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玉垒坪花灯戏「陇西秧歌顶灯歌词全部」

时间:2022-11-21 09:57:22 来源:陇小南

大家好,玉垒坪花灯戏「陇西秧歌顶灯歌词全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陇原非遗】玉垒花灯戏古今,粉妆绝唱醉双眸

“花灯戏”是长期流传于陇南文县玉垒关一带,融戏曲、曲艺、山歌和傩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文县玉垒乡,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为白马氐、巴蜀、秦陇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此地因处于玉垒古关,史称“陇蜀咽喉”,古阴平古道穿境而过,有史以来就是从陇到蜀的重要通道,此地亦处于白龙江和白水江两江交汇处,地理位置险要,古人出于对自然的崇拜,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花灯戏”这一民俗活动便逐渐流传了下来。

玉垒关——白龙江和白水江两江交汇处

每年正月,四邻八乡的群众和过往商客便云集于此,观看“花灯戏”的表演。因“花灯戏“表演参与人数广,其影响也不断扩大,灯戏艺术也不断发展,许多地方都先后创办了“花灯戏”班。

“花灯戏”源自四川的“灯戏”,形成于明万历年间。400年间,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辛勤创造,“花灯戏”不断发展,特别是吸取了秦腔“汉调恍恍”、川剧和当地民间小曲的精华,又增加了当地傩戏的一些元素。剧情趋于复杂,剧中人物增多,唱腔也更加优美,形成了独特的“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是在耍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花灯戏”。戏台前后挂满各种彩灯,花灯手穿红着绿,一手执自制的造型美观形式多样的花灯,一手执扇,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彩灯歌舞交相辉映。“耍花灯”是当地的社火活动之一,从正月初二起灯,正月十六倒灯(即结束),在这一期间,“花灯戏”正式在神庙戏台上演出,祭祀祖先神灵,娱神娱人,以示喜庆;或者在平常冬至以后由大户人家邀请,为其“还愿”(向神灵许愿后,烧香还愿),庆贺祈福而演出。

玉垒花灯戏舞台表演、音乐唱腔、服装道具、化妆等与一些大剧种基本相似,能够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感情,演出剧目丰富,题材广泛。从目前玉垒坪、魏子坪、李家坪、冉家、余家演出的135个剧目看,既有自编戏,也有改编戏;既有生动风趣的折子戏,也有人物众多、故事曲折的大本戏;既有文戏,也有武戏;既有历史戏,也有现代戏。而且各个村花灯戏剧团都有自己的保留剧目和表演风格。

这些村子对与花灯戏有关的物件视为珍宝,尽力保护。初办时置办的服装、道具,能用的还在继续使用,不能用的妥善珍藏。魏子坪人—把清代的大筒子胡坏了,他们还将筒子和琴杆珍藏着。玉垒坪人的神龛里还供奉着明末将天官、地官、水官爷换为铜像前的木塑像,戏箱里还存着自制的边鼓、点锣、九节钢鞭、面具、戏衣,等等物件。—件件文物,见证了玉垒花灯戏艰难成长的历程,记载着玉垒花灯戏古老的历史。

玉垒人对花灯戏的喜爱体现到了各个方面。清光绪年间,李家坪的王重贤在—个叫元石匠的地方,修了一座远近闻名的三进三出大院,在柱顶石上刻有花灯戏演出的画面,在石台柱上刻有花灯戏演出的场景,在台阶墙面石板上刻有花灯戏演出的场面,在神桌上也刻着花灯戏演出的图案。元石匠这个地方早已无人居住,三进三出的大院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碧口水电站移民时拆掉了,但王重贤的后人们还珍藏着这些物件。他们说:“看见这些物件就像见到了老祖宗,它激励我们世世代代要把花灯戏演下去。”

玉垒花灯戏多数村全用男演员,传承靠“戏母子”记戏、编戏、训练业余演员唱戏。玉垒人把记戏、传戏、演戏当作一种责任,—种荣耀。1988年,生于1905年的魏子坪“戏母子”张兴文身患重病,临终前他怕自己带走肚子里的戏,用惊人毅力强撑着回忆,请张希贤记录下了23部戏。在这几个村,许多人从小就钻研戏,历代都有著名的“戏母子”、“演员”、“乐师”。

“玉垒花灯戏”表现力极其丰富,既能表现秦腔中慷慨悲凉的特点,如《铡美案》;又能表现出川剧灯戏的俏皮,诙谐幽默,展现出玉垒花灯丰富多彩、表现力极强的特点。其唱腔起唱高亢,如秦腔起唱,吐字刚强有力,粗犷豪迈,渐趋婉转细腻,悠扬转腔,起承转合、百折千回,余音袅袅;念白也是干脆利落,在适当的地方有拖音,颇具川剧中灯戏的味道。其最典型的要数幕后帮腔,众人相和,悠扬洒脱、气势雄浑。

音乐主要分文(以胡琴为主的弦乐)武(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木筒、羊皮鼓、长号、牛角号、莽筒等)两个乐队,以武乐为主,铿锵有力,感染力极强,锣鼓点曲牌主要有《三环子》《斗金壳》《戏锣》《唱锣》等几十种。

花灯戏的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花灯戏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和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因而有人说花灯戏的唱腔“讲究统一性,力求变化性。”

花灯戏剧目取材广泛,较多源于民间日常生活和爱情题材,也有不少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剧情曲折生动、风格质朴、简洁风趣,具有较强的大众性。

玉垒花灯戏除个人还愿和遇红白喜事演出外,村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灯”(即开戏),正月十六“倒灯”(即结束),庆贺上年五谷丰登,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娱神娱人,聚众育人。演出场地灵活,或固定场地,或农家院落,将欢乐和祝福送到百姓身边,体现出花灯戏来自民间、扎根群众的特点。每临演出,全村人都行动起来,大家办,大家演,大家唱,大家看,台上尽情演唱,旁边众人帮腔,台下掌声连连,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乐融融,干群关系密切,村里村外卷入了欢乐的海洋。看到这种景象,不管是谁,都会被花灯戏浓厚的乡土味和乡邻之间亲切和谐的气氛深深感染。来源:微游甘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