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宋朝是一个中华文化绚烂「山水文化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方法」

时间:2022-12-25 08:53:07 来源:监匠司

大家好,宋朝是一个中华文化绚烂「山水文化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着外界战争纷乱,阿富汗与美国的冲突终于又爆发了。十分庆幸,自己身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宋代吗?49图了解宋代审美文化,看完羡慕令人向往的中国宋朝。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先生言:“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美学家蒋勋(1947- )言:“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领先世界一千年,而一个时代只有真正的强大与自信,才敢以简约示人。”

无论从历史学家角度、还是美学家立场,他们对宋朝的美学文化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纵观历史,似乎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

如今,宋代貌似已不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而是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那么,宋代的审美文化是怎样的?


一、从熙攘人流(1569位鲜活人物)中感受宋代休闲式、生活化的审美文化


宋代审美是艺术走向生活的,形成令人令人向往的市民美学。

打开宋代审美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用精制笔墨描绘宋朝生活图景的《清明上河图》,它堪称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

(大图欣赏)


都说宋朝“雅俗共赏”,其实那个朝代所谓的“俗”对立的是宫廷贵族的“雅”;出现在宋朝市井生活中的每一件“俗事”,如今却都是我们“雅”的范畴。的每一件“俗事”,如今却都是我们“雅”的范畴。


从《清明上河图》,我们便可窥探到宋代休闲娱乐的生活美学文化。宋代经济、商业的高度发展,充实了市民的娱乐,各种瓦肆技艺应运而生,瓦肆即瓦舍,是市民文化娱乐的固定场所,每个瓦舍划有专供表演的圈子,称为“勾栏”。

▲从画布热闹的市区街道可见店铺林立,茶楼、酒肆、青楼妓院、点心铺等百肆杂陈,众多勾栏里上演着形式不一的文艺节目,如杂技、说唱、蹴鞠等。


市井俚俗的下里巴人之调,已与文人士大夫的阳春白雪之曲分庭抗礼,并呈现出酣畅淋漓的市井美学风采。

▲这些在市井中从事“官妓”、“声妓”、“艺妓”、“商妓”等娱乐业的女子,几乎为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歌、诗、词、曲样样精通的、买艺不买身的奇女子,深得官宦文人的青睐。


图画热闹非凡的景象,从文人士大夫等贵族到民间老百姓,社会各个阶层都纵身于市井风情,肆享瓦肆风韵;可见,宋代审美是休闲的、自由的、生活化的。


二、当饮茶成为全民风尚,“大道至简”的宋瓷审美达到艺术巅峰

“大道至简”,宋人对于物的审美原则;宋人在审美上提倡自由、极简之风,他们自由得内敛,自由得沉稳;宋人大改盛唐的汪洋恣肆,由波澜壮阔转为清波容与。

宋代瓷器审美特征表现在极为简练的线条、器形,美在极为纯净的单色釉;或素青、或素黑、或素白……自然朴素中透露着典雅、厚重而内敛。

宋瓷·白釉

▲北宋 定窑划花八棱大盌。2014年4月8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

约1.2亿RMB落锤。


▲北宋 定窑白釉扣口弦纹三足奁式炉。2017年10月3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约 1538万 RMB落锤。

▲北宋 定窑白釉盏托。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瓷·天青釉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2017年10月3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约 2.5亿RMB落锤。

▲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故宫博物院藏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故宫博物院藏

宋瓷·青白釉


宋瓷·黑釉



▲北宋 磁州窑黑地刻白花牡丹莲纹梅瓶。2017年4月5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约 53万RMB落锤。


除单色白釉、天青釉、黑釉、青白釉,宋瓷釉色还有梅子青、粉青、橄榄青等……其单色釉简约而不简单。宋瓷精妙纯熟的制作技艺以及宋人独创审美文化,让宋瓷成为古代瓷器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顶峰。


三、“逸”“远”“生意”的宋画审美,尽显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宋画的美学思想,重神韵而轻形似,在作品中更加注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表现自我的哲学思想。

宋代之前的画主要以人物画像为主,且多为宗教题材;而至宋代,宋人世俗生活皆可入画,逐渐淡化画作的教化功能,凸显宋画的生活气息、赏悦性质。

▼唐 周昉(生卒年不详)《挥扇仕女图卷》

宋画主题从人物转为山水、花鸟;色彩从浓艳趋于水墨;境界从缛丽转为空灵,技法从晕染转为流动的线条;纵观宋代名画,便可感知宋画简约而含蓄、真实而境远。


宋画之“逸”,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追求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从“传神写 照”、“以形媚道”的美学追求转向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逸,即得之自然、造画再现自然、表达自然,是创者内心迥异流俗、自由心态的情怀流露。


▼北宋 王希孟(1096-?)《千里江山图卷》

宋画之“远”,即“韵”,韵即能远,远即会韵,“韵”为宋代艺术审美的最高范畴。


宋画之表达“韵”,通过“远”的构图方法,在有限的卷轴上展现远近高低不同的境界,凸显画作内容的赏悦性,画作的自然意韵油然而生。


▼北宋 郭熙(1023-约1085)《窠石平远图轴》

宋画之“生意”,即画作是否充满生命活力。“有无生意”,已经成了评判画家作品水平高低、真伪的重要标准。正如刘墨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所言:“一花一鸟、一点一线、一弦一音,皆充满了生香活意。”


▼宋 赵佶(1082-1135)《芙蓉锦鸡图轴》

无论是“逸”、“远”、“生意”都离不开自然之韵,生活之态,境界之意,宋画审美上追求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

四、千古传唱的宋词之美,由内而外散发着自由、情趣、生活的向往

美学大师王国维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 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诗词歌赋风格深受朝代背景影响,词在宋代走向成熟并走向巅峰。


“靖康之变”促使时代的审美风气发生陡转,从粉饰太平、家国天下的唐风转为以生活化、情趣化、自由化为主的宋词。


从李后主、温庭筠、欧阳修、柳永、苏轼、李清照、姜夔到纳兰性德,品味一番。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的宋词,尽显雅俗之美、抒情之美、音韵之美、色彩之美……

▲李煜(937-978),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徐州人,艺术上成就大于政绩,获誉为“词圣”、“千古词帝”,其作品千古流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 “赵干江行初雪图”首题南唐李煜;“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宋赵佶题。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贺新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念奴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无论是李后主、辛弃疾、还是苏轼、李清照都是通过情景的描述,直抒胸意,将内心或面向生活、或面向妻子、或面向人生的情感表达出来。


宋词审美较之唐诗,更取材于生活,抒情大于叙事、凸显心境、易理解;且各词人尊崇本心原则在创作方式、表现手法推陈出新。可见,宋词之美与瓷器、休闲文化、宋画等均离不开生活,意在表现生活之美。


五、“字如其人”宋四家书法如何欣赏?

其实,宋代的审美在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是相通的,在书法美学理论上,与宋瓷、宋画等一样讲究线条、文艺韵味、意境、情趣;


无论是宋四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还是独领风骚的宋徽宗“瘦金体”无不遵循着“韵外之致力、意在笔先”的宋代“尚意”书风;宋代书法整体上重行草、崇流美,可见其所表现的是一种倾向自我、自由的审美追求。


开创宋代“尚意书风”的便是苏东坡,其书法造诣深厚,用笔厚重劲健、妙笔藏锋之美;笔势欹斜的清逸洒脱、神气横溢。


▲ 北宋 苏轼(1037-1101)《黄州寒食帖》


而从米芾书法杰作《苦溪诗卷》《蜀素帖》中,其书法不为法囿,下笔不拘一格、奇纵变幻,行文干净利落、痛快淋漓。



黄庭坚书法亦独树一格,最突出成就为行草书。用笔“善藏锋、巧顿挫”,书法气势宏伟。

▲北宋 黄庭坚(1045-1105)《松风阁诗》


蔡襄为“宋四家”最为年长者,其书艺高深。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浑厚端庄,佳作《行书尺牍》流传至今。


▲北宋 蔡襄(1012-1067)《虹县帖》


除“宋四家”外,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北宋 赵佶《闰中秋月诗》


瘦金体笔迹瘦劲,藏锋、露锋、提顿等行文有迹、线条明朗,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世人称赵佶瘦金书 “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有名的有《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


宋代插花,何为不美事?

在宋代,插花是“宋代四艺”的一部分,更是“花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而然“赏心乐事”。

插花艺术发展到南宋,不仅是上层社会中的风雅之事,更普及于一般市井,甚至演变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闲事,还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

宋 佚名 人物图(局部) 台北故宫藏

在宋代,花与风雅的宋代文人生活极为密切。在重文抑武的大背景下,文人的生活是惬意的(在战乱来临之前),他们携酒吟诗,对花赏;焚香弹琴,观花赋。

欧阳修在《示谢道人种花诗》道:

“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花开”

便充分地道出文人对于酒、对于花的态度。

(传)宋 华春富贵图轴 台北故宫藏 右:元 至正型青花象耳瓶 英国原大维德基金会藏

宋人插花、讲究花的美学、讲究花器,可谓一大学问。一花配一器,一花一场景。(宋代插花及花器、下期讲解)

宋 李公麟(传) 维摩演教图卷 北京故宫藏


宋 赵佶 ( 传 ) 听琴图 北京故宫藏

宋 李嵩 花篮 台北故宫藏


总而言之:

在宋人审美视角里,艺术是要走向生活的。宋人审美意识中的生活化、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展现无不体现出中国宋代美学的精致典雅,无不将宋代美学走向巅峰。


更多宋文化,待探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