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向更高处漫溯「青处漫溯」

时间:2022-12-26 10:45:07 来源:吴老师政治工作室

大家好,向更高处漫溯「青处漫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五课第二节《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说课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课堂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呢?即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事例来源于生活,道理也寓生活情境之中,设计的活动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情境越熟悉,对学习内容越有生活体验,其参与度、理解度、接受度就越高,学习效果与道德认知也越好。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又要善于把问题还原于生活,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说教材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第二框题内容。在通过本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的学习后,使学生懂得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明确在日益开放的时代,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要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说学情

1、心理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心理、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对文化的片面认知: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有的同学盲目地崇洋媚外,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外国的好“,有的同学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他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对学生价值观以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都有很大考验。

三、说目标

思想品德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堂,“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在精神世界的塑造”是课程的核心。基于思品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②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③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探索、思考、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

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的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4、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引导学生面对外来文化,要具有开放的胸怀,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和做法。

教学突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以教师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关知识。教师精心自制多媒体课件。

点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吴老师精心研究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学情和教学重难点,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

四、说学生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难免产生误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偏激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有的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包袱,外国文化都是好的。因此有必要教育学生正确辨识各种外来文化现象,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在面对文化差异,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

点评:学生的问题常常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知识源于生活。如果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吴老师正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挖掘生活和教学资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互动、合作、探究、提升的舞台,让知识与生活同在、问题与探究同行。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特别采用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逛世博会的形式,通过对四个展馆的参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强了爱国热情。

点评: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激情的燃烧、灵魂的感应。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学会点燃学生的激情。有激情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精彩。而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波澜不惊的课堂教学,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千篇一律会使教师失去自我,使课堂失去吸引力。吴老师舍得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教学设计新颖而独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说学法

本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着“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原则,我通过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对话、虚拟活动场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让学生体会到行动的乐趣,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点评:“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吴老师的教法、学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吴老师在深入了解和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八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案,增强了思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七、说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逛世博”为主题推进

设计意图:上海世博会不仅让中国人民领略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更让世界人民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这一节课我打算以“逛世博”为主线,通过不同的展馆向学生呈现各国不同的文化内涵,四个文化展馆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深意。教师作为一位组织者、策划者,主导了本次导游,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对话、交流、升华,实现教学目标。

点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教师只有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精心的设计,才能激活教学,绽放教学魅力。吴老师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逛世博”这一条主线,然后以参观四个馆为主要内容依次展开,构思巧妙,线索明晰,环环相扣,依次递进,体现了创造性教学之美。

1、 导入新课(2--3分钟)

多媒体播放宏大的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图片和主题曲,渲染气氛:同学们想去世博园看看吗?(想)门票可是很贵的哟,请大家准确好自己的门票(即大家事先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去“逛世博”吧!学生欢呼。

设计意图:别具匠心的开场白是良好课堂的开端,多媒体呈现上海世博会的图片和主题曲,学生的热情已经被激发,他们已经跃跃欲试,显然他们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富有创意的构思,学生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被迅速点燃。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吴老师巧妙设计“逛世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探究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铺垫。

2、讲授新课:别样的世博会 (35分钟左右)

下面有请我们的金牌导游闪亮登场!

第一馆:各国风俗习惯馆

多媒体播放各国风俗习惯,比较各国风俗习惯的不同:如美国人搭便车的手势、西方国家的见面礼、中国人的见面礼等等。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各国的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2、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不同习俗之间的差异?学生交流、回答老师点拨引导。

设计意图:我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第二馆:世界优秀文化馆

多媒体播放具有标志性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这个馆中,你对哪些世界优秀文化感兴趣?在这个馆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也看到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我们在为我国优秀文化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又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呢?

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承前启后,旨在引导学生培养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国际视野,了解其他文化的长处和优点,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第三馆:濒危文化馆

探究活动一:鸡鸣驿的尴尬

多媒体播放相关内容,大屏幕所定格的这个地方,它就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最后那幕场景,至尊宝和紫霞仙子告别的地方。

鸡鸣驿位于怀来县,是一座兼有防御功能的古代驿城,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是,鸡鸣驿两次被选入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当被问及破坏原因时,当地村民说“村子里的人也不懂。以前好多人家都用城墙上的砖和土填粪坑、砌猪圈。到了冬天村民们就会在城墙下挖地洞来储存萝卜。”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在听到这样的回答时,你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朔,让学生明确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探究活动二:如何对待日本文化?

对于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做呢?看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保护的是日本文化。大家都知道最近因为钓鱼岛事件,日本和我国的关系紧张,所以有些人提出我们应该抵制包括日本优秀文化在内的一切和日本有关的东西,甚至有人提出当年梁思成的做法是错误之举。你如何看待这些人的说法?

设计意图:学生分小组讨论,经过思维的激烈碰撞、争论,最终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会理性爱国;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要纠正这种狭隘、偏执的错误观念,尊重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这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胸怀和崇高精神。

第四馆:参观中外文化论坛馆

探究活动一:播放《来自星星的你》精彩片段。“星星”这部韩剧在中国的热播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设计意图:针对部分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哈韩族”“哈日族”盛行,设置这一情境,让学生冷静反思自身的行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在讨论中逐渐理清思路,明确我们的责任。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探究活动二: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图片:走出国门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并且一直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自豪的地方。作为00后,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探究活动三:“帮帮我吧!”最近,海宝有个朋友去外国留学,不久他就给海宝发了一封邮件,名字为“帮帮我吧”。引导学生回答:海宝的朋友该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呢?请同学们找出帮助海宝朋友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懂得在文化交流时,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合格公民。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

点评: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传统说教式课堂不仅不易实现教学目标,还容易滋生学生的反感情绪。创设主题式的生活情境,学生追踪故事的发展情节,被引导到问题的探究上来,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兴趣盎然的探究历程。

【板书设计】

一、开放的胸怀 1、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 (理解、认同)

2、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学习)

3、尊重、珍惜并保护各国文化 (保护)


2、 搭起文化的桥梁 1、中华文化:取精去糟

2、外来文化:博采众长

3、与不同文化的沟通上、交流上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以两条主线贯穿,既要囊括本课知识的主干及结构,又要简明扼要、重点呈现。由中华文化到世界文化,由理解、认同到尊重、保护、学习;从培养开放的意识到主动搭起沟通的桥梁,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八、说反思

西方有一句名言:“我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这节课以“逛世博”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以学生切身体验为基础,创设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交流、对话、升华,因为学生感兴趣,所以学生的参与度高,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正是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知识的传授水到渠成,情感的熏陶潜移默化,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其次在教学中我非常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教育风格。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比如今天的课上,学生因为“对待日本的立场”而有争论,我没有直接告诉答案,真理越辩越明,他们最终能够形成比较理性的认识。

3、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时,有个别同学讨论不积极,出现游离的状态;对于辅助文的内容处理不好,学生在讨论时没有引起重视,教师在总结时,对辅助文的问题也重视不够。

点 评

本说课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教学目标全面且准确实用,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识记、理解、运用”等层次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得当。

其次,本节说课借用“逛世博”开展活动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了学生对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体现了说课者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知识,克服了“满堂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教学得法,体现了创新和有效。通过创新别样的“世博馆”,每个馆都展现了不同的文化风情,也解决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认识特点,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进入“世博馆”,积极参与,迅速进入学习意境,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第五,多媒体运用得当,将“世博馆”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增添了课堂的生动性。

第六,板书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教学建议:

1.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教师驾驭课堂、调控学生情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驾驭不好课堂便会流于形式,再好的设计也不出彩,徒有热闹的形式而已。

2.设计的活动情境形式多样,一环套一环,能否更为精减一点,建议做一个整合,使设计更为简约,更为艺术,更为循序渐进,从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原创作品,已发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