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

时间:2023-01-21 16:53:11 来源:宝藏美术网校1

大家好,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生学习必备公众号///


疫情下的多样性实验建筑艺术学院2020年环境艺术系毕业展主题

「艺匠方舟——手工艺术的“学院”」指导教师:李凯生 方润武 王明皓

「城市微型消防站的更新设计与研究」指导教师:陈坚 蒋建宇

「重构与回归」指导教师:康胤 陈涛

「建筑场地改造设计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关联性探究」指导教师:孙科峰 金伟雄


当建筑有机更新及其场所设计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专业定位,它既是对创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初衷的传承,也是对当今艺术类院校建筑设计专业、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独立成立后自身专业定位的突破,更是对中国建筑营造现状的前瞻性定位。展现出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广阔前景。

以既有建筑为核,站在场所的视角审视建筑及其内、外环境有机更新,既有宏观的视野,又有建筑、室内、景观的一体化思考,还能落实到对场所细节的艺术化处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有可为。

五位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教学背景的教师携手四位室内设计教学背景的教师,辅导二十六位学生,完成了十四件高品质的毕业创作作品。从工业厂房改造成手工艺术的学园;到城市微型消防站的更新设计与研究;从传统历史街区场所改造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关联性研究;到对传统街坊的重构与场所的回归。所设计的有益尝试。


毕设题目①:艺匠方舟——手工艺术的“学园”

授课教师:李凯生 方润武 王明皓

一座毗邻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有着60年历史,10万平方米的巨型机械工厂。 课程设想把这座传统的机械生产工厂,转化为手工艺业者、日渐失去传承的非遗传人,一处宁静而充满诗性的手工艺术传承和展示的文化基地,借用古希腊早期哲学传授活动经典的场所类型Lyceum,希望为日益技术异化和物质导向的生活世界保留一个心灵的方舟。

这个“学院”——Ark Lyceum是开放的,而非传统的教学院校。它处在一个社会真实交互的环境下,师生皆源自与对工艺手作以及文化心性之工艺审美的守护者和皈依者。既有工厂车间的“间隙”,将成为民众可以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PARK)。而教学空间,则利用原有建筑有机划分,成为不同工艺类别的学习、展陈与工作生活场所。历史、城市、产业、环境、建筑、室内、人文、艺术、事件在整个过程中交互作用,正是本届环境艺术系1组毕设所面对的课题一一把传统工业生产性空间“转译”为当代技术至上的资本时代下的回归传统心——手合一的手工艺艺术的"修养之地"。我们把这座手工艺学院构建,视作当代为手工艺术传承和复兴而设的『诺亚方舟』——ArK of Craft Arts,ACA手工艺术学园。以此,来响应塞尚对现代资本社会对生存和景观异化的愤怒。(全组学生:李阳 林柏劭 方文晨 陈川扬 麻智超 许林佳 刘妍冬 )


丨「市缝艺坊」

学生:李阳 林柏劭 指导教师:李凯生 方润武 王明皓

本设计面临的挑战,是于巨大且相对非常密集的高负荷空间体量中,如何在保留其原本空间品质特征的基础上,再融入新的手工艺学园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立体的空间组织,区别出公共的、专属私密的和次级公共空间。

将初心回归手工艺本身,解读了”行“的三重语义,从而得到了行坊市街的概念,而后基于对原始排架结构的尊重态度,选择了在排架的序列结构之间置入学坊的空间条带与基础的功能肌理;再置入基于其母题之下演化而生的异化体量,使其在这个带有城市意味的场域内扮演公共建筑与空间的角色,切片化的形式赋予其构筑物的象征意义与地景的标识性。并利用异形体快的植入,尝试去消解空间的高负荷高密度状态。进而把空间转化成疏落有致的行市。异形体量的植入主要带来对规则空间的秩序的一种活化和对冲,引入城市类空间的多样性性。排架与条带之间的缝——街巷结合着异化体量的公共场域,有机的连接了学坊与市街,于体量·界面·场域等多个维度重塑了内外的空间与关系。


丨「手工艺术学园」

学生:刘妍冬 指导教师:李凯生 方润武 王明皓

本设计的目的是在重新发掘手工艺的价值的同时,挖掘场地的潜力和赋予旧厂房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以“学园”为理念改造设计一个心手合一的手工艺艺术的"修养之地",构建为手工艺术传承和复兴而设计的手工艺学院。

以木艺手工学园为核心内容、以园林化为改造线索对整个场地进行更新,激活场地本身的文化活力和园林潜力。我试着处理建筑跟相邻环境之间的关系。园区的改造,对室内进行某种风格化的创作不足为奇。在这个我称之为木艺工坊的功能空间中,我让整个建筑透明置身于整体的环境当中,把绿化当做建筑的表皮,把室外空间的地景,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完形状态;并且建筑内部当做一个园林体系来建立,建筑外部也是一个园林体系,中间的表皮亭台轩榭成为两个不同属性的园林体系的连接媒介,园林化的改造手法贯穿了整个设计。


丨「残器修复亦是涅槃」

学生:方文晨 陈川扬 指导教师:李凯生 方润武 王明皓

以手工艺和艺术为题。这个内容恰恰是与工厂原先的功能布局是完全相反的,一者代表的是农耕文明的一种生产方式而另一种则是工业时代的标志物。这两者的结合为场地的设计带来了设计思维上的一种转变:由形式追随功能转变为了功能追随形式。

本设计从手工艺中提取出了“金缮”这一工艺,运用其衍生出的建筑建构语言策划了整场的设计。金缮这一工艺是侘寂美学的体现,器物的功能伴随器物的破碎而消亡,这种消亡在器物上留下了永恒的裂痕,破碎的缝隙间那种强烈的消亡感能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诗意。

但是作为该场地新功能的手工艺文创园与这种工业感是完全对立的,这种对立犹如金缮之于瓷器碎片——缝隙中透着消亡与新生。

金繕既是一个手工艺工艺的名词,同时也成为我们对园区传统工业厂房园区改造为当代文创园的一种处理策略和手法。透过对原有厂房建筑肌理和场地的研究,把它们视作为原器物的残片,重新拼盘组织,着力于彼此勾连空间的锔钉漆繕,正是本案创作思考所在。

金缮在建构语言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将残破建筑间的消亡感作为器物的缝隙,并以非标准化的富有新生感的园林系统进行修缮。第二,将自然界中对人视觉刺激最大的阳光作为天然的金粉,对肃杀的工业建筑进行渲染。第三,不再视极小的缝隙为建筑关系上的残缺或是不合理,而是以一种悦纳的心态妥善的处理它。



毕设题目②:城市微型消防站的更新设计与研究

授课教师:陈坚 蒋建宇

2018年始我国实行了消防职业化的新型消防应急救援运行模式,对消防应急救援的范围、内容、设施、队员素养等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进。在此背景下,本题探究微型消防站的更新和社会宣教功能的强化,旨在解决当前消防应援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本课题要求:(1)结合专业定位,强调建筑改造、景观、室内、陈设、材料的有机结合(2)通过课题研究为消防应急队伍解决生活设施、训练方式、社会宣教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3)加强学生在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全组学生:郑晨熹 陈诗苇 杨佳庆 杨智心 徐伊莹 严柔柔 )


丨「新型社区应急消防微型综合体」

学生:郑晨熹 陈诗苇 指导教师:陈坚 蒋建宇

我国消防改制促成了传统消防员、消防建筑向消防员的新生活作训模式、新型消防建筑的转型。传统消防建筑的使用者仅有消防员本身,但在消防压力、安全隐患与日俱增的今天,培养社区居民成为新型消防员实现“群防群治”成为城市消防站的重要任务。所以新型消防站建筑的宣教、展览功能将成为新型消防站必不可缺的部分,新型消防站将更加面向大众,更加开放。如何改变原始城市消防站虽然处在城市中,却和城市、社区割裂的状态成为我们这次设计的关键。另外,职业化的消防员对于建筑会有更加综合、多样的需求,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重点。设计关键词:综合体、新型消防站、消防员职业转型、城市、社区


丨「界石——新型消防站的改造与更新」

学生:杨佳庆 杨智心 指导老师:陈坚 蒋建宇

消防体制的改革带来的是对消防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建设与新体制相匹配的消防建筑成为了困扰社会各方的问题。灵隐寺消防站改造是对消防站未来功能以及形态的探索,在西湖灵隐消防站原本公共安全功能的基础下,对建筑进行更新并将其重新定义为消防宣教中心,使其建设成灵隐景区内的新地标,带动城市消防宣传以及未来景区发展。通过分析灵隐景区内的寺庙建筑和山石景观,转译飞来峰的形态和空间秩序,将原本封闭单一的消防站向可对民众开放、学习的功能转变。新建筑如同“界石”般具有分界含义来形成新型与传统的界定。


丨「端拱指授 躬当矢石-微型消防站的更新与研究」

学生:徐伊莹 严柔柔 指导教师:陈坚 蒋建宇

消防站作为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的工作时时刻刻永不停歇,城市狂欢永不疲倦,而消防员却是永远的逆行者,身先士卒,敢当使命。根据原有场地人文、自然条件,满足传统救援工作之外,让其成为对公共社会开放的空间也更加促进了这个城市对于消防员的人文关怀。以“端拱指授,躬当矢石”的消防员精神为主题线索,从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不同使用人群之间的平衡等方面更新建筑。


毕设题目③:重构与回归

授课教师:康胤 陈涛

位于河坊街胡庆余堂南侧的环翠楼建筑群,曾经作为从大井巷登吴山的入口,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石库小门、粉墙黛瓦透露出鸡犬相闻的生活气息;山脚下的绿荫洒满了高低错落的庭院。十栋小建筑或下店上宅、或居家小院、或山地小楼…沿街、依山而建,围合出两个错落的台地庭院。

人去楼空、朽木门窗、青苔满地…历史的沧桑、自然的交融同时镌刻在场地的各个角落。如何激发场地的活力成为了毕业设计的终极目标,“重构与回归”成为毕设的主题。重构场地、重构建筑、重构室内空间…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优秀文化的传承、回归其乐融融的邻里氛围…四组学生分别以“十户院—新型社区中心”“书山有径—诚品新书店”“传承有道—杭绣文化展示馆”“井树院—吴山脚下的社区中心”为题,对环翠楼建筑群的有机更新及内空间建构,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思考与设计探索。(全组学生:黄镭钊 汪晨威 吴雨菲 章晨晨 张宁 吴若峥 罗小云)


丨「十户院——新型社区中心」

学生:黄镭钊 汪晨威 指导教师:康胤 陈涛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发展,历史街区的修复与改造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面对现代商业旅游的冲击,历史街区的价值需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再生。本设计以大井巷中的十一幢房子为例,借由新型社区中心的概念,以邻里关系为首要研究对象,通过重构场地,建筑与自然,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邻里氛围的再生,复兴空巷,从而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


丨「井树院——吴山脚下的社区中心」

学生:罗小云 指导教师:康胤 陈涛

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设计以重现“自然中的市井气息”为主旨,对吴山脚下的环翠楼区域的古建筑群落进行改造设计,以此来尝试建筑有机更新中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处的机制。针对附近大片的老旧住宅区,提出“新型社区中心”的概念来缓和当下生疏冷漠的邻里关系。最后,结合场地独有的手工艺文化记忆,以杭扇工坊为核心功能展开室内设计,探索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新的文化价值。


丨「书山有径—诚品新书店」

学生:章晨晨 吴雨菲 指导教师:康胤 陈涛

基于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提炼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场地改造的主题,去探索人在阅读时和空间产生的互动关系。结合场地空间布局、人文流线、建筑特征,进行场所性改造。将建筑作为“书之舟”,场地作为“林之海”,抽象提取水波纹元素,对环境进行重塑。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游、憩、赏,在层层抬高的地势中探寻空间的多样性与场所精神。通过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交流共鸣点,探索前者与后者作为空间主体所能产生的更多的可能性。


毕设题目④:建筑场地改造设计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关联性探究

授课教师:孙科峰 金伟雄

步入河坊街,放眼望去鳞次栉比,市列罗绮、户盈珠玑之繁华堆陈在吴山脚下。经庆余堂而入大井巷,便立刻离了喧嚣,不远处沿山道拾阶而上,更觉静谧,左边环翠楼白墙黛瓦,窗棂铜锁,青砖小路,檐角婆娑。清幽处仿佛回到了老底子的杭州。

我们的毕设课程就是以这片风雅之地为场地基础,以吴山山麓为场地背景,尽可能地保留原建筑的布局肌理,建筑体量与空间组织节奏。面对场地于人的感动 ,南宋至今950年。曾经多少繁华随风飘逝,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真的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面对着环翠楼这一片场地,建筑置于山林之间,回归自然本源,这是传统的力量。于是乎我们同学六人分三组,皆以挖掘传统文化为母题,去探索梳理。一组以宋画为主题,将重屏概念置于空间之中探索空间的互换性与穿透性,以平远,中远,高远三远法为观看与思考方法,提出对于山体及建筑廓形的重新解读。

以绘画形式来体现对于场地的初探及感受,以抽象感知突出呈现建筑的内涵。从宋画及画屏中透析出的文人士大夫精神,以“画”为主题线索,探究建筑的生机,空间,意境,改造建筑场地形成新的生命力——画苑。另一组以《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在建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为题,树立文化高度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地域文化建筑的改造须以内蕴作为支撑,以传统文脉为线索延展出多方位并行来阐释精神内涵主题。第三组通过对于戏曲《牡丹亭》叙事结构的分析结合场地建筑改造过程中的叙事时间,空间,结构进行推导,对应具体场地内容,功能进行阐释,注重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转折,衔接,套接,过渡,递进,跳跃,迂回与心理,时间,时空,意境,暗喻之间的关联。从线性叙事到非线性叙事结构,提出空间在交叠过程中发生发展的事件本身对于场所的意义所在。

(全组学生:燕伟娟 胡佳杰 勾奕涵 江金锜 郁姜鹏 郑万泰 )


丨「境中戏·窥梦」

学生:燕伟娟 胡佳杰 指导老师:孙科峰 金伟雄

基于场地独特的背景文脉,我们从戏曲领域探寻有关建筑的语法,参照《牡丹亭》戏剧文本、故事人物与戏曲演员表演程式技巧进行建筑空间序列的更新与架构。在整个建筑空间序列中形成附加的事件序列,编写各种预设潜在事件的剧本。探索空间、事件、运动以及时间和序列之间的关系。在观者与物像之间营造潜在的心理时空,形成心理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并置交叉。从线性叙事到非线性叙事结构,探索空间在并置与交叠过程中发生发展的事件本身对于场所的意义所在。


丨「栖丘饮谷」

学生:勾奕涵 江金锜 指导教师:孙科峰 金伟雄

根据场地特殊的文化内涵,以宋画为主题,希望探寻宋画中的山水意境与文人士大夫精神。将文人画中重屏的概念置于空间中,探索空间的隐露与渗透,以平远、深远、高远三远法为观看与思考方式,对山体与建筑重新解读,从宋画与画屏中透析文人精神,以“画”为主题线索,探究建筑的生机,空间,意境,改造建筑形成新的生命力——画苑。

▲文章摘自中国美术学院公众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