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徐冰谈艺术「艺术是一种信仰」

时间:2022-12-31 17:09:13 来源:空艺术

大家好,徐冰谈艺术「艺术是一种信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呈现过的两卷徐冰《天书》

徐冰《天书》(1987-1991)呈现于2007

徐冰《天书》(1987-1991)呈现于2018

编者按:《天书》不仅是徐冰艺术源泉的开始,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重要的一件杰作。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07年的开馆展览“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由费大为策划)上,《天书》被置于展览入口处甬道处,作为展览的启幕之作。11年后的2018年,正在UCCA呈现的徐冰个展“思想与方法”中,《天书》被再次置于同样的位置上。

再次踏入徐冰的展览,还是会为其数量蔚为可观、类型涵盖宽广的艺术实践所震撼,他的创作映照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文化(艺术)作为自观的镜子所反映出的问题,以一种传承的、批判的、开放的姿态,完成了一个中国时代文化自信的“书写”。

今天再看徐冰老师的创作,仍能感受到艺术携带着民族的文化因子具有的视觉凝聚力,大到铺天盖地、成规模的《天书》,小到印章上一笔笔细密的凿痕。

徐冰于北京大兴采育乡古籍印制厂制作《天书》,1988年

徐冰的艺术创作一直在多条不同线索上交叉进行,从对文化、语言及传统知识体系的研究,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纽约后开始关注的跨文化与全球化议题,再到本世纪对于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新现象的探讨,他始终专注于寻找新的艺术方法以回应新问题,也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的构成。

徐冰《魔毯》2006 粗羊毛手工地毯 600 x 600 cm(写就的新英文为:belief)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回望徐冰至今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他对于艺术理想、生命理想的答案,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艺术为何?

——艺术为人民

何为艺术?

——艺术即信仰

在UCCA大堂呈现的作品《艺术为人民》

“思想与方法”是艺术家观念思维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方法,展览从徐冰高中没有毕业时的作品,到刚刚完成的电影《蜻蜓之眼》,几乎涵盖了徐冰以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形式的六十余件作品的全部创作。

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以及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并用“艺术的方式”提示出来。所以才构成了可出售的价值,才能形成交换链。徐冰认为,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他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一直这样去工作的。

70、80年代

“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现场

从1974年到1977年,因“上山下乡”政策,徐冰于北大附中毕业之后被派往北京郊区太行山深处的延庆县花盆公社插队务农。在这期间,他与同行的知识青年利用工余时间,参与了大量群众文艺普及活动,其中手工油印刊物《烂漫山花》就是当时的成果。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对于汉字间架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涵义的认识,而乡村民俗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土壤。

《烂漫山花》,1975–1977,手工油印刊物,46×30×2.75cm(合页)。图片由徐冰工作室提供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徐冰创作了以《碎玉集》(1977-1983)为总题的袖珍木刻版画,也许是刚刚经历文革,袖珍木刻版画的质朴真切被受到格外的重视,其作品《五个复数系列》(1987-1988)具有突破性的实验特质。这些早期的尝试和探索为艺术家其后更具观念性特征的艺术创作做了准备。

徐冰,《碎玉集》,1977–1983,纸本木刻版画,多种尺寸。图片由徐冰工作室提供

90年代

“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现场

我们这代人工作思想方法的核心是那个年代的,从父母和周围人接人待物的方法中,从毛的思想中,这些东西深藏顽固,以至于后来的任何理论都要让步三分,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新思想的涌入、讨论和吸收,对我来说又只是一轮形式上的在场,思维中已被占领的部分很难被别的东西挤走。

——徐冰

“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现场

九十年代初期,徐冰移居美国纽约。艺术家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了短兵相接式的交流,同时对当代艺术的瓶颈有所反思,试图借助人类之外的能量,与动物进行“合作”。徐冰试图摆脱自身所背负的文化重负,并为融入西方做了一系列概念艺术尝试。

在《A, B, C…》(1991)与《后约全书》(1992-1993)等作品中,不同语言之间看似合乎逻辑的转译过程,与最终呈现出的不合逻辑的怪诞与荒谬结果,展示了艺术家面对全新文化语境的陌生与隔阂之感;《英文方块字书法》系列(1994至今)则进一步将英文以汉字书法的形式进行重构,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同样暗含了初至纽约的艺术家对语言交流本质的思考,却也似乎在中西方之间达成一种和解关系,在呈现出中西方文化基因嫁接与融合的奇异面貌的同时,将人们旧有的知识概念逼入了一种失去判断支点的境地。

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字母设计手稿》,纸、墨(共14张),48×31.5cm,1994年

《鬼打墙》是徐冰1990年赴美之前创作的最后一件大型作品,随后在美国首次展出。这个“漂洋过海”的过程更丰富了这件作品的内涵。徐冰曾回忆道,“这东西的出现,把保守的美国版画界吓了一跳,这么大的版画没见过。”而去到美国之后,徐冰也开启了他艺术创作的另一个篇章。

2000年前后

“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现场

2000年前后,徐冰的创作开始关注更广泛而切身的当下现实。《烟草计划》(2000至今)以烟草为切入点,以近似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反思历史与现实、国际资本、文化渗透、全球劳动力市场等问题;《何处惹尘埃》(2004至今)则从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出发,探索精神能量与物质能量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人类利益与政治关系。

同样关注语言本身的《地书》(2003-2014)敏锐地捕捉到彼时互联网语言和图像文字方兴未艾的趋势,在传统语言之外进行探索,检视人类文化交流的内在逻辑。2007年,回到中国的徐冰被疾速变异的中国现实驱动,创作了一系列新作品。《芥子园山水卷》(2010)、《汉字的性格》(2012)、《文字写生》(2013)等作品则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对汉字与中国文化性格以及当今中国为何呈现出如此面貌等问题进行反观。

徐冰《凤凰》,建筑垃圾、发光二极管,2007-2010年

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国和它旺盛的城市化发展现实催生了大型装置《凤凰》(2008-2013),作品背后的资本、作品中凝聚的工人劳动痕迹见证了劳动、发展与财富积累的深层关系以及农民工的命运;搜集公共监控视频剪辑成片的《蜻蜓之眼》(2017)迫使观众去怀疑对“真实”的定义,对于监控系统、表演、假象等概念进行反思。

艺术人生

徐冰,摄影:张沫

作品像镜子一样反应,提供了给我一个反思的机会和空间,我会开始意识到,最后我会发现自己是在这样工作,我是这样在工作,原来艺术家的一生是在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闭合的圆。

——徐冰

一段西川与徐冰的对话。

西川:一个艺术家不是只干五年,或者十年。像你在这个行当里面已经干了几十年,还有没有一种力量能够使艺术强有力地推进,使一种艺术能够持续?那么这可能跟一个人年龄的增长有关系,你现在做艺术跟你早年做艺术感觉有区别吗?

徐冰:我感觉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现在仍然想把一个东西做到很好,但问题是你没有年轻时的精力了。你本应该做得更好,但却弄不动了,这很痛苦。迈克尔·杰克逊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实在是太希望自己能够将24小时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来把我的东西做得更好。我特能体会他的这种感觉,这么多年我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也开始多了,同时机会也更多了,这会让你的思路变得更宽,让你更具有主动性。你会把要做的东西设定到更高的一个层面,设定的越高你的动力就越强。因而给自己设定在别人没做过的,你自己也不知道最后结果会怎么样的东西上,然后全力以赴去接近你的设想。我觉得这个是我创作的一个比较原始的动力,你至少在这个实现的阶段可以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感受一种更多的崇高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