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艺术概论审美娱乐「伪艺术家」

时间:2023-01-14 10:21:10 来源:社会科学报

大家好,艺术概论审美娱乐「伪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原文 :《识辨混在艺术当中的“伪艺术”》

作者 | 上海政法学院 吴猛强

图片 |网络

大部分打着艺术旗号的东西,其实都是娱乐。即使很多被称作文艺的东西,其实也都谈不上艺术。艺术不同于娱乐,前者是严肃的,后者是消遣的。比如,面对幽默,艺术看到的是荒诞,而娱乐看到的往往只是搞笑。不过,艺术也有别于文艺,如果把艺术看作是小众的东西,文化看作是大众的东西,文艺则是介于艺术和文化之间的东西。只有区分艺术和娱乐,甚至区分艺术和文艺,才能真正区分和辨认出,众多混在“艺术”当中的伪艺术。

真正地回归人

那么,如何具体识辨伪艺术呢?

首先,很多打着艺术旗号的,但本质其实是娱乐,或者最多只能算作是文艺的假艺术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这些活跃在“艺术”当中的伪艺术,虽然可能有办法将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作品,做得非常漂亮,甚至非常酷炫,乃至十分打动人心,但却往往还是停留在表现物、刻画物上,而不是始终都在自觉地表现人、关注人。比如摄影,如果只是一直停留在玩一些延时,或者拍一些日出、日落之类绚丽的东西,那么拍得再好,做得再美,其实最多也只能说,只是在做一些比较文艺的东西。又如在音乐方面,如果一个歌唱家,只是停留在反复做一些声带的训练,追求符合某种乐律标准的发音,那么也同样只是把“艺术”的东西,停留在一种物理的行为,而没有真正让它回归到人,如此,唱得再好,其实也同样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文艺的东西。

艺术和伪艺术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区别就是,真正的艺术就应当始终是表现人的、关注人的,这是评判艺术和非艺术,或者艺术和伪艺术的一个分水岭。就像文学应该是人学的,真正的艺术也应该是人学。这是艺术的人文属性规定的,也是艺术的真正情怀之所在。当然,艺术对人的关注,严格来说,还存在两个递进的层次。初级的艺术可能只是关注人情的,高阶的艺术关注的则应该是人性的。艺术在高级的阶段,真正从娱乐彻底走向了严肃,探索的是人的本质。

这是辨认众多艺术活动中的伪艺术的第一条标准:从表现对象上,即是表现物的还是表现人的,来区分真艺术和伪艺术。

坚守独立的立场

辨认缤乱纷呈的艺术活动中的伪艺术还有第二条标准,即艺术实践的独立性。

首先,真正的艺术实践,或者说可以称为艺术创作的艺术实践,应该是独立的。并且,艺术的独立还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独立于机构、独立于观念和独立于事件。首先,真正的艺术实践应该独立于机构,即如果一种艺术实践、艺术活动受雇于某个机构,为某个机构发声,制作某些作品,那么其实就已经被排除了作为真艺术的可能。即使其艺术实践、艺术作品,做出来也非常动人,那最多也只能算作是文艺的,而不能称作艺术。这是快捷检验诸多艺术实践、艺术活动是不是真艺术的一个醒目标准。对那种依附于机构的实践,艺术家并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创作,而最多只能算是以艺术工人的身份在完成某项任务。

其次,艺术之独立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不仅要独立于机构,还要独立于“观念”,即如果一种艺术实践或者艺术活动,是独立于机构的,但是创作者本身还是带着那些老的、传统的、保守的、人云亦云的观念,在阐释世界、图解世界、表现世界,那么,在本质上,这种独立于机构却依然是依附于某类“观念”的实践,就还不是真正独立的创作,仍然是依附的创作,即伪创作。比如,很多以关注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如果还是只是抱着一种简单的同情态度,去图解、去言说、去表现某个东西,就不能算是真正独立的创作,不能被称作真正的艺术。

最后,一个艺术实践或者艺术活动,除了要独立于机构、独立于观念,还要独立于事件,面对客观的事物,并非只要用非常客观的方法,将之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比如,把一株向日葵或者一个马桶非常客观、如实地画出来或者摆在那里,既独立于机构又独立于观念,就是艺术。

真正的艺术,独立于事件,独立于事实、独立于事物,而是通过一些“装置”的办法,以重组、重构的方式,挖掘出那些掩藏在客观下面的或者背后的东西,暴露出那些被表象遮蔽的本质。而不是依葫芦画瓢,只是照抄、照描、照写,否则即便独立于机构了、独立于观念了,如果还没有真正做到独立于事件,就还只能归入伪艺术。

萨特给出过自己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条重要理由,即拒绝让自己变成某个机构。由此可知,作为文学家、戏剧家或者艺术家的萨特,其实也是深刻领会到,真正的艺术是需要独立的——拥有独立的态度,独立的立场,这是从事真正的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者应该持有的信仰。

不断求新求变追求完美

识辨缤乱纷呈的艺术活动中的伪艺术,还有第三条标准,即作为艺术实践者,在技术手法上必须不断求新求变,在形式上应该不断推陈出新,防止落入俗套。这是艺术的匠心要求。比如,对文学创作来说,描绘一个事件,可能有一百万种写法,但是作为文学创作,就要不断求新求变,找出一百万种写法中最生动、最恰切、最具创新的一种,乃至可以说是真正属于艺术创作的,即最不俗的。一切艺术创作均如此。

不仅如此,艺术的匠心还要求,如同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改出来的一样,一切好的艺术作品必然都是不断精雕细刻、修改出来的。真正的艺术创作者要具备这种意识或者自觉:即使做到一百分,还要不断努力,再争取做到一百加二十,一百加二十一、一百加二十二、一百加二十三……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不断追求完美。而我们也可以以此来识辨那些还没有达到这种真正的艺术境界的混在“艺术”当中的伪艺术。

因此,其表现对象是不是关注人的,态度立场是不是独立的,形式手法是不是不断求新求变、不落俗套,乃至是不是不断追求臻于至美的,均成为我们识辨伪艺术的标准。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5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