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书法研究博士文库「刘乐恒:古代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精神与碑帖的揣摩临习」

时间:2022-12-21 17:41:26 来源:学术要文

大家好,书法研究博士文库「刘乐恒:古代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精神与碑帖的揣摩临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精神与碑帖的揣摩临习

(2016.4.24“珞珈山─空中杏坛”微信群)

刘乐恒(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现任副教授,2010年访问多伦多大学东亚系、2013在年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讲授中国哲学课程)

各位老师,各位群友,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乐恒。很荣幸今天晚上,能够在这里跟大家系统地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书法之道和书法学习的一些拙见。很惭愧,我本人并不是书法家,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所认为的书法家的水平。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我看来,真正的书法家,需要有所传承,同时也有所创新。但是,要在书法上有所传承,有所创新,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书法上,对一家有所传承,比如说对王羲之的书法有所传承,这个传承不但是在技巧上、在形体上临摹得跟王羲之的字很像。这其实只是很粗浅的一个步骤。真正的传承,其实是将王羲之的书法,其所蕴涵的笔法、笔意、笔势、精神、气质、风度,都能够体会、咀嚼和消化,最后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临摹得很像,那是一种技术;但是,能够传承,那就是一种艺术。所以我们看一些大书法家,他们临摹古代的碑帖,比如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都不是临摹得非常像,他们都有各自的形态、风格、面貌,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去琢磨他们所临摹出来的《兰亭序》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消化和传承王羲之书法的笔势和神韵。这才叫传承。只是临摹得很像,那还不算真正的传承。那么,有了传承,创新就有一个基础。字的外在形状,是有局限的;而字所蕴含的书法精神,则是没有局限的。如果能够传承到这里面的精神,那么就能够在没有局限的天地中遨游。他可以发展这方面的精神和风格,并且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有所创新。通过这样的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我们才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传承和创新,那只能称作书法的爱好者。所以,我自己惭愧的地方,是我自己目前还是一位书法爱好者,而不是一位书法家。不过,在书法爱好者之中,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成为书法家的书法爱好者;另外一种是很难成为书法家的书法爱好者。为什么有人能够成为书法家,有人很难成为书法家呢?这里面就有一个道理。这就取决于我们对书法本身的理解和眼光。如果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对书法有很高的理解和眼光,那么他有可能成为书法家,也有可能不会成为书法家;但是,如果一个书法爱好者,他的理解和眼光不高、不深、不广,而他的生命情调又是比较的轻佻、浮浅、堕落、萎靡,那么他是绝不会成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的,同时也很难有很深的造诣。这是因为书法是心灵、修养、境界的一种表达与呈现,没有这方面的心灵、修养、境界,那么尽管他对古代的碑帖临摹得惟妙惟肖,但也只是只有形而没有神,并非真正的书法家。所以,这个讲座的目的,即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对于书法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够让书法的爱好者,向著真正的书法的艺术的方向而提升自己,而不只是满足于写字的技术。这就是这个讲座的缘起。

那么,在这个讲座中,我分为两个部分向大家报告。第一个部分,就是古代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精神。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去揣摩、鉴赏古代的碑帖,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练习,去临池。现在我们先说第一个部分,就是古代书法所蕴涵的艺术精神。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古代书法的艺术精神,那么我喜欢用“气”这个字。我们知道,“气”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关键的术语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使用很多跟气相关的词语。比如说气概、气质、气量、气节、气势、气度、气象、气派、气韵;换过来,就是大气、秀气、灵气、神气、元气、和气、才气、逸气、清气、文气,等等等等。我们在形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不同的“气”来展现出来的。中国书法更是如此,书法与“气”的内在相通性更紧密。刚才我举出的关于气的词,都可以形容不同的书法作品和书法风格。我们在看古代的著名的书法,便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有生气,有元气,有飘逸之气;而当我们自己在练习书法的时候,练习到一定的状态,就会感受到感受到我已经不是在写字,我是在运气。这种运气的感受是很明显,也很实在的。那麽,我们要说,这个“气”到底是什麽东西?我们怎样才能够对“气”本身有所理解,有所把握呢?应该说,“气”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相当的複杂,很难通过三言两语将气的各方面的义涵表示出来。但是,我在这里采取“截断众流”的方式,先给“气”下一个最根本、最直接的界定。那就是,“气”其实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天地、宇宙、人生的最真实的存在具有动态性。例如我们经常说的“大化流行”,这表示天地的真实的存在状态。大化流行就是“气”。我们也经常说道孟子的“浩然之气”的说法,这表示人的心灵、生命、本体作为存在本身,其所呈现出来的动态的、刚直的、充塞天地的气象。如果我们从真实的动态的存在这个角度来理解“气”,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把握到书法的艺术精神。

书法为什么能够跟气有内在的关系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师法天地自然的造化,而精心造成一个一个的字。所以汉字是以形为主的。形和象是相通的,而象又是和气相通的。气具有动态性、艺术性,那么写出来的一个一个的汉字,往往也就自然地蕴涵著动态性、艺术性,往往有气势,有气韵。所以东汉的蔡邕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九势》。《九势》的开篇就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又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从师法天地自然的形象而来的,任何的形象之物,都有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等的两面,阴阳两面相互交错,就形成形;而阴阳两面相互互动,就构成势。汉字的形是静的,但是汉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汉字与汉字之间,有著动态性的互动、流动的关系,这就是动的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书写的过程是动态性的,这种动态性的过程,就是气的流行的过程。气的流行有它自己的韵律、条理、始终。气势来的时候,阻也阻止不了;气势结束的时候,我们强迫它继续也强迫不了。我们就从这个气或者气势之中,可以看到书法本身的艺术精神。

正因为书法的艺术跟气有内在的关系,而气又是体现出真实的存在。那么,如果一个人,他善于写书法,而同时他的心灵,他的精神,是通于真实的存在的话。那么,他所写出来的书法,一笔一划之间,必定蕴涵著元气、生气、神气、大气。我们观赏先秦两汉时期的碑刻,比如石鼓文;以及一些新出土的简牍,比如郭店楚简、西北汉简,就很容易感受到古人在写字的时候的那种饱满淋漓、精神充润的元气,没有一笔是疲软的,没有一笔的呆板的,没有一笔是散乱的。虽然这是两千多年前所遗留下来的文字,虽然它们有些刻在石头上,接受日晒雨淋,很多笔画都有些看不清楚了,但是这些文字所蕴涵的气韵和气势,却往往生机勃勃、动人心魄、永不磨灭。这就是书法的气韵通于生命的真实、通于存在的真实的结果。而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心灵、生活、情趣,并不能扎根到真实的生命和存在之中,我们的心灵就成为没有根的游魂,并且跟日常的许多习气相结合,就成为浮浅的、轻佻的、刻薄的、散乱的心灵。人如果有这种心灵,即使他在书法的技法上学了很多,掌握很好,但最终写出来的书法,也是浮浅、轻佻、刻薄、散乱的。我们说,这些字也含有气,不过是名利之气、物欲之气,很难通到真实的生命与存在,那么也就离真正的书法之道还很远。

那么,怎样才可以转化这种不真实的气,成为真正的元气、大气、神气、生气呢?这就需要我们养德。我们在这里说的“德”,其实是一种广义的德,也就是一种来自生命的情感、涵养、操守、境界。养德就是培养我们的人格和品格,使得我们的德性最终通到真实的存在和生命的深处。这时候,养德就能够养气,所养出来的气,必定是通于真实的生命和存在的元气。所以,历代的大书法家,多半在人品上,在品格上,在道德上,是有口皆碑的。他们很少媚俗、媚名、媚势、媚利、媚权,他们多半是淡泊宁静,涵养有方的人。古人甚至认为,宁愿只有品德没有书法,也不要有书法而没有品德。宋代的蔡京、秦桧、宋高宗等人,书法都很好,但是古人因为他们在做人上面有问题,所以往往对他们评价不高甚至嗤之以鼻,这里面其实蕴涵著古人对于书法之道、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所以,弘一法师就说过,应该使得“字以人传”,而不应该“人以字传”。这是说,我们敬重这个人,因此爱屋及乌,敬重他的书法;而不应该反过来,如果我们提起一个人,只知道他是个书法家,而对他的其他方面并没有了解,那么,这在古人看来,那是很丢人的事情。这就是古人独特的书法观。就是说,我们观赏书法,不是要观赏书法本身,而是透过书法之形,感受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气、神、德。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古人的大书家,很多是不喜欢人们夸耀他们的书法,他们都将书法看得很低。反而那些不是大书法家的人,往往喜欢夸耀自己的书法。例如明代的大书法家黄道周,他就说过很有名的一段话。他说:“作书乃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安石之间,为雅好临池,声实俱掩。”意思是说,书法只是第七、第八等的事,不要集中精力弄这个事儿。王羲之的品格、风度、气象,可以说是在王导和谢安之间的,但是因为他喜欢书法,使得人们一听说王羲之,就只知道他的书法,这未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黄道周是为王羲之感到可惜的,其实只有大书法家才能为大书法家感到可惜。因此,如果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只知道它的形态和技巧的优美,而不能体会到当中所蕴含的风度、品德、神采、气韵,那么基本上就属于买椟还珠,很难领会到中国古代书法背后所蕴含的艺术精神。

所以,我总结一下,我个人所理解的古代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精神。这个艺术精神就是气。气体现出真实的生命、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生命、真实的存在具有动态性,这就体现出气韵和神采。而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书法家,那最根本的事情在于养气,养气的根本在于养德。只有通过养德,我们才能够通透到存在和生命最真实、最本源的地方,而这正是书法精神的源泉所在。而同样的道理,我们欣赏古代书法,懂得观赏的人,是不会满足于欣赏其中的技巧、形态、笔画之美,而且还会进一步领略当中所蕴含的气势、情采、风度、品德。历代以来,好的书法作品,要么是形和神都有的,要么是不特别重视形而特别能展现当中的神采和气韵的;但是我们绝不会认为一件只有形而没有神的书法是好的书法。有眼光的人看书法,一看就能够看出当中的气和神。所以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人问,这幅书法样子不好看,为什么古人都认为它好呢?这是因为,这幅书法是以气韵神采取胜的,而不是形状取胜的。这就是书法和写字的区别,艺术和技术的区别。

那么,具体地说,我们又该怎样,才能够具体的向著书法之道这个方向走呢?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对古代碑帖的揣摩和临习的事情。刚才说的是一个背景,一个大体,现在就要说具体的做法。其实,书法之道也是很平常的,不外乎多看、多练、多写、多学,有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急不来。天地之间,古往今来,书法之道是绝对没有速成的,我们也找不到一个通过速成的方法就可以成为书法大家的人。我们要通过一辈子工夫的滋润和琢磨,才能去做继承和创新的事业,才能栽培和凝聚出自己的书法风格。当然,因为各人的才质、性情、喜好、趣味千差万别,而历代的书法家对于学习书法也有不同的经验,所以对于如何练习书法,甚至如何临摹碑帖,都有见仁见智的书法,难以划一。因此在这里,我只是就著自己的粗浅的经验和教训,来作出分享。当然,我相信这当中也应该有一些普遍性的道理。我的分享包括几点:第一是多欣赏;第二是善临习;第三是定范围;第四是知用笔;第五是懂诀窍;第六是读书论;第七是能会通。那么,请允许我对这七大方面作具体的展开。

第一方面,多欣赏。所谓多欣赏,就是多关注、多接触古今各种书法作品。在大型的书店里面,在网页里面,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古代的书法碑帖,还有大量的新出土的先秦两汉的文字。我们多接触,多看,多翻书,在看书法的同时还看别人对这书法的评说。

逐渐积累三五年,就能够感受和体会到每个时期的书法都有一个大体的风格,甚至两种相近的书法,相差三五十年也大概可以分辨出来。如果看得多了,欣赏多了,久而久之,其中的道道,我也能言说一二。比如说,这书法“茂密雄浑”,那书法“遒媚兼备”,而不会仅仅说这书法“漂亮”,这书法“好看”。除了书店和网页上的之外,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应该利用一下各大博物馆。举我自己为例,我每到一个省会城市,最想去的必定是当地的省博物馆。因为里面往往有历代的书法、碑刻、拓本、甚至简牍文字。有机会多往博物馆去欣赏,去琢磨,我们除了可以发思古之幽情之外,还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碑帖拓本的真迹。这些真迹,我们只是看照片,只是看印刷出来的册子,都是隔了一层的。比如石头上的拓片,我们接触到拓本,就会看到每个字的笔画,它的抑扬顿挫,它的起承转合,就好像感受到写著书法的人正在写这些字一样。这和我们看书上,看网页上面的拓片,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有条件的朋友,我建议可以买上一两种、三四种清代、民国时期的拓本,自己琢磨琢磨。除非名家收藏过的拓片之外,现在的拓片市场也没有完全的失去理性,因为供求关系相对的平衡,在这几年当中,我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买一些。

刚才我建议要多往博物馆去跑,那麽有哪些博物馆可以推荐呢?根据我自己所见,上海博物馆、台北的故宫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山东曲阜孔府里面的汉魏南北朝名碑馆、西安的碑林,等等。这几个都是书法碑刻的重镇。大家有机会到这些地方,我建议去去这些地方欣赏琢磨。我们现代人在这个方面是很有眼福的,以前只能在大内深宫里面、收藏家私人手里看到的精品,现代都可能免费开放给所有人看。我记得自己读硕士的时候,一到周末,就自己一个人骑著自行车,从华东师大一直骑到上海博物馆,在书法馆里面看上大半天,精神上满足了,然后下午走到福州路,吃一笼小笼包,再骑自行车回去。不觉得累,觉得整个人很知足。我硕士的时候,逛上海博物馆大概有二三十次,这个经历对我培养书法的眼光,很有帮助。

除了逛博物馆之外,还有一个更妙的法门。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他自己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习书法有一个诀窍,就是他将他喜欢的古代碑帖拓本,挂在他的书房的墙壁上,他工作读书之余,一眼望去,就看得到这些书法。这就在无形之中,薰陶出很多东西。所以我受到启发,将自己的手机的屏幕,也换上自己喜欢的古代书法;也将自己的电脑桌面,换上我最喜欢的近代书法家沉曾植的一幅书法。我相信这样做对自己的书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我们欣赏书法多了,其实慢慢就会培养出一个眼光和眼界来。书法的眼光和眼界其实很重要。我们见过有眼光、有见识而写不好的;但从来没有、绝对没有写得好而没有眼光、见识的。眼光、眼界、见识可以带动书写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留意,多欣赏。

第二,善临习。除了看之外,还要自己动手练习。练习书法,古人叫临池。练习、临池贵在持之以恒。每天,或者每两天,都应该找时间亲近笔墨,练练,写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一定要多,而在于持续不断,不息不止。《中庸》里面就说过:“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悠远、高明的境界,其实都是从持之以恒,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就像一颗种子,从生根到发芽,我们感觉它很小;但是不知不觉地,过上一二十年,就逐渐地长成参天大树。就比如我们小时候,一天一天地看,也感觉不到长得很快;但是不知不觉地过上一二十年,我们已经成长成为大人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很平常的临习。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当可观的境界。

除了勤于临习之外,我们其实还需要善于临习。就是说,临习、练习书法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不过,这个方法又是因人而异的。我现在看来,书法其实并无定法。书法之法,是随著各人的才情、气质、偏好而定。但是,书法无定法,并不是没有法,而是有法但不能划一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书无定法,但要琢磨出适合自己的法。以往的书法家,往往是根据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来作分享,这是对的。但如果他们觉得天下的人都应该这样练习,那么就会有问题。这里面,我们可以对比近现代的康有为和潘伯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康有为和潘伯鹰都是近现代有名的书法家。我们先时说康有为的经验。康有为很反感别人说要将一碑一帖精临数千遍,终身临写不辍,然后才可以称得上掌握了书法的基础。他认为“吾之术,以能执笔、多见碑为务”。他指出要“碑临旬月,遍临百碑”才行。康有为是尊碑抑帖的,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守住一个碑,而是要不停地观摩和临习百千种,才慢慢找到路子。但后来的潘伯鹰就和康有为对著干,他说:“我们与康有为不同,只老老实实根据学书过程的必要,主张以约为基,以博为辅。具体说,即是在初学时,先选定一种切实学下去,作满了手的工夫,即临摹也。选定的这一种无论是碑也好帖也好,自己喜爱的也好,经过高明师友商定的也好。选定之后,便以此为看家的老本营,决心先写六七十变以至百遍;决心不更改。”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无论是康有为,还是潘伯鹰,都只是分享他们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各自的经验方法。但是,实际上,这确实是因人而异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什麽碑帖也不去认真练,不去认真临摹,就会成为书法名家的,比如现代的谢无量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自己没专一临过什么碑帖,但写出来就能够别具一格,率真自然,这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悟性和才情来写的。所以,练习书法其实没有一定的标准,别人的标准,其实只是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个人的性情和特点,去量身定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些比较一般的内容,是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无论是康有为,还是潘伯鹰,还是其他的书法家,其实都是要有所守的。也就是说,守住一种方向,甚至一种碑帖风格,从中汲取营养。书无定法,但是书有方有法。不可能将不同的方,不同的法,杂糅在一起。这样是很难有所成就的。我个人也有这样的教训,所以请引以为戒。我们还是举康有为为例。尽管康有为临写各种各样的碑,但是他所临的碑其实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他“尊碑”、“本汉”。就是说,他喜欢碑不太喜欢帖;他以汉代的碑刻书法为根本,上溯石鼓文,下逮南北朝。这就是他自己所喜欢的范围。同时,在这个范围之中,康有为对于《石门铭》更是精熟,他的书法的取势、用笔,其实都是从《石门铭》这块碑中变化出来的。尽管他可能不特别精心去临《石门铭》,但是他喜欢《石门铭》,从中不断琢磨出笔法、笔意、笔势,从而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说,我们很难(同时也不必)通过一种方法、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个人遵循,但是每个人的性情爱好是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的,而不是非常任意混乱的选择。所以,我们不但要勤于练习,而且也要善于练习。我们各人都应该琢磨一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范围。

这就引出第三点,定范围。虽然书无定法,但是因为个人的风格、性情的取向是有一定的方向的,不可以今天是一种风格、性情,明天又是另外一种风格、性情。因此,我们可以和理应寻找一个书法史的阶段,作为自己所心仪的风格取向。让这个阶段的碑帖和书法,与自己的性情相互涵养、相互滋润,有所定位,将来自然就可以达到书法上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或甲骨、或钟鼎、或石鼓、或楚简、或秦隶、或汉初、或汉魏、或魏晋、或北魏、或北周、或初唐、或盛唐,随人之心意而变。但人总要有一个范围。

那么,如果要问我,初学书法应该从哪一个阶段进入?如果你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那么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现在还比较茫然的话,我建议要从唐朝之前的学起。为什么呢,因为唐朝的楷书,法度严谨,很是耐看;但是正因为唐朝楷书法度太森严了,所以不善于学唐楷的人,就很容易被它所套住了。被套住之后,我们的笔只能在这个套之中转动一下,而不能游刃有馀,同时也不能自己融会贯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学欧阳询的人,学颜真卿的人,学柳公权的人,特别是学柳公权、柳家“元和脚”的人,往往很难摆脱里面的窠臼和架构,加上心思和悟性不活,不能追溯源头,加以融通,那么很多人一辈子学唐楷,就变成唐楷的奴隶,这样就永远提升不到真正的书法的水平。很多人在教初学者学书法的时候,往往强制性的要求先学唐人楷书,其实这样很容易弄坏一大堆人。应该说,如果有人很喜欢唐楷,那么就让他学;如果有人一开始比较茫然,那最好建议学唐代之前的。所以,我建议学书法的范围,可以在放在唐代之前的一个阶段。

唐代之前有好几个书法的阶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范围。这也是不能通过一个标准去要求任何人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喜欢的风格。有时候,这也是相互选择的一个过程。选择有时候也是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的。比如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一个教训。我选择了很多年,尝试过临摹不同的阶段的作品,最后发现尽管可能我喜欢它,它也不一定喜欢让我喜欢它。那么,真过没多久,我对它的喜欢也就厌倦了,而喜欢过别的碑帖。而这个曾经被我喜欢过的碑帖,也不会因为我喜欢别的碑帖,而对我有什么留恋。这就是相互选择的意思。我自己也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在最近一两年,定格在汉魏时代。严格地说,是从东汉后期到三国时期,这一百多年时间中。我在这个阶段中汲取营养。这个时代的书法风格有一个大体的方向,与我自己的性情有相通之处。我一看到这个时代的书法文字,就感觉很喜欢;我相信它们知道我喜欢它们,它们也相当的喜欢。我想这就是真正的选择。而在这个大方向之下,现在已经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供自己去玩味。例如有汉碑和曹魏的碑,其中的《郙阁颂》、《西狭颂》、《张迁碑》、《鲜于璜碑》、《范式碑》、《禅国山碑》、《天发神谶碑》等等,都是其中的精品,十分值得琢磨和玩味。除了碑之外,现在很出土了相当多的墨迹。比如西北的汉简,马圈湾汉简、敦煌汉简、肩水金关汉简,还有后来的楼兰文书,等等,都有相当多的汉魏时期的墨迹,可以开出无限法门,可供琢磨体会。所以,如果我从这里面不断的琢磨,相信可以琢磨出很多道道来,化为自己的临池和创作的营养。

所以,我建议有心于书法的朋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情特点,将自己的书法的渊源,追溯到其中一个时期,并且以这个时期为基础,辐射到其他的方面。相信这样不但可以打好基本功,而且很快就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第四点,知用笔。除了定位好自己的研习的范围之外,还需要懂得怎样去跟毛笔相处。我们知道,书法可以有硬笔书法,也可以有软笔书法。刻在龟壳上面的甲骨文,其实是硬笔书法。但后来发明了毛笔之后,古人展示出来的都是软笔书法。我们如果要学好书法,那么非要掌握好毛笔的特点不可。掌握毛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执笔法,历代的执笔法很多,有些是比较出格的,比如苏东坡就不认为执笔有什么定法,他自己也只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执笔,写出来的字很流,很滑,很扁,所以黄庭坚就揶揄苏东坡说他的字是“石压蛤蟆”。现在看来,我们执笔也不能像苏东坡那么任性,而应该以五字执笔法为中道。对于五字执笔法,我们可以参照很多的相关说明,这个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掌握毛笔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感受毛笔的特点是“软”。“软”就是有弹性,有顿挫,有来回,我们就需要注意毛笔的这个顿挫来回的特点。去感受毛笔的软。这个很重要。所以蔡邕就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软,才能有变化错综的神采和气韵出来。现代人习惯用硬笔写字,往往一笔带过,而不能体现出软笔的那种感觉。我之前也有这样的一个毛病。而后来,我练习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就会发现不是我在写毛笔,而是我感受到毛笔在写,毛笔想写。我写字的时候,是顺著毛笔自己所喜欢怎样写,那就去怎样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毛笔也是有自己喜欢怎样去用它,不喜欢怎样去折磨它这样的特点的。如果我们顺著它喜欢的方向,而避免它不喜欢的方向,那么它就会很欢喜,欢喜之后怎样呢,就会通过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来报答你。其实,泡茶也是。好的茶叶也是喜欢别人用它喜欢的水,喜欢的温度去泡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握毛笔的这个特点呢?其实不外乎多写,多体会,多感受。就比如交朋友,我们只有长期和自己的朋友交往,才能知道他的性情和爱好。时间长了,建立很长的友谊,经得起风雨,那么就有相互信任的保障。和毛笔打交道也同样如此。这就是我要分享的第四点,知用笔。

第五点,懂诀窍。诀窍,就是有一些写字的过程中的方法和取向,是比较关键的。这些关键的方法和取向,是临习和观赏书法的过程中的不二法门。根据我自己的粗浅的经验,这些诀窍包括:知源流;顺笔势;宁硬毋软;宁拙毋巧;宁涩毋滑;宁缓勿急。知源流,就是我们在练习一个书家的法帖、一种书法风格的时候,除了打好这当中的基础之外,还需要懂得这个书法它的渊源何在,同时再琢磨、临写它的源头的东西。比如,我们有心去练习王羲之的书法。如果我们只是临王羲之的法帖、墨迹,那麽其实很不够。我们由此很容易只是得到王体的形而没有神,等而下之的,就临写成为一种“馆阁体”,缺乏提升的空间。其实,临王羲之有一个诀窍,就是顺带著临汉人的隶书。因为王羲之是从隶书之中变化出来的,我们如果不懂得源流,那么就不能把握源头,就很难通到真正的书法之道上面去。以此类推,我们如果临汉人的隶书,我们也理应在这个过程中,顺带著琢磨一下更早的篆书。这就是知源流的诀窍。顺笔势,这是说,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要顺著用笔的顺序和气势,一往而下,中间不能有一笔一画逆反过来,形成梗阻之势。还是蔡邕说得好,他说写字的形和势要“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字与字,笔画与笔画之间需要相互呼应,同时也需要顺势而行,不能写成一盘散沙。这既是顺笔势的意思。宁硬勿软,就是说笔力宁愿偏硬,也不要偏软。硬就有骨,软就立不起来。毛笔是软的,但是软的毛笔如果掌握得好,其实能够形成外柔内刚的风格。王羲之的书法就有这个特点,外表清新流丽,内在则相当的有力、雄浑、遒劲。卫夫人说:“多骨丰筋者圣,无骨无筋者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反过来,内柔外刚,或者内外皆软,那麽确实无甚可观之处。宁拙勿巧与宁涩毋滑大概有相近之处,首先要拙、涩,才能体现出心灵的直率的性情,如果一上手就是滑、流、巧,多有逞心机、无根本之嫌,非初学之所可取法者。宁缓勿急,缓缓地写,感受毛笔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内涵和道道。一上手不宜写快,写得快的话,里面的来回、顿挫的脉动就不能体现出来。但是,写熟了之后,写得快则另当别论。我想写书法的诀窍,大概可以有这些方面。

第六,读书论。所谓读书论,就是阅读一些论述书法的重要著作。读书论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书法的方式。当我们写到一定的程度的话,那么就会发现论述书法的书蛮重要的。读这些书论,可以与自己的临池相互滋润、相得益彰。当然,不同的书论在观点上尽可以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读得多了,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基础,便能够善于汲取其中的营养,为我所用。比较重要的书论有: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姜夔《续书谱》、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南碑北帖论》、包世臣《艺舟双楫》、刘熙载《艺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最后一点,能会通。临池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便会发现融会贯通很重要。善于会通的人,才能更上一层楼,对于书法艺术、书法之道,善能登堂入室。古代以来,在书法上,我们有碑和帖的区别、不同的字体的区别、古和今的区别。善学者,能够将这些区别融成一炉。比如碑和帖的区别。古代以来,一般将书法墨迹真笔(如书札等)称作帖;刻在碑上的称作碑。宋、元、明人重视帖。但清代以来,特别是道光之后,因为金石学等学术的盛行,加之传统的帖学日渐式微,因此碑学得以中兴。康有为曾经说:“迄于咸、同,碑学大盛,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后人遂分碑学和帖学两派,彼此轩轾,其实大可不必。无论是碑还是帖,其实只是形式。如果我们能够取精用弘,心造自得,则无论碑帖,皆可取法,融为一炉。字体与字体之间的区别也是这样。我们有行、楷、草、篆、隶的区别。但我们不能只是守住其中的一种字体。如果能够会通,楷书带隶意,隶书带篆意,那么这书法的艺术境界就不一样了。古今也是如此。我们学古,以古为法,在这个基础上也要知今,换言之,就是揣摩和继承近现代的大书家的风格。近人伊秉绶、沈曾植、吴昌硕、马一浮等,都有可观之处,我们也应该多些揣摩,以化为自己的营养。

希望这次讲座的粗浅的见解,能够对各位师友略有助益,并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主讲简介:

刘乐恒,广东东莞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2010),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2013)。曾访问多伦多大学东亚系(2010),并在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讲授中国哲学课程(2013)。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现代新儒学

宋明理学

开设课程

中国哲学史

四书研读

国学通论

中国哲学原著导读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

“马一浮六艺论新诠”,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