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教育中的留白艺术「教学留白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12-22 14:45:13 来源:教研小帮手

大家好,教育中的留白艺术「教学留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想教的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或能学的,没有建立在学生实际阅读能力基础上的文本细读或者深度,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把课堂话语权更多留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和个性差异,做到适时“无为”,懂得“留白”,才能成就课堂中灵动的生成。

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一个从书法绘画迁移过来的理论。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论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恰好巧妙地应和了老子的哲学观,源自《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很明显地表现出“无为”思想。如果将此理观之于教学,教师深入理解后付诸实践,处理好了,教师的不作为便是大作为,能在课堂教学中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培养其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而 “留白”是我们教学中应该掌握的一个重要技法。

文本阅读教学往往因为强势预设导致学生文本解读的萎缩和思维陷于单一,教师权威解读或过度解读让学生只是洗耳恭听,哪怕是有一点自己的见解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一种解读去限制充满个性、生活经验各异、学习能力与思维不同的学生的解读,势必不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独立精神的培养,实则是无视学生主体地位与生命存在的一种表现。对于一些主题思想比较单一文本的解读应该是确定的,而对于一些主题思想不太明确、存在解读多元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以一种标准去要求学生。当然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偏离文本的基本方向。对于深度解读也不能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教学中,如果能多一点课堂“无为”和教学“留白”,会让课堂生成变得更精彩!

教学《老王》这篇课文,在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后,我让学生谈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杨绛及家人对待老王很友善,很关心,为什么还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呢?这个问题是理解杨绛写这篇文章的关键。课前我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和资料的查阅,我认为是杨绛只从经济上(钱)帮助老王,没能从心灵上给予老王更多的关心。学到课文的最后,学生对杨绛的内心世界也有自己的理解。

生1:我认为,杨绛因为在老王临终前给杨绛一家送油和鸡蛋,杨绛都没能请老王进屋坐一坐,请他喝杯茶,所以内心很歉疚。

生2:我认为,杨绛感到愧疚的原因是,老王临死前到自己家送油和鸡蛋只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而杨绛却用钱来回赠老王,这让老王可能产生误解导致杨绛内心不安以至于老王死后更加惭愧自责。

生3:我认为,老王临死前给杨绛家送油和鸡蛋只是为了表达杨绛一家的恩情,老王一直把杨绛一家当成自己最亲的人,临走前,想把最好的送给自己的“亲人”,也是一种道别,而杨绛却并没能理解老王临终告别其实是渴望获得家人般的温暖,没能把老王真正当作朋友、亲人一样来信任和关心,所以感到很惭愧。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对学生1的理解进行了否定,认为这样的解读虽能从文本语句中找到依据,但解读得比较肤浅;

对于学生2的回答我依然用书中的原话“她表达感谢,我却用钱侮辱他”否定了他,

对于学生3的理解我大加赞赏,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回到办公室,我反思再三,虽然问题好像解决了,但为了获得一个我所认为的标准答案就否定其他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课堂是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理解上的多样性呢?

理解程度有深有浅,但理解的角度可以多样化,

学生1能从文本细节和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很生活化:出于礼貌客气的原则,老王临终前给杨降价东油和鸡蛋表达感激之情,杨绛应该请老王到家坐一坐,喝喝茶,问问老王的病情,可杨绛因为内心的害怕(怕糊涂了)竟然忘记了,事后想起这件事情内心多少有些愧疚;

学生2说的也有道理,因为当杨绛准备转身回房拿钱时,老王马上阻止杨绛说:“我不是要钱”,杨绛只是说“我知道!我知道!……反正都来了,别再让人捎过去”,在老王看来杨绛真的知道吗?杨绛说这句话,老王又该怎样理解呢?当老王“攥”着杨绛给自己的钱,心理该是多么的心寒和委屈啊?多年之后,再回想起这些细节,杨绛内心怎不感觉到愧对老王呢?

学生3的回答很全面也很深刻。前两种回答和理解有文本依据和生活体验,都是一种合理的解读,只是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与第三个学生不同。

课后再次查阅相关资料,我对杨绛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有了更深的理解。杨绛的“愧怍”是真诚的。一个知识分子,一位自身其实也很不幸的人,居然没有读懂一位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不幸者的内心情感,对一位视自己为亲人的人是如此隔膜。这也许是杨绛要写《老王》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在赞美为人善良、厚道的老王;另一方面,也是杨绛对自己思想意识的鞭笞和灵魂的自我救赎,呼吁社会更多的人道主义关怀。从杨绛的“我知道”到“心上不安”再到“渐渐明白”,我们也分明看到了一位勇于剖析自己心路历程的善良知识分子的形象。这应该既是文本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实,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本主题丰富而深刻的文章,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和理解,充分考虑到学生解读的层次和角度的多样性,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要在教学“留白”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对文本主题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

老师用任何一种权威的解读都会掩盖学生个体生命解读的丰富多样的体验。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堂中懂得教学留白艺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解读的多样性,适时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才能真正让课堂变得灵动(丰富而有深度),让学生的生命精彩得以绽放。

当然,教学“留白”只是手段,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而滥用,必须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和达到所需效果的前提下。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关键是要融会贯通显出个人特色,毕竟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才是有用的方法。

文/唐红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