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庄子《说剑》「庄子剑说」

时间:2023-01-10 19:57:05 来源:叶培盛

大家好,庄子《说剑》「庄子剑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注:前面是《庄子》说剑第三十的原文,后面是细读之后的浅见,文中多有不当,让各位见笑了。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

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

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诺。周善为剑。”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悦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

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

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

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

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

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

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

这赵文王,亦称赵惠文王,乃是战国时的一代雄主。朝中不仅有廉颇、蔺相如、赵奢这样的文臣武将;更有其弟赵胜,乃是战国四公子中鼎鼎大名的平原君。

赵文王尚武,喜爱剑术,剑士盈门,养客三千,观其日夜以生死相搏,好之不厌,以致国衰。究其原因,无非有三:

一、其先父赵武灵王开胡服骑射之风,赵国上下锐意强兵,实用主义盛行。此时赵国已是除秦国之外,军事能力最强的国家了。所以,赵文王尚武乃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甚至还有点极端,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

二、所养剑客,皆为私用。内可以用来清除朝堂上的政敌,外可以用来刺杀诸侯各国的元首政要。

三、其弟平原君赵胜,门下也是食客三千,且有贤名,对赵文王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不可忽视的威胁。(赵文王即位前后风波不断,先是赵武灵王废黜太子章,太子章不甘被废,在主父宫发动变乱,囚禁了赵武灵王,紧接着又发生了公子成诛杀废太子章、饿死赵武灵王的动乱)

因为赵文王荒废朝政,国家大事,无人处理,国力衰退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也由于担心遭到赵国刺客暗算,诸侯各国开始纷纷谋议想借机侵伐。

所以,赵文王的儿子,太子悝坐不住了,但显然,太子悝短于治道,且畏于文王,因此不敢劝也劝不动。所以奉千金请庄子,为其说绝文王之好,以归正务。

说王之难,可参见韩非子《说难》,一不小心,忤逆龙鳞,那可是杀生之祸。所以庄子说了,千金与我何益,劝说不成功,必死。劝说成功了,我何求而不得,又岂在千金。

但为了黎民苍生,为止诸侯相伐,庄子还是爽快的答应了赵国太子悝,担起了劝说赵文王的重任。

赵文王喜剑,自有其故。庄子这样的贤者真人,岂能不知,赵文王并非昏聩之君,而不过是在治国理政上走到了偏狭之路。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庄子必然是不会去强谏的。商时,比干强谏纣王,结果被殷纣王刨心而死。

所以,内因是基础,是本质,是一切的来源和动力,内因才能决定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所以,庄子知道自己必会成功。

而我们很多时候,想要劝说领导,却不清楚领导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一番慷慨陈词,领导却无动于衷。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严重后果。

庄子随太子上殿见王,不趋不拜,身着剑服,但并没有打扮成蓬头突髻的样子,也没有戴剑客标志性的垂冠,更别说胡乱飘动用来系冠的缨绳了。

赵文王一看,心里肯定且疑且怒,八成是太子找来劝谏我的。所以,脱白刃以待之,如有一言不合,定叫你有来无回了。

所以,赵文王开口就揭破了真相: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

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这里且做“您”来理解吧。

您想怎么(怎样)赐教本王啊?(竟然)让太子事先安排?

庄子回答道:“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赵文王显然不信:“子之剑何能禁制?”

赵文王应该也是剑术高手,禁制当是相当高段的剑术用语,这里权且理解为能够遏限对手,从而取胜的招法。

庄子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谁知庄子根本瞧不上所谓的剑招,直接放大招: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可以千里不留步。

古代三百步等于一里,庄子一纵千里,那可就是一次击杀3万人的节奏。

赵文王一听,了不得,怪不得打扮的和一般剑客不一样,原来已经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地步了。于是大悦,但心里还是有点不相信,所以略带嘲讽道:(那)天下无敌了。

一般的说客,到这里可能会自谦一下,哪里哪里。

但庄子知道,赵文王还是有点不太信。所以念出剑法至高口诀:“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并且带了一句“愿得试之。”

不信的话,咱们可以比试比试啊。简直是自信满满到天上去了。

这至高剑诀,乃是化用《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和“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意境。简单的说就是,为剑者,要向对手示虚示弱,门户洞开,诱敌出击,然后对准敌方弱点,后发先至,一招制敌。

和前文赵文王所言“禁制”相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赵文王到了这会儿,已经不能不服了。对庄子的称呼也变了,直接叫老师了:“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老师请休息,请就近移驾馆舍,等侯消息。我这边将下令为老师安排活动。

赵文王要为庄子安排一场比武,而庄子正要借此为赵文王安排一个圈套。

为何庄子不在第一时间,就展开劝谏呢?

第一次见面,对方放下了戒备,双方有了初步信任,但仍不足语深。所谓交浅而言深,君子所戒。

所以,庄子需要顺势而进入下个场景,并为赵文王设下一个局。

古往今来,别说让君侯帝王认错,就是让现在那些所谓成功人士就某事认个错,那都是绝无可能的事。更别说,当场认错了。圣明如唐太宗李世民,面对魏征的数次当庭折圣,都几乎恨得要将魏征这个乡巴佬碎尸万段了。

所以,庄子的这个局,就是要防止赵文王当庭发作,赵文王入局越深,雷霆之怒越难发作。而且假如赵文王真的当庭发作,那就等于承认自己上当受骗,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君主,都不会做出这种有辱自己威严的傻事。

于是,赵文王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

今天试试让剑客们接受断剑教育吧。敦,在这里是交接而断的意思,也有敦促、厚责的意味。

看赵文王的修养,那也真的是很高,不说比试,而是说试使士敦剑,就是请老师您指教他们一下吧,姿态颇低。

庄子曰:“望之久矣。”

庄子知道,这才是正确的时机,假如对方姿态颇高,你所说的东西,对他来说也是可有可无,并不会虚心接受。只有当对方以受教的低姿态,等待你发言的时候,那才是劝谏的好时机。故曰:“望之久矣。”

但庄子并没有动,进一步催化气氛,等待赵王问问题,无问而教,谓之骄。

赵文王一看庄子迟迟未动,心想,是了,一定是因为老师手上没有利剑,于是问道:“老师所使用的依仗之物,长短如何?”言下之意是,要不然,我给老师您弄把好剑吧。

庄子回答道:“我所用的剑,什么样的都可以。然而我有三把剑,只有君王可以用,请允许我先讲清楚再做比试。”

赵文王终于落入庄子的圈套:“愿闻三剑。”

一旦,对方愿意听你说了,那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说的在理,多少都是会听进去的。

接下来,庄子谈论了三种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这时候的赵文王显然也已明白庄子说客的身份了,但仍不知庄子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而且身份使然,局势当前,自然不会立刻恼羞成怒,所以也不啰嗦,直接了当的发问:天子之剑当如何?

庄子抓住机会,开始向赵文王灌输,做天子,应该以什么为剑。

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匡诸侯,天下服矣。就凭这一句,就已足够击中赵文王心底真正的愿望了。征服天下诸侯,是战国时,所有君主的最大梦想。

何况庄子所言,深合道意宏旨。天时地理,阴阳刑德,那才是天子理政的大道与正途。私养剑客,搞阴谋诡计,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实在是离题太远。

所以,赵文王听闻之后,顿时茫然自失。认识到自己热衷的这些小把戏,对于匡诸侯,服天下的目标来说,简直是就是在开玩笑啊。

总之,庄子一句话,就让赵文王从根本上认知到自己喜剑荒废朝政的错误。而接下来的诸侯之剑、庶人之剑的问答,不过是赵文王接着向庄子虚心请教,把戏做足,给自己找台阶下罢了。

庄子,这样的贤者真人,如何看不出来,所以接下去,不但解释了诸侯之道,也给了赵文王一个足够高的台阶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其实赵文王不过是诸侯,这里说他有天子之位,乃是尊抬之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在这里,庄子对赵文王表示了鼓励,对他有信心。你赵文王有资格、有能力、有地位,能够实施天子之德治,从而全取天下。何必喜好剑术运动(私养剑客热衷阴谋诡计)呢?我都偷偷的替大王您为此而感到有点那个啥呢。

赵文王于是拉着庄子的手来到殿上(以示亲近)。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

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不会再多说什么让你下不来台的话了)

后来,赵文王三个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可见赵文王改过自新也非朝夕之间。剑士自刎,也从侧面看出,赵文王虽然不再借重剑士刺客,玩弄阴谋。但过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唯有彻底清除,才能放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除非自己真心想改变,别人的劝说其实完全无用。

而作为一名说客,如何说服领导,那的确是一门艺术。

1、假如不是太子悝置千金来求,估计庄子也不会去为赵王说剑。

朝堂之上,如果底下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见,贸然前往劝谏,很容易被敌对方抓住把柄,小题大做,令你功亏一篑。

2、即使底下的人全部支持你去提意见,甚至二把手都来找你,你也不要搞不清楚状况。

首先,要先弄清楚领导是不是能劝,如果对方真的已经是到了昏庸无能的地步,那还是早点放弃吧。

其次,还要清楚领导的真实想法和真实需求是什么?

领导也许有错误的地方,但领导绝对不可能是傻瓜,如果他做了什么傻事,那一定是有一些特别的原因。

你之所以觉得他傻,一方面是因为领导走了弯路;另一方面则是你自己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3、切勿交浅而言深,不妨一步步来。给领导设个局,可以是饭局,也可以是别的局。借一些领导感兴趣的事,说出点门道来,让领导逐渐放下姿态,倾身求教。然后再在合适的时间环境,见机而行,见问而答。(总之是不能在领导容易翻脸的时间和环境)

4、要言之有理,不一定要象庄子那样命题宏大,辞藻丰丽。但一定要抓住领导的核心需求,力求一击制胜,切勿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5、要事先准备台阶,把领导搞的下不来台,到时候自刎的滋味可不好受。

6、千万不要被领导利用,去做阴谋诡计,成功,不一定见你的好,失败,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你。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