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在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中 看到的波斯文化有哪些「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2-12-29 16:37:02 来源:大头鬼和小头鬼

大家好,在阿拉伯诗歌的发展中 看到的波斯文化有哪些「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蒙昧时代起,诗歌就是阿拉伯文学最主要的形式,也是阿拉伯古代历史的最佳写照。阿拉伯诗歌植根于阿拉伯人的游牧生活,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波斯文学传到阿拉伯地区之前,阿拉伯诗歌已有极高的发展水平,波斯文学传入后,阿拉伯诗歌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蒙昧时期阿拉伯诗歌的特色

阿拉伯人擅长做诗。一般认为,自蒙昧时代起,阿拉伯人的诗歌艺术就十分发达。阿拉伯诗歌的发展建立在阿拉伯人思想发展的基础之上,最能反映阿拉伯民族的心理、思想和特征,因而是阿拉伯文学成就的代表。各个时期的阿拉伯诗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题材广泛

游牧生活为阿拉伯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阿拉伯古诗以抒情见长,抒情诗自由的形式十分符合阿拉伯人的心理。蒙昧时期抒情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描写、赞颂、悼念、讽刺、矜夸、爱情、饮酒、苦行、格言等,。

合辙押韵

蒙昧时期的诗歌以口头传播为主。最早的阿拉伯诗歌源自歌曲,大多琅琅上口,音韵流畅和谐。虽然个别诗句韵脚紊乱,但绝大多数诗歌都是适合于朗诵的韵律诗。

情节简单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民族概念,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限,阿拉伯人的生活圈子是其所属的部族,所有的感情、冲突、矛盾都以部落为单位展开,因此蒙昧时期的诗歌缺乏固定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构思,大多是随兴而作。

"贝都因人就其天性来说,不善于进行道德的研究和细致的心理分析,不会黎花力气去创造那些远离他为之奋斗的现实物质生活的激动的事件和场面,他们所追求的始终是如何维护这种生活和获取对它有价值和有用的东西"'。法胡里的这段论述揭示了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心理特点,正是因为如此,古典的阿拉伯诗歌往往缺乏戏剧性的情节,诗人所关心的是个人及其所属部族的命运,并没有任何一部记录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

缺乏构思和逻辑性

蒙昧时期阿拉伯人单调的生活制约了其思维,他们的诗歌往往缺乏创新、寓意不深。诗人们选择生活环境中最易得到的素材进行直接创作,并没有经过深刻地分析和思考。因此蒙昧时期的诗歌多为"直接经验",而非思维加工的结果。大部分诗歌都没有表达完整的意思,诗句之间缺乏逻辑性。

侨马亚时期阿拉伯诗歌的特点

侨马亚王朝是阿拉伯人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帝国,随着帝国的建立,阿拉伯人的生活逐渐从沙漠向城市发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随之扩展,与伊斯兰教相关的题材广泛应用于诗歌。同时,楼马亚时代具有鲜明的阿拉伯性,当时不少诗歌都以夸赞阿拉伯人辉煌历史和开拓史为内容。

但是,楼马亚时代诗歌受新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其内容、风格方面的革新并不彻底,《古兰经》虽然丰富了楼马亚诗歌的思想,但诗歌的逻辑性仍然不强,缺乏想象力。阿拉伯宗派主义的盛行使诗歌往往为政治服务,以宣扬阿拉伯人的权威为目的,夹杂了门派之争、宫廷政治及私人恩怨,背离了诗歌作为艺术的本意。

阿拔斯前期阿拉伯诗歌的发展

阿拉伯诗歌具有悠久的传统,阿拔斯之前的阿拉伯诗歌虽有许多缺陷,但瑕不掩瑜,其成就不可否认。阿拔斯时期繁荣的文化是阿拉伯诗歌发展的沃土。一些诗人和作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勇于表现新的生活和环境。

在宗教上他们不受阿拉伯旧传统的束缚,敢于藐视宗教。在政治上他们有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倾向,主张伊斯兰教各民族平等,否认阿拉伯民族的优越性,并对现实提出许多大胆看法。"沙漠诗人在伍麦叶王朝还把全部精力消耗在吟诵部族之争和个人恩怨上,这时己为新兴的一代城市诗人所取代。对于旧日诗人所作的那种拖得很长的`长诗',人们既没有时间欣赏,也丝毫不能够了解。这种形式已经为新的艺术所打破……。

波斯文学对阿拉伯诗歌的影响并不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产生的。波斯生活方式的引入使诗歌创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波斯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则深化了阿拉伯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从宁静的旷野转向喧嚣的城市,从荒凉的沙漠转向花园环抱的宫廷,从阿拉伯式的持重转向放荡嬉乐,从文学、政治的聚会转向歌舞声色的场所。这一切对诗歌的主题、艺术、内容、思想、风格和诗律都产生了影响。"

颂酒诗的发展

颂酒诗早在蒙昧时期就已存在,但由于伊斯兰教禁止饮酒,楼马亚时期颂酒诗被打压。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国家日益富强,享乐之风盛行,饮酒成为阿拔斯时期游乐生活的一个突出现象。这种社会风尚影响了当时的诗歌创作,颂酒诗盛极一时,代表人物是艾布·努瓦斯公元—年。他原籍波斯,思想上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其作品围绕青春、美酒和爱情而展开。努瓦斯的诗歌带有浓郁的波斯气息,他的"格宰勒""是介乎五行与十五行之间的诗歌,是模仿波斯歌咏者的体裁而创作的,波斯人发展这种诗体的时代比阿拉伯人早得多。"

"波斯自古产生逍遥派和自然派诗人,清谈宴饮,沉浸享乐。自王公大臣,以至中上之家,大都半天作乐,半天工作……阿拉伯人统治波斯后,特别是阿拔斯王朝前期公元年—年,从半岛大量移民波斯后,阿拉伯人多和波斯人聚居……很快习染上这种奢侈放荡的生活……这个时期的阿拉伯诗歌,充满了过去波斯诗歌的情调,大多是风花雪月,谈情说爱,歌咏酒事的篇章。"

颂酒诗在阿拔斯时代大量出现,是当时奢靡生活的真实写照。卡尔布罗克尔曼对艾布·努瓦斯的描述证明了这一点"这位诗人无疑真正具有写抒情诗的天才,虽然他也时常有尽力追求效果的无聊趣味……他的诗集里或明或暗地引用了很多的淫荡之词,这种特点也说明了他的读者的低级趣味。"不论饮酒享乐之风对阿拔斯前期的社会风气产生了何种影响,颂酒诗的发展客观上说明了阿拔斯社会较之守旧的楼马亚时代更为开放、自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了伊斯兰教的思想,波斯文化是这种多元价值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谕诗、哲理诗的发展

前面谈到,阿拉伯诗歌在阿拔斯王朝之前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深刻的思想,诗人只是对其所能观察到的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并没提炼出精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阿拉伯人固有的思维习惯造成了这种缺陷。

阿拔斯前期,多元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补充,拓展了阿拉伯人的思维,提高黎了阿拉伯人的认识水平,使得诗歌创作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在波斯道德说教文学的影响下,教谕诗成为阿拉伯诗歌中新的主题,不少诗人把《卡里莱与迪木乃》改编成诗歌,其中有阿巴努拉赫基、塞赫勒本努巴赫特、伊本·哈巴里叶。

还有的诗人模仿《卡里莱与迪木乃》,通过诗歌向人们宣讲道德内容,这是传统的阿拉伯诗歌中所不具备的。例如诗人艾布。阿塔希叶的苦行诗中就有许多教诲人们沉迷于游乐,追逐浮云,要以来世作为现世的行为准则:

世人呀要倾听要切记,

我是死亡的牺牲品;

空尘碌碌磋枉逝,

浮生虚度不足训。

九十春秋寿谓高,

难免一朝葬孤坟。

君可见:

古往今来有几人,

活在世上能永恒

何去何往君抉择,

来世珍储唯虔信!

苏菲诗的发展

苏菲诗约产生于、世纪之交,主张克己守贫、顺从虔信和自律行善。世纪相继出现的"神爱论"、"神智论"和"泛神论"为苏菲主义奠定了基础。阿拔斯前期的苏菲诗,探讨精神领域的玄学,分析宇宙万物的根源,做出对真主的特性的冥想,其中涉及到的苏菲派思想都有强烈的波斯印记。苏菲诗在阿拔斯中后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都是波斯人。

总结

显然,波斯文化传入阿拉伯后,阿拉伯诗歌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更具魅力,这就是文化交融的效果。

文化交融碰撞产生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不朽的经典,为全人类的文明添砖加瓦,为世人共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