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王居易经络医学研究中心「经方医生」

时间:2023-12-20 08:36:17 来源:搜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王居易老师的《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在中医界引起不小轰动。王老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载,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经络医学诊疗思想,在丰富经络理论和临床方面颇有建树。今天小编就摘选了其中的“妇科经络”诊余经验,以飨读者。


崩和漏的区别

崩,为出血量多,时间较短;漏,为出血量少,时间较长。从现代医学来看,崩,多为血管本身病变,如毛细血管破裂等,渗出的血量多;漏,属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小板数量低或凝血功能差,渗出的血量少。

崩中属于肝脏的病变,因为大血管出血与厥阴经有关;漏下属于脾脏的病变,因为毛细血管出血归太阴。二者统称崩漏。

临床上,有时崩和漏很难区分,因为在同一位患者身上常崩和漏并见。

隐白与大敦的特殊功能

隐白、大敦之间距离最大为 1寸,虽如此,两井穴的治疗亦有区别:大敦善于治疗崩中,隐白善于治疗漏下。

《针灸聚英》提出的隐白主治包括“妇人月事过时不止”。脾统血,使血不从毛细血管往外渗出。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有升阳益气止血的作用,能治疗气虚不摄的证型。毛细血管漏出的血量小,故隐白能治疗漏下。经过试验发现,隐白穴能提高血小板的数量,也能用于其他慢性出血疾病,例如胃出血、肠出血,尤其妇科月经久久不净。隐白亦为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之交界处,因此该穴亦有镇静作用,能治疗精神障碍。

肝藏血,厥阴经为三阴之里,主合,有收敛、固摄、静止的作用。大敦为足厥阴肝经的井穴,能令血管的藏血功能得以恢复,不让血往外漏。血管漏出的血量大,故大敦能治疗崩中。

为什么灸(而不是针)脾经、肝经的井穴能治崩漏?井穴为阴阳两经交会处所,位于甲床里,对于调整阴阳转化、阳气生发有明显作用。井穴也可升阳,其作用体现在灸法,例如灸脾经的井穴能激发脾阳(统血)功能。

既然隐白、大敦之间的距离不大,无论崩或漏,能否隐白、大敦一起灸?临床发现,这么灸反而效果不好。过多或不适当的针灸会使各腧穴功能互相干扰。隐白、大敦两穴一起灸等于不灸,就像把整个脚趾烧一烧,没有任何治疗作用,缺乏准确性、选择性。大家可以想一想,针刺疗法为什么使用细小毫针而不用矛刺?

诊疗妇科病趣闻

1987 年,笔者在南美某国家教学时,上午讲课,下午临床。全班大约有 20人,其中有一位西医中医同修的学生,自己有诊所。有一天,他向笔者咨询,妇女产后 1 个月之后又出血是怎么回事。笔者要求学生把患者带来,经络诊察后才能判断病情及治疗。学生怕丢失患者而找借口不带患者来。笔者只好说:“我无法准确判断,只能跟你说几个能治疗出血疾病的腧穴。”学生拿着笔纸准备记下。“百会、前顶、足三里、太渊、内关、中脘、三阴交、太冲、合谷、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太溪……”笔者未说完学生就放下笔纸不想记了,说不可能一次针这么多穴位。第二天学生把患者带来让笔者诊察,结果就是足太阴经异常,属脾虚证型,建议学生给患者灸隐白。翌日出血已少,再灸两次隐白、针一次足三里即可。

从此例说明,一定要认真辨证察经才能取穴。出血的原因很多,而止血方法也很多,必须根据出血的病机选经配穴。

痛经所累及的异常经脉

痛经的病因、病机很多,一般认为气滞血瘀、寒邪凝滞、湿热郁结、气血虚弱、肾气亏损等都可引起痛经。按经络气化理论包括经络诊察,此病能累及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少阳经、冲脉、任脉,有时单独一条经异常,有时多条经异常。

太阴经调节经血的吸收和排除及按时来潮;厥阴经有净化血液的功能,保持血液的质量;冲脉为血海,调节月经的周期性,帮助卵巢的发育。

这几条经协调,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皆正常。如有异常,要根据经络诊察认清病变经络,选择治疗经脉,灵活选配腧穴,一般都能有效。

本文选自《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居易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