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收藏:情到浓时见真功—赵秉文行书《题赵霖六骏图卷》

时间:2021-09-14 13:45:04 来源:

情到浓时见真功—赵秉文行书《题赵霖六骏图卷》

金国自公元1115年始,至公元1234年止,共存120年。其间出现了数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如蔡松年、蔡珪、党怀英、王庭筠、赵秉文等。这里介绍的《题赵霖六骏图卷》(图为作品局部),作者即为赵秉文。该卷为纸本,通幅纵30.9厘米、横205厘米,卷上有清高宗弘历的题诗。《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对此卷书法均有著录。

blob.png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居士,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其实称赵秉文为书法家并不确切,起码不甚全面。从修养上看,除了书法,赵秉文还擅长诗文、绘画,著作有《易丛说》、《中庸说》、《资暇录》、《删集论语》、《孟子解》、《滏水文集》等。从仕宦方面讲,赵秉文是金大定25年(公元118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仕五朝、官六卿,朂君以道,自奉养如寒士”(元好问《大金礼部尚书赵公神道碑》)。《金史·本传》载其“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文长于辨析,诗精绝,字画则草书尤遒劲”。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金朝文士代表人物之一。

blob.png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约“近水楼台先得月”,书法学米芾,并很得形神,时人甚至誉王庭筠书法“不在米元章之下”。赵秉文虽然最初取法王庭筠,但后来直接学米,大有“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意味,成了王庭筠的“师兄弟”。

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风调,草书尤警绝”。但《题赵霖六骏图卷》是行书作品,写到后段,笔势才开始飞动起来,但仍不是草书,而是行草,中间夹杂了个别草字,让我们稍微领略了一下赵秉文草字的风采,聊胜于无。赵霖为金代熙宗时宫廷画家,所作《昭陵六骏图》中,马之姿态生动有力,赵秉文在跋中对赵霖的这件作品评价很高,认为“今日艺苑中无此奇笔,惜乎韩生之道绝矣”。此卷书法,赵秉文在开始书写时还比较认真、谨慎,多用楷法为之;从第五行起至中段,心手逐渐放松,字也写的大起来,并增加行书意味,接近米芾《砂步帖》、《秋暑憩多景楼诗帖》;中段以后,字愈加奔放、洒脱,性情流露,显出“善草”本色,全卷形成了一个高潮。

blob.png

这种随着内容变化而导致情绪变化,再带来通篇书法书写形态产生变化的特点,倒有点儿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卷》。有的资料说赵秉文学米亦学苏,然而在字态上我们似乎看不出与苏字有多大关系。赵秉文有《追和坡仙赤壁词韵卷》手迹传世,清人徐釚称词作“雄壮震动,有渴骥怒猊之势。视(苏轼)《大江东去》,信在伯仲间”——评价可谓极高。

blob.png

由此看来,尽管赵秉文试图在跋赵霖作品之初欲写得工稳一些,但骨子里的狂放使他不知不觉中笔飞墨舞起来,实乃性情所致。《题赵霖六骏图卷》后署有“庚辰七月望日”年款,即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赵秉文62岁。《归潜志》中说赵秉文“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因大进”。赵秉文寿74岁,62岁对他来说尚未至最晚年,因此此卷是否“大进”后之作似难下结论。

blob.png

如果标准定高点儿,此卷书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比如笔画的转折处略微粗率等。将赵秉文与王庭筠书法做一比较,可见赵在温润、优雅及精到处皆不及王,而在生辣、劲健、奔放及个人特点上则王不如赵,正是各有千秋。回顾赵秉文当年及时摆脱王庭筠而直接学米,真是值得庆幸。

blob.png

blob.png

《昭陵六骏图》,长卷,绢本,设色,纵27.4厘米,横44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有金赵秉文书写太宗赞辞并跋,称制图者为赵霖,然赵氏生卒里籍画史均无记载,据此一跋,得以传名。

所谓“昭陵六骏”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匹战马。在唐开国战争中,它们先后为主人乘骑出战, 陷阵摧敌,立下了功劳,它们的名字分别是:飒露紫、卷毛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李世民登基后,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于贞观十年下诏,将六马的英姿琢刻于石屏之上,镶嵌在昭陵北阙。同时亲题赞辞,记载马名、肤色、乘用时间、所负箭疮和气格秉赋,以示对六马的表彰和怀念。此图从摹画刻石而来。六马形象有的巍然屹立,有的延膊缓步,有的奋蹄疾驰,都画得凝重有力,颇具石刻风味。其余如丘行恭像、鞍辔杂佩和箭疮位置,画卷也都一一誊写,标记清楚。此图笔致劲健,敷色淳厚,使人追想唐人画马的雄壮风格和六马骋驰战场的雄姿。

赵霖,生卒年不详,金代画家。善画人马,与赵秉文同时。传世作品有《昭陵六骏图》仿唐太宗昭陵石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