态度。

(7)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8)情绪和动机

(补充)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

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速记口诀】

人(任务)才(材料的性质、数量、位置)请(情绪)发(方法)毒(态度) 誓(时间)

22.简述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合理组织复习,防止知识遗忘。

【速记口诀】明目的,增主动;多理解,少机械;精加工,用组块;重编码,注方法。

23.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参考答案:

(1)智力:高智商虽然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2)个性:高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自我调整的品质等个性特征。

(3)环境: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4)知识:原有知识的激活和运用。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是高创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24.简述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集体讨论(头脑风暴法)。

【速记口诀】环境 个性 课程。

25.如何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017 上·材料分析·T25(2)】

参考答案: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的现象, 同时会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 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2)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 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 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26.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答案: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速记口诀】知识方法加练习,培养思考训逻辑。

27.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速记口诀】

因(因材施教)集体榜样强化我(自我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

28.简述教师职业素养。

参考答案:

(1)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建立在教师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的职业道德素养,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

(2)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性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

①教学设计能力;

②教学语言能力;

③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④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⑤教育研究能力;

⑥创新能力。

(4)教师的心理素养

①良好的情感特征;

②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

③良好的性格特征。

29.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30.简述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1.简述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2)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2.《小学生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哪些领域?

参考答案:

(1)职业理解与认识。

(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修养与行为。

33.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3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订研究计划。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35.简述问卷调查实施的基本步骤。

参考答案:

(1)提出问题。

(2)查找文献。

(3)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

(4)分析测试结果并修改问卷。

(5)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

36.简述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参考答案:

(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拟订研究计划。

(2)明确实验目的。

(3)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何种统计方法。

(4)实施实验,记录实验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5)处理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结论。

37.简述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

(2)拟订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

(3)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进行总结评价:汇总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38.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及对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启示是要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以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是有针对性地,分阶段教学,不搞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个体不同方面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的时间是不同的, 即同一方面分快慢,不同方面分早晚。教育启示是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教育启示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首先,从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 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从个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 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教育启示是要因材施教。

40.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补充来自《教育心理学》)

参考答案:

(1)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2)提出了个体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发展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危机,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受教育者顺利发展。

40.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参考答案: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速记口诀】练习试(示范)讲(讲解),反馈动觉。

41.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P127】

参考答案: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 此,应注意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速记口诀】借(阶段)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4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③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策略:

掌握学习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迁移能力。

43.简述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 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当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44.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速记口诀】成就自我,需要归因。

45.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

参考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速记口诀】启发动机,反馈结果。

46.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速记口诀】在第一堂心理学科课上就提出问题,找到方法。

47.简述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策略。

参考答案: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48.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2018 上·材料分析·T24(2)】

参考答案:

(1)利用榜样、模范作用,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体会我们的生活是由很多劳动者创造出来的。采用劳动节活动等形式,突出劳动光荣,促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劳动。

(2)开展劳动理论指导课,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劳动,怎样使自己的劳动有效。

(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4)积极和家长合作,引导家长让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长久有效的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49.简述理想教育的内容。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奋进的动力,也是人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将成为学生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理想教育可以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巨大的动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教育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学生所具有的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

(2)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正确理想和错误想法的分辨能力; 使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3)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教育学生逐步理解革命传统,使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50.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2015 下·材料分析·T24(2)】

参考答案:

理想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1)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理想。

(2)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朝理想不断奋进。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面孔谈理想。

(4)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

51.简述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目标)。

参考答案:

集体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关心集体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

小学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有:

①教育儿童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

②引导儿童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维护集体利益;

③初步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尊重他人与服从意识的服务。

52.简述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1)培养集体的作风和传统;

(2)纪律教育与奖惩结合;

(3)在劳动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53.简述自觉纪律教育的内容。

自觉纪律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纪律意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

小学生纪律教育的内容有:

(1)向学生阐明纪律的重要性以及纪律和自由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愿望。

(2)督促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参与班规校级的制定,讲纪律规定变成学生的自身要求

(4)向学生介绍校外各种场合的制定规则,帮助学生适应校外生活中的各种纪律规范。

54.简述如何进行自觉纪律教育。

(1)了解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采取纪律教育措施;

(2)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积极性;

(3)形成自觉守纪的班风;

(4)形成正确的班级纪律舆论;

(5)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建立健全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纪律习惯。

55.简述实施说服教育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说服教育法又称为说理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实施说服教育法的注意事项:

(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诚信。

(3)态度真诚、热情。

(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56.简述情感陶冶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情感陶冶法又称为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人格感染、艺术陶冶和环境陶冶。

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 鸣,于无声中教育学生。

实施情感陶冶法的注意事项: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57.简述实施品德评价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品德评价法又称为奖励与惩罚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实施品德评价法的注意事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2)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3)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4)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育人为目的,不为了奖惩而奖惩。

58.简述实施品德修养指导法的注意事项。

品德修养指导法又称为道德指导法或指导自我教育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 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实施品德修养指导法的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2)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9.简述心理辅导的途径。

参考答案:

学校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开展小组辅导。

【速记口诀】渗(渗透)教(教育)导(辅导),组(小组辅导)个(个别辅导)团(团队)。

60.简述美育的功能。(补充)

参考答案:

(1)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

(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61.简述美育的实施途径。(补充)

参考答案: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教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62.简述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条件、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经常性工作。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重要标志。

63.简述班级管理的方法。

参考答案:

(1)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一般有访问、开座谈会、问卷等具体方式。

(2)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 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 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来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

(4)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寓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5)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指用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6)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健康的班级舆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7)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或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常用的心理疏导法包括心理换位 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

(8)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64.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65.简述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

参考答案:

(1)对于中等生的教育:

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③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速记口诀】重视特点,创造信心。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

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②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③善于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速记口诀】恒心才发光。

66.简述如何组织班会活动。(补充)

(1)有明确的目的;

(2)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班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演讲、报告、座谈、评论等;

(4)在班会进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民主作风,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使主持班会的人真正成为班会的灵魂,达到既能动员全 体,又能操纵自如的程度;

(5)在讨论或报告时,班主任可以利用插话的形式,巧妙地左右会议的进程,使学生认真的讨论、发表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保证班级体的正确舆论始终占上风;

(6)班主任在组织生动活泼的班会时,一定要注意寓教育于活动中,在欢乐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7)结束后,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67.课外活动的类型

(1)学科活动;

(2)科技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游戏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8)主题活动。

68.简述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从参加的规模看,可将课外活动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具体的活动方式有报告会、讲座、演讲等。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包 括:学科小组、科技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劳动技术小组等。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阅读课外书 刊,写读书心得,写日记等。

6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70.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

直观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地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7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速记口诀】主(主动性)抓(抓重点、难点、关键)情境,培养方法。

72.简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73.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速记口诀】小联(联系)在乡(乡土)下运用技能。

74.简述讲授法的运用要求。

参考答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 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 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 量、速度要适度,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4)教师要组织学生听讲。

75.简述讨论法的运用要求。

参考答案:

(1)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2)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3)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76.简述教学实施的环节。

参考答案:

(1)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 教学质量的关键。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口头作业和 口头答问、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 措施。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检查方式包括考查和考试两种,学业成绩评定方 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和自我评价法。

【速记口诀】备上作辅查。

7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学年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又称为教案)。

78.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速记口诀】

慕(目的)容(内容)芳(方法)分(气氛)期购(结构)买泰(态度)语 (语言)

书(板书)。

79.简述课堂提问的要求。

参考答案:

(1)问题要清晰,措辞要精练、具体明了;保证高认知水平问题的适当比例;与学业有关问题的发问频率应维持在较高水平。

(2)教师发问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等候 3~5 秒钟,给学生思考问题、 组织答案的时间。

(3)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

(4)学生回答不同,教师的理答策略也应不同,如对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应给予肯定、表扬或做出追问;对于不正确的回答或不回答,应明确原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80.简述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参考答案: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1.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参考答案: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指导性原则

82.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地位】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尝试错误说也被认为是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同时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2.【实验】桑代克所做的实验叫做“猫开笼取食实验”,首先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笼子,笼子中有一个杠杆,在笼子中触碰到杠杆,笼子门就会打开。桑代克把一只猫饿了很长时间,放到笼子中去,笼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条鱼。而猫进笼子之后特别想吃鱼,就在笼子中乱抓乱挠,无意中触碰到杠杆,笼子门打开,它走出笼子吃掉鱼。桑代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之后,发现猫打开笼子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并根据猫开笼所花费的时间绘制了学习曲线。

3.【实质】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4.【规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5.【意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具体而言,对教育有以下指导意义: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

(4)在世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

简述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小学低年级阶段明显,主要表现为学生做数学题会通过扳手指这样的动作帮助自己思维。其次,盲人也是通过手势这种动作帮助自己进行思维的。)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比如头脑中苹果形象的相加,来进行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顿悟、灵感,如:病人去医院看病,未经过仪器的检查医生就能知道病人得什么病)

2.分析思维是经过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如病人看病经过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经过专家的严密分析后,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分析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聚合大家的观点,是从多到一的过程、如北京到上海有很多出行方案,选择一个最佳最好的出行方案。]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kl

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数学的一题多解,是从一到多的过程。如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途。)

四、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利用教师课堂中所教的知识原理解决课后习题属于常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鲁班根据茅草能够割破手指发明了锯子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