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这些摄影师的艺术实践 展现了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图景「纯粹摄影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时间:2023-01-11 16:21: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这些摄影师的艺术实践 展现了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图景「纯粹摄影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80年左右,摄影家王苗受日本艺术家东山魁夷的启发,开始拍摄“小风景”——她用长镜头过滤掉周遭的复杂,色彩干净纯粹,展现出一种静谧、极致的美。这种“诗性的视觉”是当时摄影界的一股清流。

当时王苗一边进修摄影,一边在周末走进大学的教室,用幻灯片形式播放这些摄影作品。她的摄影实践引起了诗人顾城的关注。顾城托人借走王苗的风景摄影幻灯片,一周之后,给王苗送回来40多首与照片上的风景对话的诗歌。

这些诗写在中国电影公司的信笺纸上,不过三行五行,清新而充满童话感,与视觉图像形成了有趣的映照。

野外拾回的小诗及顾城诗稿 王苗,顾城 1980-1981

野外拾回的小诗及顾城诗稿 王苗,顾城 1980-1981

无独有偶,王苗的另一位好友北岛,也在撕下的日历上写下了几页与画面互释的诗句。他们的平行创作把自然景物情感化和唯美化,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

野外拾回的小诗及北岛诗稿 王苗,北岛 1980-1981

野外拾回的小诗及北岛诗稿 王苗,北岛 1980-1981

王苗也在她的摄影作品放映会中配上音乐,在播放图片的同时朗诵北岛和顾城的诗歌。她将这组平行创作命名为“野外拾回的小诗”。如今,这组作品中的一小部分正在北京中间美术馆的“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中展出。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相互激荡,生动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带有人文精神的风景摄影与诗歌对话互文的场景。

展厅现场

在9月11日举行的论坛“春消息——从1970年代末摄影中的诗与思想谈起”中,王苗回顾了1980年代拍摄的“小风景”系列的经历。她谈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风景摄影,都是“大好河山”:长城蜿蜒、山川巍峨。但在北海看了东山魁夷的展览,她发现作品可以只是一个局部,是一片树林,几棵草,却同样打动人心。她说:“我发现我对大千世界的小花小草特别有感情,它们能触动我的心灵。我在工作时应该去拍伐木场,拍鄂伦春人,而我自己创作时候就开始去拍这些小风景。”

她以幻灯片播放的形式,结合北岛和顾城受王苗摄影启发创作的诗歌,再现了1980年代她在北京各大高校巡回放映“野外拾回的小诗”的场景。谈及顾城为幻灯片所写的40首小诗,王苗说:“我感觉他用诗的语言,把我拍照片的时候想说的话和当时的心境表达了出来。两种艺术汇合到一起的感觉是更强烈的。”

正在中间美术馆举办的“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再现了20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六十年间在中国摄影史中出现的现实主义实践。

静物 张景琠 1930年代

儿童(三) 邵度 1945年

阿诗玛 许琦 1950年

荆棘丛中别有天 邵度 1969年

黄山梦笔生花 金石声 1962

摄影术在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主要发挥了辅助人像绘制和图像信息采集的功能。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摄影的艺术之路才得以开拓和延展。

自那时起,摄影家在创作中去认识并拓宽摄影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其中注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内涵。具体而言,一方面,摄影机被赋予了思考的能动性,成为一双有意识的眼睛,从形式探索到内容捕捉上都展现了思想的在场。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为摄影者在拍摄中将镜头对准社会现实,去主动地记录和展现激荡的社会现场与民众,以摄影媒介独特的现实性与真实生活发生互动。与此同时,主动地思考摄影的艺术性、文化的表达与阐释,这种探索方向也是摄影的一种人文实践。

无题 鲍昆 1980年

变革在中国系列之1 李晓斌 1978-1982

世纪末系列 春天来了 潘科 1985年

收成 侯登科 1986年

在“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中,现实主义超越了特定的对现实主义美学和形式特征的规约,也超越以艺术和现实二分法来区分于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更非现实反映论式的现实主义。在这些实践中,摄影师以一种自觉的人文意识,与历史和现实展开对话,显示其对现实的独特把握,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层的摄影阐释和深刻的凝视表现。

正如题目所揭示的,展览展现的是一个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之中,人作为观察者、记录者、被拍摄者、以及历史和拍摄主体的思想动机和能动性被置于考量和彰显的核心。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览持续至12月25日。

南都记者 黄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