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一轮复习 · 高考议论文结构分析」

时间:2022-12-26 15:25:23 来源:老谢语文堂

大家好,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一轮复习 · 高考议论文结构分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怎样布局谋篇——议论文结构例析

一、关于文章的结构

如果把审题立意当做作文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布局谋篇,也就是思考怎么结构文章了,一般把这一思维的过程叫做构思,写成文章就是结构。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来说,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则是解决“言之有序”——内容承接转换的方法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作文就是结构。

一篇文章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

①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

②逻辑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会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二、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类型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有人称之为“总——分——总”的框架结构。

按本论部分论证的情况分,议论文的结构主要有:

①并列结构(横向展开议论);

②层进结构(纵向展开议论);

③对照结构(正反对照议论)。

(一)并列式结构——横向展开议论

就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引论:提出论点

论据① +分析论证

1.论据并列式 本轮:证明论点 论据② +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 +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引论:提出论点--思考出成果

论据①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思考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例如:说“思” 本论 论据② 瓦特观察烧开水思考发现发明蒸汽机 并列

论据③ 马克思观察商品交换思考发表剩余价值学说

结论:凡事多思考,人生放异彩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2.论点并列式 本论:证明中心论点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照应全文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心存美好,人间将会充满快乐和谐。

分论点① 心存乐观,保持良好心态

例:心存美好 本论 分论点② 心存宽容,化干戈为玉帛 并列

分论点③ 心存爱心,世界更加美好

结论:世界是美好的,人心是美好的,让美好长留人间。

运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应注意:

1.并列式结构,即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

2.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3.分论点的数量一般为二三个,分论点排列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按人的认识规律来排。

4.分论点作为每段的中心句应放在段首。

5.有的并列结构有外部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其一”“其二”等 。

(二)层进式结构——纵向展开议论

层进式结构就是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论: 是什么(指明问题实质或提出论点)

为什么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层进式结构

本论 怎么样 (指出危害或重要意义) 逐层递进

怎么办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论: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引论:先揭示幸福的含义,再提出论点——幸福是需要寻找的 ——

是什么只有寻找才知幸福来之不易

环环相扣

例:寻找幸福 知道来之不易才会倍加珍惜

为什么 层次深入

本论 珍惜幸福就是珍惜爱护生命 步步推进

要获得幸福就要珍惜所拥有的—

怎么办

结论:寻找幸福很重要。总结全文。

运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应注意:

1.如果说横向议论(并列式结构)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么,纵向议论(层进式结构)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2.层进式结构展开议论,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或由表及理,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不合逻辑。

3.纵向展开议论和横向展开议论可以结合运用,从全文看有的文章是并列结构,某些段落又是递进关系;反之,有的文章是递进结构,某些段落又是并列的。


(三)对照式结构

1.对照式,亦称对比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以后,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议论,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对照式结构由“点”“正”“反”“深”“联”“结”六个部分组成。

引论:点——点出中心论点

正——正面提出论点 正面举例论证

对照式结构 本论 反——反面提出论点 反面举例论证

深——深入挖掘实质、原因、意义、方法等

联——联系现实,增强文章的时代气息

结论:结——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2.对照式结构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否则就不能形成对照。应侧重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另一个方面起烘托。陪衬作用。

②为了使文章条理清晰,正反两个方面议论引起的段落的段首,一般有正反两个分论点。

③“深“联”两个部分一般都单独成段。

3.对照式结构的优点和不足:

对照式的优点是:①能够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②能够揭示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论危害,进行辩证分析;③能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

对照式的不足是:章法布局要求严格,各部分的字数要控制得当,容易出现结构失调的现象。对照式结构逻辑性强,但形式上较松散。补救办法是在正反两方面设置正反分论点。

三、“起承转合”式结构

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一个术语。清朝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云:“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

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

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

这四字是对文章章法的总括。

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就必须训练自己文章的构思方法,特别是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看看自己哪个部分做不到位,就必须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很多同学起题太慢,没有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承题不明显,没有针对材料或者话题进行议论以表明自己的看法。转题最重要,可是几乎没有,老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引申联想,也没有借题发挥,更没有亮出对比性的材料或者例子以证明话题之是与非——好象在传东西,你从上一个人手中接过来,也没有看清楚,就马上传给下一位了,我们看不出你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结题虽有,但不精练,不深刻,没有起到应有的强调的作用。

因此,高中生有必要认真了解一下起承转合式的文章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有其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起”有不同的“起”法:有的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有的只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心论点不在开头的某一具体语句,而是包含在论题之中,需要概括、提炼。

“承”也有不同的“承”法:有紧承上文正面论述的“正承”,也有紧承上文反面论述的“反承”;有作为“起”与“转”之间过渡的“短承”,也有作为全文重要论证部分的“长承”。

“转”也有不同的“转”法。“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承”。上文是“正承”,下文则“反转”,上文是“反承”下文则“正转”。上文是“正承”,下文还可以“进转”。上文是“短承”下文也可以“长转”,重在下文;上文是“长转”,下文则“短转”或“不转”,重在上文。

“合”也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不同,或重在理论,或重在实践。就“承”和“转”的性质而论,大致有如下几种变式:

(1)起——正承——反转——合

(2)起——正承——进转——合

(3)起——反承——正转——合

关于“过渡”

为保持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

过渡犹如桥梁,它把两个不同的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过渡,才使行文畅达,全文浑然一体,让读者的思路能够顺利地由前一层次转入到后一层次,而不致感到突兀、费解。

许多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联系本来就很紧密,不加过渡性的词、句、段,转折的意思也很清楚,这叫自然过渡。但也有不少文章由于层次或段落之间意思上的转折较多或较大,只有加上过渡性的词、句、段,衔接才自然。写议论文过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材料而引出观点需要过渡。

2.由“承”到“转” 需要过渡。

3.由一个论据到另一个论据需要过渡。

4.由正面道反面需要过渡。

5.由“转”到“合”需要过渡。

过渡的基本方式是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如果前后两个层次的内容都较复杂,层次之间的转折又很大,一般要用过渡段把它们连接起来。有时也可以用一两句话放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来过渡。如果意思转折不大,就可用一些关联词语,如“既然”将来”、“虽然”、“但是”等来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篇“起承转合”和“过渡”非常好的范文,以便加深理解。

范文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一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起)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过渡段,正承)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过渡)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正转)

④不仅如此。(过渡)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进转)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过渡)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进转)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过渡)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一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过渡)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巴黎的《前进报》,《德意志一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进转)

⑧正因为这样,(过渡)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反转)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合)

简析: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正承——正转——进转——进转——进转——反转——合


范文2: 我心有主

曾在《元史》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许衡尝暑中行路,渴甚,道旁有梨,众争取啖,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主而取之不可也。’或曰:‘此梨无主。’曰:‘此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许衡“我心有主”的故事。(概述材料,起题)

也许有人会笑许衡“迂腐”,(过渡)但“我心有主”却正意味着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承题,亮出观点)

遥看古今中外,能人贤士无一不“我心有主” 。(过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司马迁的勇于直谏最终使他遭受到人生最大的一次变故——受宫刑。在那样一个年代,这不仅是其肉体上的极大摧残,更是对其人格尊严的一种践踏。但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就因为他的心“有主”。你似乎可以看到北风呼啸的夜里,一位中年男子正托着他那与其年龄极不相符,极度虚弱的身体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创作。也许正是因为司马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使《史记》流芳百世。(正转一)

“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伟大的文学家屈原也同样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过渡)希望能够在官场上有作为,使楚国能在诸侯中称雄。但天不如人愿,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屈原处处受到排挤,屡次遭到陷害,心灰意冷的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能含恨投汩罗江葬身鱼腹之中。“其心有主”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正转二)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转三,略写)

历史上也有“心无主”之徒。(过渡)明末抗清将领洪成畴,在兵败被俘之后,虽一度保持宁死不屈,不畏严刑的硬汉形象。但在孝庄的温情跟前,他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最终,他对清朝俯首称臣,成了“亡国贱俘”一般的叛徒,最后,身败名裂,为后人所耻笑。这难道不是“其心无主”所致吗?(反转一)

然而十分可惜,“我心无主”之人今天还是大有人在的。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绕城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广利,2007年至2008年间,先后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1320万元,单独或伙同他人贪污公共财物4352、1万元,挪用公款6233、3万元,被判处死刑。其利令智昏之举令人瞠目结舌。张广利之流他们或当高官,或处高位,本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一旦“我心无主”,就变成了国家的蛀虫,人民的公敌,何其可惜乃尔!(反转二)

“我心有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更是人生的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要做到“我心有主”,必须摒私欲,存公理,光明磊落,正直善良,志存高远,忠心为国。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人。(合)

简析: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正承——正转——反转——反转——合


范文3: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题) 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正承) 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过渡)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正转一)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是多面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立场角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朵玫瑰,画家看色彩和构图,哲学家必定要用“默默无闻”的价值观来赞叹一番,而商人肯定考虑花的销路和利润。不怪他们,只因花儿有形状色彩,有内在气质,有市场需求,所以尊重个性应在情理之中。(正转二) 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内容是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楼的高度,其答案有几十种之多。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个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阶段,上海有个叫韩寒的中学生,文学才情极佳,为了能有更深的发展,他毅然冲破各种阻挠,决定退学搞创作。我想,只要他能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这种文学才华和鲜明个性的结合,说不定能给中国未来文坛树立一座丰碑。(正转三) 反之,(过渡)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还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正如一位哲人说:在船上,如果众人都站在一边肯定不是好事,在社会上亦如此。(反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容纳生命的个性。(合)

简析: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正承——正转——正转——正转——反转——合

开头从一位作家的话引起,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是“起”。接着对“几何图形”的选择、玫瑰园、下雨三种现象进行初议,证明观点,这是“承”。下面“转”说开去,由上文面的议论转入“点”的议论,一是自然界的玫瑰,二是素质教育,侧重谈对韩寒的看法,比之上文,这是由面及点的推进式深“转”。再接下去用“反之”承上启下,说扼杀个性的危害,这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的反转。有了这部分,内容就深刻、丰富多了。最后一节是合,结束全文,再次强调论点。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