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花鼓戏开台锣「花鼓戏《打铜锣》」

时间:2022-12-10 10:29:15 来源:浙江大刘同学

大家好,花鼓戏开台锣「花鼓戏《打铜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浙南丽水市景宁、云和、龙泉等县(云和景宁分分合合,1949年至1963年设云、景两县,1963年合为一县, 1984年6月又分设为两县),每年的正月,都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花鼓戏班活跃在乡间,为过节的村民带来欢声和笑语。

丑角眼神传情


景庆龙泰的花鼓戏由安徽“凤阳花鼓”衍变而来。

据《丽水地区戏曲志》记载:花鼓戏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明朝的时候,安徽凤阳一带曾遭遇十年大旱九年荒的特大自然灾害,为了生存下去,凤阳的百姓到全国各地谋生。来到景宁和云和的时候,一些人当起挑货郎,白天卖货,晚上唱花鼓戏。云、景当地的群众很喜欢花鼓戏这种曲艺,之后就被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相公戏花鼓娘


经当地民间艺人嫁接创新,修改加工后四处传唱,如今的花鼓戏自成一体,形成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的艺术形式。现在,花鼓戏是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一,云和县文化部门还将云和包山花鼓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因花鼓戏中大量的戏份为丑角边歌边舞,所以民间又叫“跳花鼓”或“唱花鼓”。

文革前,花鼓戏在景宁、云和、龙泉几县非常流行。

演出不需要正儿八经的舞台


记者所在村就有一个花鼓戏班,身为村支书的家父还是班主兼后勤联络人,几个家叔也是主要演员和琴师。

据说村里的花鼓戏班在周围数十公里范围内颇有名气,正月里,边上不少村庄宁可拒绝其他戏班,也要邀请我们村里的花鼓戏班前往演出。村里年龄在六旬左右的老人,从小都是听着花鼓戏长大的,人人都会唱上几段或哼上几句,不少人都可充当花鼓戏临时演员。


文革后,花鼓戏被斥为“四旧”,当作牛鬼蛇神和毒草封杀了,一些保存和流传了几十年的花鼓戏道具,被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小P孩拿出拆解成布片和玻璃串。

周老龙及后台琴师


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行,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消迹多年的花鼓戏重新露面。

花鼓戏的对白和唱腔,融入了浓重的地方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主要集中在浙南景宁、云和、龙泉、庆元及泰顺几个山区县。

每场必演的串灯


一直以来,一个花鼓戏班一般有15人左右,其中演员七八人、乐队三五人、后勤二三人。

花鼓戏的服装、道具、乐器等比较简单。

生角是一顶状元盔,帽翅可随时改换成清官、赃官、宰相等,还有一件状元红袍;旦角常着一身上红下绿的鲜艳服饰,用一个带彩珠的宽幅布条包裹头部。

丑角是花鼓戏的主角,一个花鼓戏班演得好坏,民间说主要看丑角的屁股扭得好不好。以前的丑角是穿普通服装的,外加一件或黑或白的马夹,腰系一根红蓝色的腰带。为吸引观众的眼球,现在的丑角也着戏装了,只是衣服的样式和普通衣服相差无几,但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花鼓公


花鼓戏的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二胡、京胡、板胡和大锣、小锣、鼓板等。道具主要是一幅两头像箩筐的担子,几只彩灯和木刀、木剑和马鞭等。现在的花鼓戏班也增加了电声设备,使观众听得更清楚。

以前的花鼓戏班演出很讲究时间季节,通常是正月初二出门,由近而远逐村演出,到正月底散伙回家,很少有过了正月还演出的,因为过了正月演员就要回家准备春耕生产了。一年一度,再演要待来年。除村迎神赛会外,非春节期间不演。

看手相.


早年的时候,外出演出时,负责后勤联络的人打前站,先挨村挨户发红柬,通知今晚花鼓班要上门演出,并了解该村有那几户上年办过娶亲、做寿、建新房等喜事。这些户可发大柬,主人接到红柬后即忙着当晚接待事宜。现在负责后勤联络的人也会挨店挨厂发柬,但大多以打电话的方式联络,演出地点也大多在厂矿企业的礼堂和一些喜欢热闹的机关单位大院。有喜好花鼓戏的,也可以自己邀请到指定地点演出指定节目。


也许是受当初安徽凤阳挑货郎白天卖货晚上唱花鼓戏的影响,也可能是晚上演出辛苦劳累,还可能是以前山区村庄间没有公路只得步行需要较多时间等原因,一直以来,花鼓戏班很少在白天演出。一般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花鼓班演员们便轻妆淡抹,开始挨家挨户上门演出。各户中堂上头桌红烛高照,大门口放爆竹相迎。碰上办喜事人家,生旦两人抬着一个盂盆,上放着对联、红烛、百子炮,在鼓乐声中从大门送进去。

花鼓戏第一个节目通常是《串灯》,一般是4个演员各人手擎一盏荷花造型的彩灯,在乐队伴奏下跳起 “运拱灯”、“搭在龙”、“半边月”、“开门阵”、“闭门阵”等规定动作,意在祝福、讨彩头。


花鼓戏主戏分大花鼓和小花鼓及折子戏。大花鼓是一出大戏,演出时间需要半个多小时。据说,最早从安徽凤阳沿袭过来的花鼓戏中的主打节目《大花鼓》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有点类似东北的二人转。如今在浙南一带流行的《大花鼓》,增加了大相公和丫环两个角色。演出中,生、旦、花旦、丑旦四人上场,乐队奏“花鼓调”,演员边唱边做似扭秧歌般的动作,类似表演唱。大花鼓主要内容讲的是一对逃离出来的小夫妻一路打花鼓的遭遇,但不少台词是调侃逗乐的。普通话夹杂方言的诙谐幽默、趣味横生,丑角夸张的动作充满喜剧效果,令人捧腹大笑。


小花鼓可以说是大花鼓的压缩版,只是把演出时间控制在五六分钟,最多不超过十分钟。

折子戏则有《十二月花名》、《卖小布》、《卖花扇》、《凤阳看相》、《打纱窗》、《补缸》、《闹湖船》、《卖花线》等传统剧目20多个;像《十八摸》等个别格调不是很高尚的节目已经不再表演。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演出时间多少看主人家给的红包多少而定。红包给多的演《大花鼓》,一般的只演小花鼓和折子戏。

演出的最后是一个人领唱、众人帮腔的合唱《报福歌》,表示祝贺和感谢,将气氛推向最高潮。碰上大方阔气人家,还会摆酒筵款待演员。之后由主家在门口鸣炮欢送,一路唢呐高鸣,锣鼓喧天。再到另一家,挨家挨户,通宵达旦。

这些年,经济发展了,许多传统的文艺被挖掘和发扬光大,正月里听花鼓戏也成了浙南一带群众过春节一种不可或缺的民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