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摄影 是一个人优雅的修行对吗「摄影就是在拍自己的内心」

时间:2023-01-10 11:01:28 来源:严志刚YANSELF

大家好,摄影 是一个人优雅的修行对吗「摄影就是在拍自己的内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街拍中国【 对话 】系列 第 12 期



塬般刚毅的脸上一双不大的眼睛里闪烁着热情、睿智的光芒,微微卷起的黑发不时被风吹动,透着艺术家的飘逸与灵气。他自己不说没有人会觉得他已经年过花甲,这就是河南名家任尚斌老师给人第一印象。

通过接触,任老师向街拍中国的摄友们展示了很多:

他低调,介绍自己是兴建三门峡大坝时从城市来到的农村,可以说自己就是一个在陕塬生活长大的人。他的一些照片,其实就是童年影子。人生遭际往往夹杂着几分运气,恢复高考让他走出了眷恋的村庄。洛阳是他起步的驿站,原本要成为地质工程师的他,却阴差阳错成了地勘院的宣传骨干,这一干就是10多年。他忘不了自己在北广进修的日子,这是自己人生的又一大跳,他来到了电视台成为了媒体人........岁月流年,他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

他热情,在各地影友到来之前,就对大家即将入住酒店的位置、卫生条件、周边环境、到达展馆的距离等等一一加以提醒。同时为自己不能驾车接朋友们表示遗憾。

他亲和,深受周礼熏陶的他让每一个和他接近的人都有找到自己心目中大哥的感觉,这种亲和力使他在三门峡拥有很广的人脉。有例为证,12月19日傍晚在天鹅湖,当地一名纪委同志,知道我们认识任老师后,主动开车把我们两个外乡人送到住宿地。

他渊博,退休前身为电视台总编的任老师,对黄河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书法、记录片视频、摄影、写作等等,无论哪个方面都很有造诣,各种文艺行当他都做得风生水起,对他来说艺术真的都是相通的。



《城中村纪事》

©任尚斌

▲被楼房包围的崖底村一处建于明清老屋祠堂前,一个收破烂的正从其走过。

▲一位老人回到了正在拆迁的楼房,这时一只斑鸠落在了自家的电线上。

▲一对退休的棉纺厂工人,在拆迁了的梁家渠村旧址上种起了自己的菜地。

▲一个梁家渠村的孩子,“非典”期间在自家的老屋上玩耍。

▲一位大妈,在当年支援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者居住过的老房子里提水。

▲一个男孩正在从拆迁的崖底村接送自己的恋人。

▲正在拆迁的师家渠村,一位居住的顾客还要洗最后一次头。

▲行将拆迁的站里村的理发店,仍然在营业。

▲一位老人在梁家渠村拆迁的女儿家,把一块照脸的镜子背走了。

▲正在拆迁的师家渠村,一只狗又来到了自己主人的家。



《太阳渡的黄昏》是近期任尚斌老师在豫西黄河滩涂拍摄一群普普通通的拾豆人。在他的镜头下,没有了自卑,劳动者在苍穹下,黄土做载,真心如初,还原了人的生存本真。



《太阳渡的黄昏》

©任尚斌

▲黄河上的太阳渡,每年的10月人们都会在此拾豆子。

▲拾豆的背后,除了消遣也是对粮食的一种珍爱。

▲拾豆也成了城市人的一种消遣方式。

▲在拾豆的人群中,可以看到满载而归的夫妻档。

▲一位拾豆的中年婆娘,头顶一方亮眼的花头巾是最好的遮阳工具。

▲在轰鸣的收割机背后,一位妇女正在紧张的拾着豆子。

▲拾豆的老人,往往自行车是他们最好的代步工具。

▲太阳渡上的一位拾豆的中年女人。

▲每年10月的黄河滩涂人们是最忙的,不抢收黄河就涨水了。

▲傍晚,黄河滩涂归来的拾豆人,他们勤劳的身影叠在有云彩的天幕上。


对话 · 任尚斌

Q:请任老师简单说一下自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吧?

A:说起成绩,不敢当。人生匆匆,无愧我心。对于一个摄影人来说,你要时刻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摄影永远在路上。

1998年影视作品《灵宝道情皮影》获河南首届大河奖;2005年纪录片《黄河部落》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奖;2006年纪录片《黄河部落》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最佳摄影奖、最佳撰稿奖;2007年纪录片《黄河部落》在天津电视台获最佳导演奖,颁奖的那天是我的生日,所以天津是我的福地,见到来自天津的朋友我感到特别亲切;2008年出版摄影作品集《豫西表情》、散文集《吻雪中条》;2009年在平遥国际摄影节策展《三套塬》并展出摄影作品《塬俗》;2010年出版摄影集《守望——黄河滩涂的白色精灵》;2011年出版摄影集《飞羽魅影》。就这些吧。


Q:太谦虚了,您的这些成就任何一项都是有些人毕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目标。三门峡举办了这么多有影响摄影活动,她有哪些得天独厚的特点?如果您策划在三门峡进行街拍中国您会怎么做?

A:说的对,三门峡作为黄河之滨的一座国家命名摄影之城,秦晋豫三省相交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白天鹅生态优势,应该说为摄影人提供得天独厚的的条件,三门峡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当年四面八方怀揣梦想的祖国儿女支援了这里建设发展,才有了一座城市的崛起。要说街拍,我想应该复活一座城市曾经的过往和现在的繁荣,从挖掘身边的人和事,为一座城留下有温度的照片。


Q:工欲精其技,必先利其器,您是怎么理解器材对于拍摄的重要性的?

A:在器材上,可以说从胶片拍到数码,但我不是太在意用什么器材拍摄,它只是一种工具,只要适合自己就好。当然,有条件就选哈苏、徕卡,我目前用的是尼康、索尼。


Q:您认为街拍也要深挖,如何深挖,您給解释一下好吗?

A:是的。我一直觉得目前街拍,浮光掠影的多,“有趣”与“走心”是摄影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不能否认,摄影是碎片化,它切割了一个个场景和事件,但日积月累的积淀、打磨才能让你关注的人和事件由量变上升到质变的过程。摄影,不能“讨巧”,仅凭指间上的“时间差”远远不够,它是一场刻骨铭心的修行。



《在河之南》

©任尚斌

▲西王村的二孬趴在自家的墙头上看热闹。

▲四月初四,芮城檀道庙会上燃放的火药,震耳欲聋。

▲9月的刘寺村,一头刚出生的骡子在地里撒着欢。

▲陕塬上,窑底村一起长大的马小辫与蔡中华结为了夫妻。

▲豫西民谣:”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只蛤蟆五只眼......

▲在每年的7月黄河入汛,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流鱼季。

▲豫西的骡子已经不多了,这是靠山的寺院村村民在放养自家的骡子。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是任老师的真实写照。三天时间虽短,但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影友,都对三门峡有了走了还想再来的打算,这样的想法和任老师密不可分。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还是他说的那句话“摄影,是一个人优雅的修行”,三门峡我们还会再来,期待着与您再次相聚。




编后

任尚斌的作品,透着严谨,但又不是那种形式主义的教条刻板,构图的稳重和选题的厚重相得益彰,不焦躁,不张扬,拿捏得妥妥的,读任尚斌的作品,颇有读分镜头脚本的感觉,这或许与他长期从事影视工作有关吧。




- 摄影师采访接龙 -

主编:鸥洋

采访者:王玉甫

被采访者:任尚斌


- END -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