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奥运会的冰墩墩「冬奥会热门项目」

时间:2023-08-01 09:03:11 来源:搜狐

谷爱凌的一句想学艺术史,但又担心不好找工作,让艺术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其实,在本届冬奥会中充斥着众多艺术元素,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比如开幕式的舞台设计、火炬台设计、冬奥会会徽设计、火炬设计、奖牌设计、颁奖礼服的设计等等,当然还有吉祥物冰墩墩,现在已经一“墩”难求。

除了在这些人们热议的艺术元素之外,艺术也体现在冬奥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冬奥会的场馆和赛区还分布着众多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你都知道在哪里吗?它们也都非常值得被关注。

七件公共艺术作品:留给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长久奥运印记

在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有一个全身闪耀着蓝色的新新人类,他好像来另一个平行宇宙,脚下的蒸汽炉就是传送机器,跨越时空让他“穿越”到冬奥会的赛场。

作品名称:《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

作者:肖鹏(中国)

这是艺术家肖鹏《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2020年10月,远在深圳的艺术家肖鹏看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的公告,他一眼就认准了首钢园区这个点位。在肖鹏眼中,首钢园区很“酷”,因此他采用了二次元蒸汽朋克的人物造型,打造出电影版的质感。

作品利用油蒸汽的原理,蒸汽炉每隔两三分钟就冒出升腾的白雾,即使气温骤降也不会冻结。第一次设计户外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的肖鹏将真情实感融入作品之中,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国家速滑馆西北角,众多金属塑造的雪花在迎风飘舞,非常的浪漫和具有诗意,这是艺术家景育民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雪舞·2022》,以“飞舞的雪花”为造型,它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类型化表现方式,以空气动力学结合“雪花”的意象造型,在静谧的环境空间中婉转运行,呈现曼妙抒情的视觉感受。

作品名称:《雪舞·2022》

作者:景育民(中国)

《雪舞·2022》的灵感来自于景育民童年时代对测风仪的有趣记忆,此次他将测风仪的原理与美学形态相结合。在创作中,如要实现“雪花”的运动,必须借助风力原理和机械动能严格测算、设计并反复修正,其过程可以说是一次物理实验。

在景育民看来,冬奥会不只是激烈的竞技比赛,也是浪漫的国际性体育文化盛会。他说:“在冬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以冰雪的名义激越共舞,这样思考就会非常浪漫,也符合中国人的诗意情怀。”

《一路风景·生命的律动》位于北京冬(残)奥村-下沉广场入口,这件作品由艺术家邓乐创作,这同样是一件动态雕塑,邓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为了创作这件作品,他对冬奥村升旗广场的空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这件作品给观众的感受,主要靠它旋转折射产生的画面,所以对环境的要求格外高。比如说太阳从哪个方位升起,照射在雕塑上的角度多少,旗杆的位置在哪里,都需要考虑到。”

作品名称:《一路风景·生命的律动》

作者:邓乐(中国)

他将每一块镜面的弯曲角度设置为25度,这样映在镜面上的旗帜恰好能够随着装置旋转产生上升的视觉效果。雕塑中包含十多个高逾5米的镜面装置,它们错落地形成阵列式布局,以每分钟转一圈的速度缓慢转动。为了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邓乐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这是一件与环境共融、共振、共鸣的作品,它表达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体育的热爱,也传达着奥运精神的不朽。”

在延庆赛区主入口广场上,有一棵8米高的“吉祥树”格外显眼,红彤彤的树冠,流线型的树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飘动的中国如意结。

这是由艺术家涂啦啦创作的《张灯结彩》,作品上半部分是艺术化处理的冰壶;下半部分则由两块滑雪板组成。涂啦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起初设想的是一个中国结造型,后来了解到延庆盛产油松,他便结合当地特色,将上半部分调整为由多个球体组成的树冠。“每个球体代表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串联起来好比全人类紧紧连在一起。”

作品名称:《张灯结彩》

作者:涂啦啦(中国)

他还把滑雪板处理成流线型,一是与旁边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主线条相呼应,二是显得更加灵动飘逸。

涂啦啦称,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2周。最紧张的阶段,“连续30多个小时没合眼。”

在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呈现的是由艺术家张冕、郅敏创作的作品《舟》,这件作品的创作历时一年多时间,由数千片陶瓷单体颗粒一颗颗安装完成,每一片都是经过1350摄氏度的高温手工烧制而成。

《舟》的陶瓷单体颗粒运用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以天霁蓝主色、冰蓝间色等蓝色的渐变,作为不同颗粒的颜色来穿插、排布,用色共计19种。

作品名称:《舟》

作者:张冕、郅敏(中国)

郅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数千年来我们希望为冬奥会创作这样的艺术作品:它既有着国际语言,也包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南广场放置的作品是《新ET》,作品由意大利艺术家里卡多·科德罗创作,把极少主义雕塑传统和具象符号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艺术语言高度洗练,与周围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作品名称:《新ET》

作者:里卡多·科德罗(意大利)

国家速滑馆的内部也有一件作品,是艺术家任哲创作的《赤韧》,作品主体的东方武士周身为红色,昂首目视前方。体现了不断突破、挑战自我的勇气,身后不断绵延的丝带象征烈焰般燃烧的热情与奥运进取精神的传承。

观众可以把《赤韧》的作品结构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矗立在前的武士,名为“脊梁“。蛟龙藏匿,游弋四海;伏龙奋跃,凌驾九天。武士昂然挺立,微微颔首呈蓄势待发的姿态,身后则背负着重重龙影,无畏江山万里苍莽,仍旧迎难而上;动静之间,缓缓叙说一段忍辱负重的过去、和一种精神的觉醒:海纳百川,当为国之胸怀,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自強不息,当为国之脊梁,是为天地而立心。

作品名称:《赤韧》

作者:任哲(中国)

第二部分是武士身后的“丝带”。武士的通体红色,象征烈焰般的热情;而“丝带”则体现奥运的进取精神绵延不断、传承至今。将内心的坚韧与背后的汗水融于“冰丝带“,兼具柔软与刚毅,通过视觉语言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的智慧以及冬季运动速度与激情之美。

艺术家期望观众在感受到冬季运动速度与激情之美的同时,永远怀有一颗如“赤韧”般热情、坚韧的赤子之心。

让艺术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为冬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策划委员会主任,在接受《美术观察》采访时,他讲到自己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共艺术作品征集,那时他还是团队中的年轻一辈。

当时从全球征集的作品中挑选了100件雕塑作品,安置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朝阳公园等重要地点。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能够向大众传达奥运精神,表达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也体现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支持。在这当中积累了很多比较落地的经验:比如,公共艺术项目从方案征集、学术研讨到作品创作、加工安放,是一个很庞大、综合的工程。做雕塑就像建房子一样,需要涉及类似打地基等很多具体的工作。

吴洪亮讲到:公共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为此地而作”,我们期待的与冬奥会有关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充分展现北京冬奥会愿景和奥林匹克精神,也可以表达人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冬奥会本身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平台。在公共艺术征集活动中,我们也是想建构一个激发全球艺术家创作热情、让艺术家才华有充分展现机会的平台,让艺术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同时,也是想借此形成新的思考场域,让中国公共艺术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创新。

因此在征集作品时强化了作品和具体地点的关系,突出在地性,注重思考作品的主题、风格、形象、尺度与人及历史文脉的衔接。例如,《舟》这件作品用陶瓷单体组件组合成一叶方舟的结构,象征个体凝聚成更大的共同体。陶瓷制品原本大多在室内陈设,鲜少有放置在室外公共空间的大型瓷材料雕塑。其预选点位原本在北京冬(残)奥村广场区中心绿地,但后期选择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濒水环境,以适应该作品的形态和意象。同时,作品本身也做了相应调整,其整体形态更趋于平缓,与水面更吻合。

此外,如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的《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由广州的年轻艺术家肖鹏创作,二次元形象的单板滑雪运动员从天而降,其背后是一只沉寂已久的钢铁巨兽,脚下的蒸汽炉仿佛一个时光传送机,彰显着历史,也连接着未来。任哲的《赤韧》塑造了一个拿着冰刃的武士形象,武士一向是他创作的关注点。这件作品的武士背后布满用光纤做成的“冰丝带”,整个作品呈现一种具有光感的、烈焰般的红色,很有科技感。

在吴洪亮看来,公共艺术是公共资源,它也是一种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审美意识融入生活,其实对体育运动意识的推动也是一样的道理。很有可能一个表现滑雪的雕塑,未来就会影响、带动一个热爱滑雪运动的小孩子。这就是一个城市给人带来兴趣感很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视作是城市总体精神化诉求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想让冬奥会的公共艺术能面向更广泛的群体,不仅在此地,与中国人交流,同时也能与全世界接触。在这当中,我们不必刻意去塑造中国人的样子、刻意运用中国的符号。因为你是中国人,带有中国人的基因,或者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做了这些事情,做得够优秀,那就是在传播国家形象。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