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钢琴家傅聪的父亲傅雷「傅聪 肖邦」

时间:2023-01-30 17:41:19 来源:上观新闻

大家好,钢琴家傅聪的父亲傅雷「傅聪 肖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12月28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日前,据傅聪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消息,傅聪在英国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入院两周不见好转。

“东方人的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之一陈钢,曾写过一篇文章《钢琴家的脚》。人们都注意钢琴家的手,他却时常留意他们的脚。陈钢发现,许多钢琴家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几步,“寸步难行”,有的急匆匆,有的如履薄冰。唯独傅聪的脚步,潇洒自若。

陈钢认为,傅聪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之巅的“通路”。他相信,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文化底蕴的重要性超过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先做一个健全的、有良知、有情怀、关心世界的人。

傅聪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5年3月,傅聪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从此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肖邦有“钢琴诗人”之称,评论称傅聪拥有“肖邦的灵魂”,“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表达风俗”。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对他说:“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

晚年的傅聪,依然出现在世界各国的知名音乐厅里、大师班上。他曾说:“我的东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蕴藏在我内心里的东方气质。东方自有一种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东方的艺术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

傅雷家书的收信人

傅聪备受瞩目,也离不开翻译家父亲傅雷和广为人知的《傅雷家书》。

傅雷曾坐在上海江苏路的书斋里寄语长子傅聪:“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雷与傅聪

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傅雷没有早早让儿子进入音乐学堂,而是另辟蹊径,从先秦诸子、《国策》《左传》《史记》《汉书》里自选教材,告诉儿子做人的道理。

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后,傅聪在写给父亲傅雷的家书中提到:中国人诗词中含蓄的、浪漫的家国情怀像极了肖邦的内心。

傅聪与钢琴家阿格里奇

傅聪和傅敏曾在父母的墓碑上刻下这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家书中的原话。

傅雷曾说:“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三段婚姻

傅聪的一生,曾有三段婚姻。

1960年,26岁的傅聪与美国小提琴家大师梅纽因的女儿弥拉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对于这段婚姻,父亲傅雷曾建议他“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

婚后傅聪辛勤练琴,忙于演出,常使妻子感到孤独。十几年后,傅聪和弥拉的家庭破裂了。用傅聪的话是“终因东西方人秉性差异太大”。

傅聪的第二任太太是一位大使的女儿。傅聪曾说:“我们结婚3个月便无法共同生活了……3个月,短暂的婚姻。”

傅聪与弥拉

上世纪70年代,傅聪与中国钢琴家卓一龙结婚。卓一龙是厦门鼓浪屿人,出生在上海,16岁考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后留校任教。两人育有一子,一家人在伦敦生活。

傅聪和妻子卓一龙一同感染新冠。80岁的卓一龙住院三天痊愈。傅聪不敌病魔,离开人世。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来源:作者:吴桐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