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戏剧语言的抒情性「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

时间:2022-11-20 12:21:21 来源:湖守艺

大家好,戏剧语言的抒情性「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形象性是戏曲语言的基本要求,形象化的戏曲语言,能够把事物、情景和人物性格等具体地、活生生地描摹下来,使欣赏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形,如历其境,如触其物。语言越形象,事物的形态就描绘得越生动,人物的情感就表达得越充分,也就越具有艺术感染力,越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和联想。

拟人

拟人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动作和行为,即物境人格化。

『寻夫』

抬头望扑棱棱小鸟把路领

低头看一簇簇野花笑脸迎

路旁旁柳丝飘摆殷勤献

身边边彩蝶飞舞来奉承

李凤进京还是李凤

不理睬这些个趋炎附势的鬼精灵

物化

与拟人方式相反,赋予人以某种外在自然物的性质,即人格物境化。它往往把人比附为外在的可感性的景物,使语言形象更加突出,用以渲染和烘托曲文戏词的思想感情。

『鸭子丑小传』

任人喊我鸭子丑

无怨无恼也无羞

小草不跟花竞秀

自谢春风乐悠悠

夸张

抓住对象的某一特征,从性质、状态、数量或程度等方面加以夸大铺张,使其更鲜明、生动,更有感染力。

『三看御妹』

我这万顷相思难说透

你在宫楼可知否

『西厢记』

纵掬起千层万叠黄河水

冲不尽洗不净我含羞带愧一颗无情心

明喻

直接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犹如」「好似」「好比」「仿佛」「像」「若」「类」等比喻词进行连接。

『四进士』

宋士杰当堂上了刑

好似鱼儿把钩吞

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以「是」「成了」之类喻词连接,在语气上较明喻更为肯定,意境更为含蓄。

『甲申祭』

空悲切

我是浣花溪边风折柳

我是秦淮河里浪飘月

借喻

直接借助喻体来说明事理,表达感情,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红灯记』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

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

看你昏天黑地能多久

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

博喻

用一连串不同的喻体形象,来比附一个具体形象或一个抽象的概念,经过反复譬喻,以增加形象的密度来突出「本体」的特征,从而使欣赏者获得更为深切、形象的感受。

『四郎探母』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

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

曲喻

以此物与彼物相似的一面作比,然后从喻体形象出发,对本体不具备的特征进行拓展。

『皮九辣子』

九哥哥受屈坐牢房

我年年做上鞋一双

一双鞋子两只船

无限相思装满仓

这梦飘到那梦中

只遇着无情风雨无情浪

今日送到九哥哥手上

漂泊的船儿靠上了港

引喻

借着一种事物来阐述另一种事物,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分别是一个单句,读起来仿佛有一方引入另一方的意思。这里讲的引喻,类似古诗中「兴」的手法。

『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夫妻双双把家还

『龙凤呈祥』

深宫无处不飞花

年老得配女娇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