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安是什么歌「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

时间:2023-01-18 13:49:03 来源:书影音

大家好,安是什么歌「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音乐,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流行歌曲,或者是一些知名的明星和他们的代表作。实际上,音乐,并不只有一种。

民歌属于音乐,民间歌舞也属于音乐,还有二胡、冬不拉的演奏同样属于民间音乐。在不经意间,我们一直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

或许,纷烦的琐事让人越来越难以有时间去关注某些并不太热门的音乐。或许,有时候,突然间想关注,却找不到容易入门又通俗容易理解的推荐。

“这些音乐知识有些冷”系列,也许是一种很有趣的分享。在娱乐中,了解着音乐,传承着文化。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很令人觉得娱悦和快乐的。

这些音乐知识有些冷,期待大家喜欢和支持。

安,是哈萨克族民歌类型。专指音乐宽广优美,并有固定曲名和唱词的民歌。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聚居区。

从题材看,它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

唱词结构多四句一段,每句以11个音节和7个音节的居多。

讲究押韵。

曲调多为上下句反复歌唱的主歌再加副歌结构,主歌与副歌形成对比。节拍规整、音乐抒情。

歌唱形式有清唱和用冬不拉伴奏两种。

安代,是蒙古族民间歌舞。

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蒙古族聚居区。

据说,安代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安代最早是为了给患有安代病患者祛病的歌舞。

舞者双手各持一条长帕,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边歌边舞,情绪热烈。

原来常常带有神秘色彩,后来发展成集体自娱性比较强的歌舞形式,在节日或娱乐时表演。

安代歌曲,多取材于短调,也受到萨满音乐的影响。

安代的歌词内容广泛,除少数部分以治病为宗旨的程式化唱词具有宗教色彩外,其余多即兴编唱各种世俗化题材。

安代曲调节奏鲜明,重音突出,具有舞曲特点。

“蒙古族安代舞”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召,土族民间歌舞。

流行于甘肃、青海的土族聚居区。

每逢年节或者婚礼等喜庆日子,土族人便聚众表演这种歌舞。

安召的表演形式为众人拉手围成圆圈,由一男子领舞兼职领唱,众人随之起舞歌唱应和。动作有转圈、摆手、弯腰,下蹲等。

安召所唱内容广泛,以送旧迎新、赞祝吉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为主。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领者每唱完一句,众人既重复所唱尾部的衬词部分,气氛热烈而和谐。

常用曲调有《兴马老》《拉热拉莫》《召引召》《索罗罗》等,节拍多为三拍子,节奏清晰,音调流畅,富于歌唱性。

安适,又名胡适,是指二胡曲《病中吟》。

《病中吟》是刘天华作曲,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1930年1月发表于国乐改进社编《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八期,又名《安适》或《胡适》,即“人生向何处去”的意思。

乐曲第一段表现一种苦闷彷徨的情绪,旋律如泣如诉,缠绵委婉。第二段表现作者要解除苦闷的意愿并抒发个人的抱负,旋律较为急促。第三段和尾声表达了奋斗的意志不断加强和在逆境中挣扎前进的感叹与苦衷,运用了加快的八分音符进行和大幅度的滑音演奏。

1931年前后,曾录制作者本人演奏的唱片。

补充小知识:

(1)民歌,音乐类型。也就是“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

民歌源于人民生活,但是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过程中不加加工,又会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

(2)民间歌舞,是指在民间形成,并且流行于民间的各种舞蹈艺术,这个概念是与“专业歌舞”相对而言的。

(3)刘天华,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是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

在娱乐中传承,在传承中娱乐!我是小音,感谢大家的支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