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敦煌壁画 山「云游敦煌」

时间:2022-12-25 10:13:02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敦煌壁画 山「云游敦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局部)

榆林窟第25窟 捧花供养菩萨(中唐)

西周晚期青铜器 多友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局部)

陈涛

虽身居家中,于艺术心向往之的脚步未曾停歇。

继先后向读者推介地处京城的国字号、市属展馆的在线艺术资源后,本期鉴赏视域“放飞”到全国,带你领略艺术宝库里更多璀璨明珠。这一次,不用乘飞机、坐高铁出远门赴会,也不用起大早、排长队,就能轻松推开那些深藏艺与美的殿堂之门,与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再度相逢,抑或和心仪已久的新朋友打声招呼。

日前,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浙江省博物馆接连为爱好艺术的人们奉上视觉版盛宴——通过引入三维观展技术、植入在线解说模块,让一批曾经的爆款展览再度走上官网或是微信公号,与你共话艺术之道、生活之美。诸如“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只需点击屏幕就能重温一个时代的温情与激越。新鲜出炉的“莫高窟的四季”,更是让你随时随地饱览那片神秘之境的春夏秋冬,倾听大漠风沙与岁月交织的故事。

董其昌和他的藏品“朋友圈”

黄宾虹认为董其昌“士夫之画,秀润天成,是为正宗”;傅抱石亦云:“董是画坛的中兴健将,画坛惟一的宗匠。”这位生活在明中晚期的书画大家以及他领衔的“华亭画派”,直接影响了明末清初画坛无论是以正统派自居的“四王”,还是个性十足的“四僧”所代表的两种艺术主张的走向。尤其他对“文人之画”与“画工之画”分野的论述,令后人生发“不知董其昌,不懂文人画”之叹。

上海博物馆上线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中,《秋兴八景图》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将自己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秋景再现画中。如今,这幅古画以VR的方式动态呈现于屏幕上,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悠扬古琴声中,观者如同乘一叶小舟行驶于苍茫秋色里,山石秀润、林木幽奇,偶有飞鸟掠过,好不惬意。

撇开本人之佳作,展览另一大看点,是董其昌曾经的收藏。其中,名头最响亮的,当属被董其昌称为“烜赫有名之迹”的王献之《鸭头丸帖》,此作亦位列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从帖上的题跋不难得知,其最早见于宋代《淳化阁帖》,曾为宋朝几位皇帝收藏。这件草书佳构全文共15言:“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帖是王献之写给朋友的一封短信,里面提及的“鸭头丸”系一味中药材,深得历代名医推崇。从字帖里可看出,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只是效果不佳,便写信告知王献之,后者亲自服用后,证实了来信所述,便回信邀约友人聚会,届时再行求教。原来,魏晋时期风行归隐,不少贵族子弟隐居山林,看重养生之道,坐而论道之时也难免交流养生之术。这封信札便是王献之服药后亲书。也难怪有好事者笑言,名家吃点药、吐个槽都能成传世佳作。

另一件重磅展品非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莫属。这件藏于东京书道博物馆的书法经典,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全书386字。所谓“告身”,类似于如今的“任命状”。按说任命状,一般都得由他人书写好后再授予本人,只是当时衙门实在找不出书法技艺能出其右者,只能让年届七旬的颜真卿“屈尊”为自己写委任状了。因此它也被称为“自书告身”。卷尾还有蔡襄、董其昌的题跋。作为明代书坛集大成者,董其昌临摹过颜真卿的诸多作品,其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或多或少带有颜体的痕迹。

与高清壁画里九色鹿共舞

敦煌一个洞窟就是一座博物馆。

京城艺术爱好者对四年前在太庙艺术馆举办的“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大型艺术展,或许还记忆犹新。展览以“凿空”“飞天”“司乐”“供养”四个主题篇章,串联起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壁画艺术。如果一定要说稍有遗憾,便是展品均系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现当代美术名家临摹敦煌壁画。出于保护的考虑,敦煌石窟里的壁画真迹很难一露真容。

如今机会来了。敦煌研究院微信公号近期推出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以敦煌石窟艺术的数字化成果为基础,汇集有关敦煌石窟的图像、影像、考古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在数字世界中再现敦煌石窟的美轮美奂。

你只需在手机屏幕轻轻一点,用手机上下翻动,便能轻松看到那些早已不对外开放石窟的全貌。始建于元代的莫高窟第3窟,因其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壁画而闻名于世,人们熟悉的舞蹈《千手观音》的灵感即来自这里。这一次通过“数字敦煌”,便能弥补近年来这里已鲜少开放所带来的遗憾。

而线上展览“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是全球首次以吐蕃为主题的文物大展,120多件套精美文物立体呈现吐蕃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及其与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互动。若再辅以《和光敦煌》系列短视频里的音乐、文字,与壁画里的常客“九色鹿”共舞,岂不美哉。

即使对敦煌文化了解不多,观者也可从艺术类型、朝代、颜色等角度去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了解更多壁画背后的故事,完成一次专享的云端之旅。

倾听越王时代的鼓角争鸣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博物馆俯下身子,主动亲近年轻群体。

上月底,浙江省博物馆携手抖音,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等同步启动“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浙江省博物馆组织馆内讲解员亮相抖音,线上直播讲解“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通过虚拟展览平台,结合本展精品文物,将吴、越、楚三国争霸史娓娓道来。

汇集吴越楚三国重要馆藏文物的展览并不多见,此次许多重量级文物纷纷到场,仅一级品就接近百件。而其中闻名天下的越国文物中,当属“天下第一剑”——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剑身近剑格处刻有两行八字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二字,即后人所述之勾践。

可能有人会疑惑,越国的勾践剑缘何会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时楚越两国关系密切,越王勾践的女儿便是楚惠王的母亲,这把剑可能是当时越人的陪嫁,1965年出土时它所处位置正是楚国当年都城荆州;不过也有人认为,越国终为楚所灭,这柄剑更可能是楚国的战利品。据线上讲解员所述,经由质子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这把剑除青铜外,还含有少量铝和微量镍。为了让观者看得尽兴,虚拟展厅还配有舞乐,如同带人回到鼓角争鸣的古战场。

更多云上好展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