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当代美术教育与实践「一场关于绘画当代性问题的讨论」

时间:2023-01-03 13:57:03 来源:文汇网

大家好,当代美术教育与实践「一场关于绘画当代性问题的讨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人皆可艺术、万物皆成艺术的当代艺术语境之下,绘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曾经被看作保守代名词的美术学院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大文化视野与创作生态下,具象绘画的创作定力在哪里?

今起亮相上海周浦美术馆的“师道——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师生作品交流展”,以独立而执着的艺术自觉和学术判断清晰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付诸于实践。

由姜建忠教授领衔主持的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开拓海上具象实验油画语言的一块高地。此次展览共汇聚了姜建忠、唐天衣、石至莹、潘文艳、金卿、马楠、周胤辰、汪一、王蓓祺、姜岑、黄菁菁、游帅、任璐、庄婕、廖湘展、张笛扬、刘见谷、陆廷、黄小军等近20位艺术家的布面油画、纸本油画作品约50件。

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将当代文化背景下学院油画艺术的改造与推进作为研究课题,在疏理中外油画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既专注于经典油画造型的深入研究,又注重具有当代性视觉文化特征的具象艺术开拓。他们力图将绘画的视觉传达和油画语言的纯粹性结合于一体,注重油画造型与本体语言的发掘和当代思想的表达。此前该工作室曾分别在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地举办过多次有影响力的学术展览。本次展览以工作室为依托,呈现了姜建忠和他的学生们对当代油画语言的经典传承和前沿思考以及师道精神的薪火相传。

姜建忠《上海面粉厂旧址No.2》

姜建忠指出,近30年来的中国美术状况形成了这样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传承改造;另一条是切断、颠覆、另设跑道。其实无论当代与否,提供视觉审美依然是首要的。观念与艺术不能剥离,观念恰恰是通过审美而获得的。他认为,学院艺术不应该是保守的代名词,应该寻找一个新的出发点。“面对美术史如果你没有突破,没有融入自己的理解,那只是传统文化的复制粘贴而已。非常有意思的是具象绘画在我的团队中正在得到不同的诠释,不断地演化,正在成为都市文化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黄小军《芦潮港码头》

在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徐明松看来,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是在当代语境中坚持绘画性的回归,在立足学院教育的同时,也在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中寻找“第三条道路”。他指出,这种具象实验不仅学习和理解古典绘画的法则和精华,通过对传统绘画的点线面、平面性、边缘线、空间、色彩、画面结构等的重新配置和组合,赋予其新的内涵,也对现代主义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予以关注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回归绘画的本体,认识艺术的本质。

黄菁菁《苏河步道》

从教近40年来,姜建忠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不仅忙碌于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带教工作,也直接参与本科生的教学,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走进艺术的殿堂,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同时,他还一直关心着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工作,坚持学术至上,重视艺术苗子的挖掘和提携,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本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是姜建忠教授不同时期的学生。如今,他们中很多也成为了人民教师,传承师道潜心耕耘在各大艺术院校的三尺讲台;有的成为了知名的当代艺术家,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艺术展览中并屡获殊荣;有的已走上各大艺术机构的领导岗位;也有的还在求学阶段,是蓄势待发的年轻学子。他们来自江浙沪、安徽、温州、广西等全国各地,但都致力于对油画语言的当代探索。

唐天衣《青山横斜1》

例如,在唐天衣此次参展作品《青山横斜》系列中,人们能够看到这些绘画聚合了冷、热抽象和意象化的表现方法,以独特而自由的语言图式,通过叠加拓印的肌理形态,以强烈的色块对比和形线构成,在画面上展现狞厉雄强的视觉张力。

周胤辰《江南No.1》

而在周胤辰的《江南》《共渡》里,呈现出哲学与文学意趣交相辉映的华彩。她将速度解构为稍纵即逝的视觉碎片,仿佛人在旅途的记忆“闪回”,由此重构她充满迷人光芒的“心灵的风景”。

任璐《泳池嬉戏3》

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办,将持续至11月14日。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