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怎么理解创造美「主要创新观点」

时间:2022-11-29 17:25:07 来源:艺术教育咖啡君

大家好,怎么理解创造美「主要创新观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开展少儿美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创造。

如何去创造?书中给了我们几个至今看来仍十分有道理的方向。

这似乎和我们陈怡倩博士说的以杜威“从做中学”为核心的“建构式学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书中所说,游戏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

一、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

二、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尔”的勾当。

三、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

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但是游戏和艺术也有不同点——

一、艺术都带有社会性,而游戏却不带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

二、艺术的“传达”需要技巧,而游戏不必要有。

从这个角度看来,单从游戏中创造出的艺术是不完整的。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

在用不同颜色的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形状时,

我们已经开始了对艺术的探索


说到艺术,可能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要培养小孩的想象力。

创造的想象并非从无中生有、不是简单的天马行空,是把已有的意向加以新配合。

创造的定义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文学上常说“立象以尽意”,这个“立象”就是“平常的就材料”的选择,“尽意”就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

创造之前,首先要“立象”。在众多意向中区别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书中说的“分想作用”。许多人不能创造就因为无法区别出众多意象之间的差别。

然后我们开始创造,这种创造多借助“联想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象征”手法——以甲之象尽乙之意。这样的象征赋予作品新的意味,真正做到不落窠臼。

我们培养少儿的“象征”思维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我们可以先教会他们想象“意象”背后的“意味”。

我们常用“鸳鸯”这个意象来象征“爱情”。

没有感情的作品是称不上艺术的,顶多算是工厂流水线里产出的工艺品。我们在品味艺术作品时,不只是看颜色、线条、文字、旋律,更多地是品味背后的情感。

一首歌,音符本身是没有情感的,听众在听的时候却会产生内心的激荡。这是因为情感是具有互通性的,因此即便未曾经历过创作者的故事,也可以通过作品感受他当时的心境。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我们可以触景生情,也可以因情生景。

没有情感的作品是不具完整性的、也是无法称上精彩的。

两幅小孩的作品,同样是画爸爸,一副是素描,一副是和爸爸一起玩的场景,哪一副给你印象更加深刻呢?

因此,在教小朋友技法之前,先教他们在作品中融入情感。

同样的满月,

中秋独在异乡时欣赏与七夕爱人相伴时欣赏,

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在艺术方面,意象的表达往往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或许你们会说,那这样不就重新落入“自然主义”的枷锁里了吗?

格律是死方法,但是运用格律的人却是活的。

正如诗有五言、七言之分,我们会说诗是被禁锢的吗?五言、七言是诗的格律,然而诗人在这格律的基础上,运用韵脚、加以意象与联想、融入感情,仍能创作出百花齐放的文化盛景。

其他艺术的格律也是如此。一种风格能够盛行,往往经历了漫长的“格律化”的过程。我们都说“唐诗宋词”,然而诗并非在唐代忽然出现,词也不是在宋代忽然由诗变成词。

创造不能无格律,当然只遵守格律是无法创造的,没有变化生不出艺术。死守格律而全无变化的艺术,最终也只能变成“八股文”、“样板戏”。

我们在开展美育时,必要的技法原理是不能不教的,然而也需鼓励少儿在规则之外的自由创作。


人生下来就会模仿,小孩学说话源于模仿,我们后来学习技能,如骑车、打球等,也都是一种模仿。因此,艺术先从模仿入手,并没有什么荒唐。

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来源于模仿,而新综合必独出心裁。正如格律,遵循前人归纳的格律,可以说是一种模仿,然而如果只有遵循而无“演绎”最终只能做出“八股文”。模仿也是如此,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只有模仿而没有创造,最终也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只学了艺术的皮毛,永远掌握不了艺术的脊髓。

因此,在教小朋友模仿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让他百分百复制原作,需引导他们领悟并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意见。

少儿模仿世界名画《星月夜》

大家都说,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天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天才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天才也是。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虽然只占1%,但是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依然是灵感。没有这1%的灵感的加持,即便付出99%的汗水,或许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

朱光潜先生为我们总结了灵感的三个特征:

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

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

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

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我们总说创作时没有灵感,其实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积累少了。天才也会有灵感枯竭的一天,不然也不会有伤仲永、江郎才尽的故事。

凡是艺术家都并不只在本行范围之内用功夫,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只有处处积累,才能有深厚的修养。古时的书画大家在作画时往往会提上诗作,与画遥相呼应。有时往往画至正酣,便文思泉涌;有时吟诗颂对之间,画便跃然笔尖。所谓触类旁通,便这样的灵感则得益于处处积累。

可见各门艺术都可触类旁通。这一点也和我们统整美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郑板桥墨竹图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过一生好比作一篇文章。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们所说的人生的“真善美”,缺一不可。

其次,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他们看什么都觉得惊奇,而且以到处寻求这种趣味为乐。一种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每天早上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觉,就已经足以称得上是生活的全部。前者能成为艺术家,而后者只能成为俗人。

你如何去生活,生活就回馈你什么样的作品。敷衍潦草地过一生,人生画卷上也只会有潦草的几笔。

正如书中所说,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因此统整美学更需注重培育少儿对艺术的情趣,而非平凡技法。


把这本书分享给大家的初衷是为了交流,并非要宣扬什么“绝对正确”的方法。

少儿美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绝不是只看一本书就能瞬间领悟,从此所向披靡。也绝对不存在百分百正确的“一本通”之类的工具书,STEAM少儿美育课程虽在美国已经经历过十几年的时间与探索,在国内仍属于新生的课程,还要我们共同努力,使之更加适应中国的少儿们。

最后也借书中最后一章的标题赠予大家——

“慢慢走,欣赏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