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艺术:一幅《红楼梦》引大争议

时间:2021-09-24 09:45:10 来源:

一幅《红楼梦》引大争议

一幅《红楼梦》引大争议

剪纸作品该署名?

“咦?怎么这幅作品没有作者名字和简介?”本月21日下午,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竞投会上,前来参观选购的艺术爱好者指着精美的剪纸作品《红楼梦》说。记者发现,除了该作品右下角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印章外,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以下简称艺术社)送展的剪纸作品都没有作者署名和简介,在参展的800多件作品中显得特别刺眼。

据参加筹备工作的佛山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有关人员透露,他们曾就此向该单位提出疑问,对方回答这是经过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的。

现状 不署名是一贯做法?

blob.png

“我不知道艺术社把我们的作品拿到南星阁参加展览。”《红楼梦》作者之一的潘保琦女士对记者说。据潘女士回忆,起初作品有他们的署名,但艺术社领导不喜欢,后来就没加上名字,但外间一直关心她的情况。

潘女士从1992年起便退休在家,现在丈夫腿脚不便、身体不好,两人已很久没有创作新的作品。“当时4个人创作,现在已有两个人死了,署不署名都没什么意义了!”潘女士非常唏嘘。

记者走访了艺术社的剪纸部,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想在剪纸作品上署上名字,但长期以来,艺术社大部分的剪纸作品都是没有署名的,所以他不敢提出要求。在展览厅,记者发现除了放在内室的几件重要剪纸作品有证书,并有作者签名或盖章外,大部分作品都没有署名和作者简介。

知情者告诉记者,剪纸作品不署名是艺术社一贯的做法。曾有两位文化单位的负责人从广州来禅参观佛山剪纸,问起艺术社主要剪纸作品的作者姓名,工作人员说不上来,甚至张冠李戴。当这两位负责人要求找人带路探望生病在家的艺术家时,也被以“上班时间不方便”为由拒绝,据说这位艺术家其实就住在艺术社附近的白燕街上。

谁来维护署名权?

一位接受采访的老艺术家告诉记者,“今年6月8日,曾有媒体错误报道某君为《红楼梦》剪纸壁画的创作者之一。文中受访者回忆《红楼梦》的创作情景,比如‘艺术社的师傅们’如何集体讨论创作剪纸作品,但却只字不提这些‘师傅们’的名字。”

“在广州花园酒店大堂,一幅长22米、宽6米的大型剪纸雕刻‘金陵十二钗’,以黑白大理石衬底,镂金线条,浑然一体,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

据花园酒店的宣传资料介绍,《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真正作者是林载华、邓本圻、张拔和潘保琦。其中张拔和潘保琦是夫妻。因为作品没有署名和作者简介,所以到佛山参观的人们对真正的作者并不了解。就在该报道刊出2个月后的8月6日,一代剪纸大师林载华便病发离世,不尊重艺术家署名权是很不应该的。“这位老艺术家说。

说法 艺术研究社诸多解释

为进一步了解原因,记者采访了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总经理杜烈生。

据介绍,这次送展的佛山剪纸作品不署名主要有三个原因:

说法一 历史原因禁止个人成名

杜总介绍,“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间,受社会环境的约束和极左思潮的影响,过分抹杀个人的作用,限制个人出名。上世纪80年代林载华、张拔、潘保琦、邓本圻4人的名字能出现在剪纸作品《红楼梦》右下角的印章上,他表示,已经相当不错了。”他认为,宣传个人是社会近几年才兴起的风气,由于这次送展的作品全部是旧作品,所以照例没有署名和作者简历。

说法二 作者应参与制作过程

杜总说,“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和民间艺人的制作流程不一样。我们早就实现了设计和生产的分离,工艺师设计的图样都要经过熟练的剪纸工人工作完成。”

杜总给作者下的定义是,首先此人是作品的设计者,二是他必须亲身参与了制作过程。所以他明确表示,无论是纯粹的设计人员,还是负责作品刻画工序的工人,都不算作者。

杜总强调,工艺师本人参与剪纸制作太浪费时间。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眼力和制作速度比不上年轻工人,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上。

说法三 艺术社完全拥有使用权

由于没有署名,佛山剪纸缺乏收藏价值。现在市场上的剪纸作品销路比较差,顾客大多认为传统的剪纸不过是艺术性强一点的大路货,除了贴在窗户和门口或垫在办公桌的玻璃下,似乎没有别的用途。

为增加剪纸的收藏价值,艺术社3个月前开始为一些工艺师的作品出具证书,但工艺师们对此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至于哪些工艺师反对,杜总没有透露。

据了解,上周四15位梅花奖得主得到的剪纸礼品《美猴王》同样没有作者署名,但这并不是作者自己决定的。杜总说,即使工艺师拥有设计的版权,由于他们是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受薪期间从事这一工作,所以艺术社完全拥有作品的使用权。除非涉及改版问题,一般不需征求工艺师的意见。

未来 佛山剪纸后继无人?

杜总告诉记者,今年艺术社推出了7款新剪纸作品,去年则推出了十几款。据了解,这些新作品不少是由退休工艺师设计的。

某位退休的工艺美术师告诉记者,其实民间艺术社从1997年开始已经没有专门的创作人员。今次展出的9件剪纸作品中,有一幅甚至是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翻剪的。这位老大姐回忆,当时为迎接香港回归,剪纸的创新设计组全部转到秋色组去做灯饰,“他们很累,又不是自己喜欢的剪纸,而剪纸又卖不出什么高价,心里难免有点怨气。而有的领导认为剪纸已有的款式已经够了,设计不应奖励,而且没有栽培设计师的具体措施和打算,甚至已经公布的‘广东省工艺大师’名单也没有公开通知,不少艺术家还是从美术陶瓷厂处得到公示消息的,没过多久他们就陆续退休了。”

一位香港艺术家告诉记者,他在这几年频频来禅,好几次到华侨酒店对面的艺术社参观,但近年来基本上很少看到有新作品出现。

杜总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是艺术社创作的高峰期,现在工艺师们大部分都退休了,年轻的一批还在学习刻纸的阶段。据记者了解,剪纸部两年来人数在10个人左右,工龄从1个月到32年不等,其中一位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还在试用期,工资不过几百元。而工作了两年的员工月工资也仅在10 00元左右。

思考艺术家不是工匠!

“艺术家不是工匠!”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根祥说,“佛山剪纸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因为不重视著作权和生产权的分离,影响了艺术家的积极性。”他认为,作品署名有两个作用:一是使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二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可以流传于世。”

“前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曾把‘尖子人才’作为文化事业繁荣四要素之首,他认为‘尖子人才———出头鸟’是振兴我们事业的骨干,是我们的国宝,是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的关键。”石湾美术陶瓷厂一位前党委书记表示,艺术作品不允许作者署名,其实是怕他们出头,把他们视为旧社会的工匠。

据了解,美陶厂刘泽棉大师的一件原作前年曾拍卖了20万元。佛山剪纸代表作《红楼梦》不过售价2680元,而且还在21日的竞拍会上流拍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