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书画作品:“绘画语言的百科辞典”张杰油画展在京开幕

时间:2021-05-24 11:45:34 来源: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绘画语言的百科辞典”张杰油画展在京开幕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绘画语言的百科辞典”张杰油画展在京开幕。

“山非山”张杰油画作品展于2013年12月14日下午在北京798新绎空间拉开帷幕。据了解,本次展览由北京新绎爱特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国内艺术批评家王林担当策展人。

据悉,本次个展共展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自1997年至2013年的精品画作二十五幅,将艺术家张杰15年来在油画语言方面的探索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川美油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非山”张杰油画作品展在北京798新绎空间开幕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张杰艺术创作历程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也是川美油画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

开幕当天下午,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先生莅临本次展览,并与张杰副院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给予了本次展览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在随后进行的“图像转向的个体性表达”学术沙龙中,新绎空间力邀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春辰,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副主任王端廷、著名批评家杜曦云与艺术家、策展人展开研讨,从学术角度梳理本次展览。

聚焦画展

张杰:“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张杰从15岁进入美院学习,中国美术院校的教育对于他来说影响很深。对于学院派,张杰有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要有自身的思考与感受。不同的人对于这些有不同的冲动与欲望。二、对于艺术家,要寻找一种载体来体现对社会的认知。“这么多年,我一直寻找这样的载体,自然是博大的。”张杰说道。

张杰

张杰作品并非一般写实风景画。首先是视角和视野不一样,大约是外出飞行的缘故,他很早就对自上而下鸟瞰山川的印象有着特殊感受,这和他一开始画画就钟情于远山背景有关。张杰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学院传统而走向观念性。他笔下的山川不再仅有田园诗意的浪漫,而是植入了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从“带红印的山水”之突如其来,到“割裂的山水”之参差错乱,再到“撕裂的风景”和“破碎的风景”之分崩离析,张杰作品着力表达出天人关系的矛盾。他想做的事情,乃是将这种矛盾转化为绘画语言。尽管带着质疑,他仍然致力于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崇拜。

但张杰的“诗情画意”带有当代社会的明显痕迹,有相当一部分美轮美奂的风景作品都被他加入了“干扰元素”,这些“被撕裂的风景”上面的划痕,如同当今社会对自然过度开发留下的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他用浪漫主义的语言结合场景,表述人与自然间外化的矛盾,引发观者内心巨大的触动。

专家点评:

杜曦云:张杰是“绘画语言的百科辞典”

杜曦云

艺术家都有多重身份,对于张杰来说也是如此。中国艺术家的多重身份在学院中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学院中要考虑到它的“身份”。作为四川美院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更加重注中规中矩的表达,更加强调艺术的本质规律。对于张杰来说,杜曦云表示,“他是由人物开始到静物再到高空俯视的风景,最后到现在的风景画,张杰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张杰的绘画语言十分丰富,用杜曦云的话来说,可谓是“绘画语言的百科辞典”。

王林:“学院派艺术家不要回避‘冲突’

在张杰艺术家的生涯中,也有矛盾时期的存在。王林眼中的张杰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学院派能够充分把握对画面的理解与修养体现,但是,有时候过于局限形式与美感上。

王林

对于张杰的此次油画展览,王林指出:“创作不仅仅只有调和,学院派艺术家不要回避‘冲突’。要脱离具象,走向内心走向主观。”

张杰近作的最大变化是色彩,或炫目,或斑斓,如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块面还是点苔,无论是肌理还是划痕,其表现力皆成熟而丰满。即使是对景写生,也不乏神来之笔,涌动的、漂游的、洒落的色彩仿佛从天而降,因视觉视野的改变而不再拘泥于眼前之景。色彩的千变万化犹如音符,正是油画魅力如歌的奥秘。张杰形成的自己的绘画特点,十分难能可贵,在同类创作是非常突出也是殊为不易的。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1月14日,欢迎广大观众前来参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