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哪位世界大师的名画\\「大师级名画」

时间:2023-01-21 10:21:13 来源:美术史知识大全

大家好,哪位世界大师的名画\\「大师级名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西]

相信有很多人对毕加索作品第一印象都是:看不懂、丑哭、乱来……

有这个想法的人,你一定没看过这些大师的画作。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代表作《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没错,画的就是他自己的老婆。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1905年),马蒂斯

来看看真实的马蒂斯夫人长啥样。

下面这幅画,出自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之手。2008年,这幅画以3,36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打破在世画家成交金额的最高记录。

《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弗洛伊德1995 年

emmm……这位画家弗洛伊德,其实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亲孙子,艺术成就也非常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了找他画一幅肖像画苦求了6年。

后来他终于被女王感动了,给女王画了一幅这样的肖像画……



其实,这几位都是艺术圈的大咖,他们的艺术非但说不上有多美,甚至还很“丑”。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一定是美的吗?

咱们时常都在说审美,那是不是也有审丑呢?到了 20 世纪,西方艺术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打破传统的画家,他们的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好看的画都是相似的,“丑”的画各有各的“丑”法。


1

毕加索:丑的支离破碎

说到艺术里的丑,毕加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成名作品名是《格尔尼卡》。这幅画有多厉害呢?连联合国都弄了个它的印刷复制品挂在会客大厅里。但就是这样一幅重要的作品,却被称为“丑中之王”。


《格尔尼卡》(Guernica),毕加索,1937 年

这幅画用的是油画颜料,色彩却非常简单,只有黑白灰三种色调。男人、女人、孩子、战士、牛、马隐约可辨,他们都以缺胳膊少腿的状态杂乱地散落在画面里。

这幅乱葬岗一样令人难受的作品描绘的是一场大屠杀,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用空军大规模轰炸不设防的平民城市。

1937 年 4 月 28 日,在西班牙的格尔尼卡镇,男人们一如既往地在地里劳作,女人们在家里为孩子和辛苦一天的丈夫做着晚餐。突然,轰鸣声从远方传来,顷刻间地动山摇,上空掠过无数架轰炸机,三个小时内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

毕加索在法国听到家乡的噩耗,便决定以这场对平民的大屠杀作为创作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抗议。《格尔尼卡》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甚至连爆炸的场面都没有。毕加索用他擅长的立体主义手法,用扭曲变形的图形描绘出破碎的肢体和混乱的场面。他用这夸张的画面表现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和死亡。


2

马蒂斯:华丽浓烈的丑

同样作为“丑”的代表,如果说毕加索的画“丑”在支离破碎,那么马蒂斯的画就“丑”在色彩浓艳。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西方科学家就在人眼观察颜色的原理上,做出了“色盘”。色盘上面有很多色系,在“盘上”相对应的就是对比色,其中对比最强烈的又被称为互补色。马蒂斯的这幅《红色的和谐》里有很明显的红绿互补色。


《红色的和谐》(The Dessert: Harmony In Red),马蒂斯,1908 年

马蒂斯把桌子和墙体都涂成红色,装饰着一模一样的蓝色花纹。这样一来,桌子的纵深效果就消除了,二者连成了一个平面,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透视。包括墙上的草地风景,谁也说不清楚那到底是一扇窗户还是一幅挂画。马蒂斯使用的所有元素只有一个作用,就是给人一种平面感。他大概是想:绘画玩 3D 玩了这么多年,我来把它拉回纯粹简单的 2D 吧。不过,这幅画好歹还有基本的人物、背景和装饰,另一幅就只剩下几个红彤彤的小人儿在蓝绿背景上拉着手跳舞了。这就是马蒂斯的《舞蹈》。

《舞蹈》(Dance),马蒂斯,1909-1910年

配色和线条都简单到了极点,但画里的人却跳出了无限的快乐和力量。仔细看这 5个人,他们的姿态都不一样:面对着我们的这两个人,都低着头,一只脚离地,身上的肌肉都收缩起来,闭着眼睛,听着音乐,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世界里;而离我们最近的这一位,整个身体都是飘着的。他们手拉着手,使尽浑身的力量舞蹈,仿佛要跳出画布一般,让人想起先祖们在丰收后围着篝火庆祝的场景,传达出了画家心中那充满野性和纯粹的喜悦感。

蓝衣女子(Woman In Blue),马蒂斯,1937年

马蒂斯是一个“为简化艺术而生”的画家。他丢掉了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被着力研发并逐步确立下来的各种技法和形式。不过,“简化艺术”难得的地方,还不是在于摒弃原有的东西,而是在这种取舍当中,让西方绘画艺术有了新的生命力。马蒂斯成熟时期的作品看起来真的很像孩童的涂鸦,但恰恰是这种简单纯粹的线条和色彩,让艺术的感染力得以回归。


3

卢西安·弗洛伊德:丑得那么逼真


要是以上二位的画你还觉得不算丑,那我们可以再来看看这一幅。



这幅画的作者是卢西安·弗洛伊德。这个姓氏听起来有点熟悉?对,有一位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也叫弗洛伊德,正是这位画家弗洛伊德的亲爷爷。

年轻时的卢西安·弗洛伊德

事实上,虽然一个研究心理学,一个擅长艺术,两人的方向不同,但他的艺术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爷爷的文化血缘,关注真实的情感和内心,剖析人类的内心情感和深层意识。这么抽象的概念要怎么画呢?最直接的当然是去画人。在肖像画创作中,画出人的外貌和特点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拿破仑想要表现自己不惧一切的雄心壮志,大卫就给他画了一幅跨在马上的征战图,以此凸显一个统治者的威严。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雅克-路易·大卫,1801-1805年

可是,如果你要画出一个人真实的、隐秘的意识层面,这要怎么办呢?

弗洛伊德找到了办法。他用富有弹性的猪鬃笔代替早期使用的较柔软的貂毛笔,猪的毛蘸上厚的颜料后,涂在画布上时会产生更大的阻力,留下清晰的丝状笔触,这样画出来的皮肤就更接近于现实中的粗糙感。这种笔触让画面变得更加粗犷,画中睡着了的女孩儿也带着躁郁。



不仅如此,弗洛伊德画人物,从来都是在光线阴暗的室内画的。他将无影灯发出的光投射在模特身上,让他们用一个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然后闭上眼睛。弗洛伊德认为,当一个人在卸下一切后躺着或是睡着的时候,人会进入到一种极度放松的、自我的状态中,这是画下人物最好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画作上人的皮肤看起来都一片惨白,神情毫无光彩的原因。

《女孩与猫》(Girl With Kitten),卢西安·弗洛伊德,1947年


4

贾科梅蒂:“丑”屈一指!

与弗洛伊德《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刚好相反,雕塑界“丑”屈一指的贾科梅蒂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瘦骨嶙峋的,手和脚像干枯树枝一样细长又粗糙。回想一下雕塑史,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健美人体,还是贝尼尼那吹弹可破的肉感肌肤,人们一直在追求最完美的人体。


《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Pluto And Proserpina),济安·劳伦佐·贝尼尼1621~1622年

虽然像罗丹一类的雕塑家已经改变了这一状况,但贾科梅蒂的作品再次挑战了大众审美的底线,让很多人觉得无所适从。就拿《指示者》来说,这个“人”身高将近 1.8 米,小脑袋,细长腿,四肢纤细得好像轻轻用力就会折断,像是修图过度被拉长变形的样子。这个瘦骨嶙峋的引路人站得笔直,头转向右边,伸出右手食指指向他确定的方向,左手也高高扬起,在呼唤着身后的人:“赶快跟上,我们往这边走。”这尊雕像将这一瞬间凝固了。

《指示者》(Pointing Man)贾科梅蒂,1947 年

贾科梅蒂究竟要通过这个雕塑告诉大家什么呢?

这件作品创作于 1947 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深深触动了这位艺术家的灵魂,迫使他去思考艺术的意义。二战期间德国集中营里那些饱受折磨的战俘给贾科梅蒂带来了很大冲击,同时也为他注入了许多灵感。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没有精致的五官和表情,躯体消瘦、坑洼不平,像是受了酷刑折磨而充满伤痛的身体,仿佛在诉说人类的苦难、脆弱和无助。

《行走的男人》(Walking Man)贾科梅蒂

这样的形象根本就没有办法用“美”或是“不美”来形容。贾科梅蒂把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无处遁藏的痛苦真实地展现了出来,他通过这些瘦弱却挺拔的雕塑形象让大家看到,尽管一个时代可以把人压抑到扭曲、变形,但坚强的人类永远不会倒下。

以上这些生动有趣的内容,都来源于一本既接地气,知识点又全面地的入门级别的艺术书——《大话西方艺术史》。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大话西方艺术史》


一、句句有梗丨翻开任何一页都有欲罢不能的艺术“八卦”

相比起其他的艺术读物,《大话西方艺术史》最大的颠覆在于它用浅白风趣奇葩的方式,讲好了深厚宽广的艺术。句句有梗,语言风格多变,在会心一笑中轻松读懂了艺术。比如一打开目录,标题就接地气到炸裂,原来每个艺术家都很梗!

■达芬奇:史上最牛左撇子——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从不局限于艺术的范畴,他的身影还活跃在物理、数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他的绘画作品有一大一小两幅最为著名:《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小的不到 3 张 A4 纸,大的足有 4 米高、9 米宽。这两幅从题材到尺寸都相差甚远的作品,为何都会成为不朽名作呢?



■德加:谁还没点儿特殊嗜好?——

德加,专注于画芭蕾舞女。仔细看,每张芭蕾舞女题材的画作中也必然出现一个男人。■伦勃朗:NO ZUO NO DIE 我还TRY——

伦勃朗前半生顺风顺水,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但却不愿为了迎合客户而丧失作为艺术家的主动权,导致后半生过得十分凄苦。



二、轻松入门丨一本书看懂150件名画经典,40位艺术大师,20个艺术流派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西方名画是因为我们不懂背后的神话、宗教或者历史故事。就好比让一个西方人看“八仙过海”“大闹天宫”,人家肯定也看不懂。所以这本书在讲艺术的同时,还花了大力气帮我们构建西方文化的框架,举一反三,通过解读一幅画让你掌握欣赏西方艺术的套路。

随手举个例子,怎么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呢?它先从创作八卦切入,然后带出画中的宗教故事(耶稣告诉12门徒有人背叛了他,所以每个人表情各异),然后再分析画作和绘画技巧,最后放上细节讲解,轻轻松松看懂名画!

全方位读懂名画

细节解读

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到伦勃朗、高更、梵高,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艺术,再到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史上排得上号的艺术家都讲到了,全书一共收录了150件名画经典,介绍了超过20个艺术流派,以及40位艺术大师!就算只是当成艺术画册来看,也非常超值。

它可以让你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学好艺术史。轻松读下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