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时间:2022-11-27 14:45:09 来源:正心正举

大家好,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丨月月


在中国,哲学是艺术之基础,而天人合一便是中国艺术精神之核心。无论是建筑、诗词或是绘画,艺术家们总是在处理自身与万物关系时呈现出一种交融与共享的状态。或许正是因为天人合一思想如此地根深蒂固,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乃至于园林艺术才会如此发达。


01

何为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自然与人为是相通且不可分割的。

英国著名东方艺术家劳伦斯·比尼恩就曾这样称赞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所特有的宇宙观念: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的万物并不是被设想为与人生无关的,而是被看做生机勃勃的整体。”天人合一不仅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更成为了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

02

“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最高表现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皆有体现,我们不妨以绘画、建筑和诗词为例,更深刻地领会这一思想的艺术价值。

· 天人合一与园林艺术

在我看来,园林艺术是天人合一思想最直接的展现,它以多样的形式渗透融入到传统园林艺术的布局构建中。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众所周知,中国园林基本采用的都是“范山模水”的创作手法。一石可代一山,盆池可代江湖,这其实体现的便是壶中天地、万景天全的宇宙观。

其次,中国传统园林里充满了生命的氤氲。“天人合一”是一种生命哲学,生命充溢于广大的宇宙,流贯于天地自然之间,人类万物、飞潜动植无不是生命的结晶。而传统园林里的景色,往往体现了这种生命的流动性。

赏中国山水之景,需要不同的时间。就以西湖十景为例子。苏堤春晓看的是春景,柳绿配桃红,一片生机勃勃;三潭映月看的是秋天的景,在中秋的夜晚,会有二十四个月亮倒影在水中;断桥残雪,看的是冬天的景,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被残雪覆盖,从高处看,桥似断非断。

赏中国传统园林之美,同样如此。园子中的景物常以时间来命名,如“写秋轩”、“知春亭”。又如圆明园里“四宜书屋”得名即包含了四季之宜: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提醒赏园之人在不同时间赏不同景色。而赏园之人也常常在时间的变幻之中感受生命。如《牡丹亭》里杜丽娘偶进园子,见春色满园,随即引发对自身青春生命的感慨。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在园林中感知时间,便是在感知生命,于是纵情讴歌生命便成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主旋律。

最后,传统园林中常常体现天与人的交融。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山水是帮助他们治疗心灵受伤的解药。这一点与西方很不同。西方人在现实世界中受伤时,常常会求助于宗教,中国则求助于山水。这就使得中西方在艺术审美上有“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的不同。

譬如,在苏州的拙政园,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名为“与谁同坐轩”。这个轩小到只可以坐一个人,临着湖面。园子的主人为何要这样设计呢?其实是源于苏轼的一首诗。

苏轼在他政治最失意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词,词中有一句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若你了解过园子主人的生平经历,知道“拙政园”名字的由来,你大抵便能理解,作者把这个轩设计得如此之小,是源于生命的孤独。他需要在这个园林里与明月、清风为伴,慰藉内心的孤独,得到心灵的解脱。于是天与人,便在这个小小的轩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交融。


· 天人合一与绘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尤其重视追求天地之大美与生命的气韵生动,这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王维曾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也就是说,画家在落笔之前,心中已经有象。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郑板桥的“胸有成竹”典故。对于郑板桥来说,竹子已经不是纯粹的“眼中之竹”,这一眼前的客体已经融入了主观的感性,而成了“心中之竹”。在“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现。

除此之外,天人合一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照。中国山水画意不在山水,重视的是灵性之气,这其实就是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山水画其实将人的生命意识在画面形式构成中体现出来。就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的那样:“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可见,山水画既是画家的生命之气与山水融合的产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 天人合一与诗词艺术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诗人们与天地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巧妙平衡。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间,我们都能窥见作者的精神。

一首山水诗,或许从头到尾未提及关于作者自身的只言片语,但我们却能深刻地体会到,那山那水中到处都是诗人的影子。或许,这便是中国天人文化的玄妙之处了。

利用自然山水,诗人们可以言志,在自然之景中体现崇高的道德境界。例如刘禹锡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比如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再比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都是将自然之景物比拟成人的美德。

除此之外,山水诗中的自然风光又常常与社会现实互相观照的。比如李白笔下的自然景象,往往感到一种豪迈的气魄,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都是与盛唐时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而到了杜甫的诗中,就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乱世山水延续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生活。可见,山水诗再现了时代的变迁,也再现了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脉络。

最后,山水诗又常常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诗歌中的诗歌”,甚至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而它的价值,恰恰体现在它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艺术化地体现了出来。

在诗中,作者这样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他把春花秋月的自然之景,与人生代谢联结到了一起,在自然山水中体会人生的哲学。而这种哲学,却又不是以一种抽象推理的方式枯燥地表现出来的,而是用自然的形象感性地显现,这不恰是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吗?


03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得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不只在客体,更将美学指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古代艺术家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大化生命悠然结合,在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中展现其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给予身处现代的我们以无限的启迪。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本文由正心正举研究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