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过年贴窗花的来历「传统窗花」

时间:2023-01-07 09:41:03 来源:鸿HUNG

大家好,过年贴窗花的来历「传统窗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踏莎行》

欧阳澈 (宋)

罗幕风轻,水沈烟细。

杯行笑拥东山妓。酬歌何惜锦缠头,

清音暗绕梁尘起。银甲弹筝,

碧桃荐味。举觞飞白拚沈醉。

花窗弄月晚归来,门迎蜡炬笙箫沸。

农耕文明滋养出的生活情趣

在艺术上,“模拟”是表演的第一步。而在人类文明史上,“模拟”“模仿”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步骤。第一个播下种子的人,经过春夏的漫长等待收获了丰收的果实,于是,第二个、第三个人开始模仿他进行耕种,于是,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摆脱了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日子。

渐渐地,人类又将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延伸到艺术的领域。模拟鸟儿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形态。窗花,则是人类将心中美好的愿望和动植物形象放在一起,升华为一种艺术品位的。

真正的窗花历史,要从最基本的介质——纸发明之后才能说起。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这种艺术也不是迅疾发展的,因为纸张珍稀,自然更不舍得用来做剪纸和窗花。直到宋朝时期,经济发达,纸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民俗文化发展成熟,窗花逐渐成形。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等,经过灵巧的双手剪出来,贴在门窗和房间器具上,装点生活,点缀心情。

古老的农耕社会生活习俗和农耕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了窗花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窗花剪纸形象素来稚拙古朴、粗犷浑厚,简洁大方、灵巧风趣,既充满自然风趣,又展现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象。

风格随地域而变

扎根于民间的窗花,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断得以绵延发展,它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艺术品种。因地域文化不同,不同地区的窗花风格自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南方玲珑,北方质朴。都在表现各自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物是。在中国,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每到春节,总要贴窗花,装点春节,迎接新年。

窗花剪纸艺术,历来是劳动女子对生活和理想的即兴创造。展开式的思维方式让艺术创作变得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模拟,夸张,艺术性和观赏性都特别强。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领域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搭配出美丽的造型,传达内心的创作含义。每一个创作者都在极尽可能地发挥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现实的束缚,“剪”出自己心中的“乌托邦”。

即兴创作的艺术创作方式使窗花造型保持了形态和时间上的独一无二性。同一种图案,因每次见到的力度不同、纸张不同而存在着丝丝缕缕的差异。甚至创作者当时的心境、呼吸都能影响到手里的成品。这种创作主体决定艺术形态的艺术品类,真正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且每一次传承的交接都不相同。它是一种流动的、活着的艺术,一切根基,都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基础之上。

展现立体美学的艺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诗中美好而充满意境的意象表达让人们神往不已。夜雨秋窗,烛光闪烁,窗花在映照中影影绰绰,形成动态的图案,投射在烛光的阴影里。这是何等具象而动人的情景啊!境由心造,心也造境,窗花的影子和窗花的造型生动起来,仿佛具有了立起来的生动感。

创作者信手拈来,表达出一个个生动而夸张的意象,这些意象通过阳光、月光、烛光,又表现出新的一层艺术意境。简单质朴的平面图像背后,蕴含着的是先人们对艺术立体学、几何学的精妙智慧。

如今,尽管有了机器大批量生产,但切割精细、分毫不差的窗花却失去了最本真的灵动气质。成了流水线生产出的线条构造。只有在人的手中,它才能体现艺术的真正价值。才能展现它简单却深刻的艺术美学。

希望更多的人能接过剪刀,以双手为匠心,剪出有温度的窗花,让这门艺术传承不绝。

美好的灵动和对自然的热爱,一路传承不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