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中考增加的美育是什么「美育进中考是真的吗」

时间:2023-01-15 13:09:08 来源:耳朵人艺术发电站

大家好,中考增加的美育是什么「美育进中考是真的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art One-

谈“考”色变


去年十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提出美育必须纳入学业要求,并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发言说: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此方案一出,引来网上许多家长、老师的千层浪,网友们的议论多为负面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是有许多网友认为,艺术培训机构将“顺势而上”,这一方案只会让家长徒增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这些讨论,马老师皱了皱眉……这不是在说我么?

可转头一想,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

美育中考已是离岸的船,正摸索着前行。

大家谈“考”色变,网友们的担忧是先见之明,还只是多虑?

艺术机构真的会从中获利么?这是利是弊?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

-Part Two-

摆正观念:艺术并非无用

“会买菜做饭这是生存技能,比美术音乐重要多了。”

“书法,美术对以后找工作有何用??!”

“还不如增加科学实验类!”

我们在大量的负面评论中,看到了不少“艺术无用论”。这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把美育纳入学业要求的必要性。

我们这一代家长,大部分人当初受到的教育,还处于“文化温饱”的阶段。因此,许多家长哪怕是现在也只把艺术课程当作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之余的消遣,或将其视为会用某种乐器的能力。大部分人都未意识到审美是一种能力。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一次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对夫妻装修房子,需要买洗衣机、买灯,两人为此吵了起来。原因是一个认为买1600块钱能买一个更好看的洗衣机,另一个认为1400块钱买一个能用的就行。

"感性素质高的人往往要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而感性素质低的人,凡事都问有用还是没用。"

众所周知,在国外,许多国家的教学很早就把艺术视为是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学科。但在国内,这种“审美”能力往往让位于理性素质,不过是语、数、外等科目的饭后甜点。

不仅仅是在提高个人认知上,以某种考核形式来为艺术科目正名——从这一层面来说,或许也是推动美育工作强有力的一只手。

(信息来源:“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过去,艺术教育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而这一考核方式绝不仅仅是对孩子和家长的要求,也是对地方、学校美育功能认识、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改善的一种推进,是对整个教育体系观念的摆正。

-Part Three-

“美育”属于大众

还有些许网友担心这一政策会使得艺术培训机构发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而贫困偏远地区很难普及。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就表示:“我们进中考的内容,前提就是你必须在学校里教过的。绝不可能说学校里没开这个课,中考里面要去考。

(图片截取自CCTV-13《朝闻天下》)

从目前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政策解读来看,官方也明确提出:只要学校开足课,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课内外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艺术素质测评是没有问题的。

(资料来源:南京市教育局-“2020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政策解读”)

(根据目前南京市中考政策,艺术素质测评成绩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六项指标中的“审美与表现”评价相挂钩,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合格等同于“审美与表现”的B级,方可报考指标生志愿和第一批次录取学校。)

现在试行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三大指标:

(资料来源:“课堂内外·智慧美育青少年艺术素质测评中心”)

简单来说即分为平时校内课程和活动表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校外学习实践,而艺术特长则作为“加分项”。

100分的分值中,90分的内容都是校内学习和实践便可取得的成绩。

我们不能断言说“艺术”属于大多数人,但教育,更何况是中国的义务教育,无疑要是属于大众的。教育不要求人人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或是人人都成为艺术家。但要求我们拥有必要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把“艺术”边缘化。

-Part Four-

形式主义?过场?

但更多人担心的是:考什么?

美没有标准,为何要考试?美育进中考是否会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就目前来看,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艺术素质测评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这从形式上看的确没有什么问题,美育本就是一个学生各种认知要素(知识、技能与能力)和非认知要素(态度、情感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需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但从政策实施的方面来看,也的确涉及两方面难题:

一是,在过程性评价中,学校是否能按照考核标准严格执行、校内外活动参与难以量化、考核过程如何监督……

二是,既然测评非选拔性考试,因此终结性评价将会相对基础和简单,再加上以上过程从评价中会出现的问题,这一考核过程是否会流于形式?是否最终只是孩子“文化课科目”学习之外,一种无关痛痒的负担?

资料来源:“全国青少年艺术素质测评大纲(美术科目)

这的确存在未形之患。

未来会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平衡艺术与考试之间的矛盾,摆脱过去应试教育中的负面影响,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更应讨论的是:如何不以考试为唯一目的,通过这一过程,让孩子最终获益。

-Part Five-

我们目前能做什么

许多家长还是会产生疑问:这种评定形式到底和考级有什么区别?

关于美术考级的争议一直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曾发布文章《论美术考级之不合情理》,其中就提到:

“如果用一个尺度衡量,显然会抹杀少儿美术的差异性,造成美术表现的同一性,从而导致美术生命力的衰竭。”

艺术考级往往注重考试结果,是单纯的有标准的考核。而现有的评定形式,无疑在跟我们不断地强调:过程!过程!既要结果也要过程!

如果我们是抱着“非功利”的心态,把美育的重点专注于在学习过程之上,我们有这样几点可以让孩子慢慢尝试和积累:

01 基本感知和思维的训练

我们以“全国青少年艺术素质测评大纲(美术科目)”中六年级的一道绘画创作题为例。

《五味瓶》:五味瓶打开了,酸、甜、苦、辣、咸,想象一下,这是种什么味道,什么心情?

这道题的出发点很简单:我们生活中的感官感受。但你在平时生活中会去思考这些感受还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么?

你会想到,如何把你的思考过程和结果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无论是对视觉还是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变得敏锐。因为艺术区别于其他门类最大的特点就是,艺术离不开感知和思维。

02 视觉、听觉经验和艺术启蒙

不要只是像背历史、政治那般去对待艺术知识的启蒙!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些僵死的、孤立的艺术家和作品名称、流派、风格……

我们应该多让孩子们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这些艺术作品的魅力。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多抽些时间跟孩子一起去亲身感受吧。

与孩子们交流艺术家、作品、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和孩子们建立沟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许孩子认识到一个艺术家之后,没过几天就会忘。但只要坚持,不断地让孩子有了这些视觉、听觉经验,他们的审美和对艺术的感受一定会有所改变。

至于那些作品名、风格、流派,自然会水到渠成。

03 基本工具、技法的学习

许多人会说,又不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全能,为何还要孩子们去学习绘画工具和技法、乐器基本的操作?

其实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掌握这种技能而学习。为什么许多艺术大师用垃圾或钢铁、灯光进行创作?为什么一些乐曲需要用特定乐器进行组合演奏?

不同的工具、技法会给人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身边有许多东西都可用于创作、表达。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了解艺术家为什么要用这些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也是一个让孩子去探索不同形式和思维模式的一个过程,是让孩子们不断去寻求挑战的一个过程。

具体会怎么考?孩子要怎么应对?许多省份和地区的具体考试政策还未发布。

但我们不必过于焦虑。

这一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摆正了对美育的观点,让更广泛的孩子的美育基础能得到保障。

这是一种发展的可能性,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耳朵人马老师原创,如需转载请告知)

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今日头条 | 小红书 | 公号 | 耳朵人艺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