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梅兰芳与程砚秋的往事「梅兰芳与尚小云」

时间:2023-01-07 15:57:06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大家好,梅兰芳与程砚秋的往事「梅兰芳与尚小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马黎 林梦芸

看《鬓边》,很多人看到胖胖的尹正,演出前一定要大啃肘子,就想到了吃货程砚秋先生。

尹正饰演的商细蕊

其实年轻时的程砚秋,标准美少年一枚,身材苗条,眉目清秀。

少年程砚秋

池浚说,男旦确实需要一些天生好的身体条件,身材中等,不能太高。比如梅兰芳一米七不到一点,正合适。长得要比一般的男孩子眉清目秀一点,比如尚小云,多英俊。香港影星苗侨伟年轻的时候什么样,尚小云就什么样。

《赚文娟》程砚秋饰苏小妹,这是张百看不厌的剧照。

自京剧诞生,一百多年间,几代艺人打造出了由入行学戏到剧艺技巧及舞台程式一整套极其完备的培养及表演规范,创造了男性扮演女性的完备技法——四大名旦,成就了中国戏曲最高峰。

然而到如今,男旦的传继越来越难,而当代女性旦角已成为艺术血脉的继承人。

程砚秋的存腿绝技

梅兰芳的鬓边化妆术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周恩来总理是程迷。

四大名旦合影,胖高的程砚秋只好坐下了……

有一天,吴祖光说起正在筹备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的电影,周总理叹了口气:可惜程砚秋不能拍电影了,他又胖又高。

程先生比较“任性”。尤其是1930年代在欧洲考察时,他喝酒吃肉抽烟,不管不顾。一个月后回国,30多岁的他,愉快地中年发福了。

出发欧洲前的程砚秋

可吴祖光告诉总理:电影是最能“弄虚作假”的。这或许是随口一说,但周总理听到心里去了。

一天,吴祖光接到一个电话,总理点他拍电影,通过一出完整剧目来概括程砚秋多方面的成就,把吴祖光给堵的——哪儿去找给他配戏的演员,当时没有电脑特技,也没有偶像滤镜。

从欧洲回来后的程砚秋……

最后,靠什么解决身材问题的?完全靠程砚秋的艺术。

电影《荒山泪》里的程砚秋

顾正秋在《休恋逝水》中,对于胖了的程砚秋,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

“记得表演《武家坡》时,薛平贵站在山坡前,王宝钏一出场,观众都不禁发出一阵笑声。为什么笑呢?因为谭富英饰的薛平贵,当时已贵为西凉国王,却是体型瘦小;而程先生饰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却是高大富泰,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过,程先生一开口唱,台下就鸦雀无声。他进寒窑的那个身段,高胖的身体仿佛忽然缩小了,唰的一下就进去了;真是干净利落,漂亮极了。”

“四大名旦”中,程砚秋个头最高,差不多有一米八,比俞振飞还要高大概五公分。

但是,有一张《游园惊梦》的剧照,程砚秋却和俞振飞恰恰比肩,他又“存腿”了。这是程砚秋在舞台上的“绝技”,一个晚上,整一出戏里,可以屈着膝盖演。

让人忽略胖高,靠的是艺术标准,不过男旦要显瘦,不得不提梅兰芳对“鬓边”的改造。

“同光十三绝”中的男旦:余紫云《彩楼配》、梅巧玲《雁门关》、时小福《桑园会》、朱莲芬《玉簪记》,都是大脑门。

鬓边,就是表现鬓发的片子。片子,是用人的真头发做的,然后用榆树皮的汁,把头发泡湿,贴在脸上。

程砚秋的扮戏过程

清末的旦角,还没有贴大片子,那时候的旦角,脑门高而宽。1913年,梅兰芳吸取了冯子和等演员以及话剧、电影的化妆术,开始对化妆进行改革——“头部的化妆上,开始使用大片子,而贴于额部的小片子运用得更为自如。”

梅兰芳在后戏扮戏

梅兰芳在后戏扮戏

片子往后贴,脸就显得胖了,如果往前贴,脸就显得瘦了。梅先生就是以国画的方式,进行化妆设计和实践,不管演员本来长什么样子,都会走出一个艺术化的扮相,挖掘出最美的一面。

百十来年,在观众的心目中,这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不仅是京剧,这种传统还影响了其他地方戏曲,最后成为了戏曲化妆的规范。

登台的职业京剧男旦

恐怕不超过十个人

程砚秋曾立下不愿收女弟子的规矩。他认为女子由于生理条件,不大适合学他的艺术,教授起来也不方便,直到1949年以后,才开始破例收女弟子。

2016年,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去世,她被称为“小程砚秋”。但当时程砚秋向李世济传授技艺时,会把一些程派的精髓直接教授给徒弟的爱人兼琴师唐在忻。

而现在,唱程派的几乎全是女性,比如最火的张火丁。

再看男旦的传继,如今已越来越难。新中国成立后鼓励“男演男,女演女”,国家戏曲院校不再招收培养男性的学生唱旦角。男旦人才养成的链条断裂。

男旦式微,这道风景,早已远去。

《大唐贵妃》编剧翁思再写过一件事。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位记者去北京京剧院采访梅葆玖,来到后台门口看见驾驶座上坐着一个壮实的男人,打着赤膊,光溜溜的肩膀上搭着一块毛巾。记者上去询问:“请问梅葆玖先生在哪里?”那司机说道:我就是梅葆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男旦没有用武之地,梅葆玖的工作是操作舞台音响。《沙家浜》里的风声、雷声、枪声之类,都是他操作的。每当需要装卸舞台布景时,他就充当卡车司机和装卸工。

梅葆玖曾说:“如今我的44个弟子中,胡文阁是硕果仅存的男旦。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我敢说对得起父亲。”他对池浚也说过:“我父亲是男旦,我也是男旦,我往下的胡文阁也是男旦,一代一代,每一代得有男旦,梅派才能够完完整整地传下来。”

梅葆玖先生在《大唐贵妃》演出后台

梅葆玖去世后,翁思再对我说:为什么梨园行这么悲伤,因为梅先生的离开,可能预示一个时代的结束。梅兰芳之后,梅葆玖撑起了男旦的半壁江山,可能也是男旦最后的辉煌了。

池浚说,男旦是技术,自学学不了,学校里又不招,那如何传承?有些靠家传,有的收弟子。

今天依然在登台的职业京剧男旦,恐怕不超过十个人。梅派的胡文阁,尚派、徐派的牟元笛,程派的杨磊,荀派的尹俊,是如今各个流派的中青年代表人物。

而牟元笛和尹俊,正是《鬓边》的戏曲指导。艺术顾问,则是徐碧云的亲传弟子、梅兰芳的关门弟子、荀慧生的入室弟子毕谷云先生。拍摄花絮里,90岁的老先生亲自上阵教尹正旦角身段。

旦角领衔京剧成第一行当

坤旦继承了男旦一缕戏魂

男旦式微,并不意味着京剧旦角艺术没有发展和传承。

从谭鑫培等老生作为京剧各个行当的魁首领衔,再到“四大名旦”开始,旦角和老生开始分庭抗礼。而现在,旦角的超越之“势”已经非常明显。

全国各大京剧院团大部分是旦角领衔,甚至是旦角当家。比如我们一说国家京剧院,哦,李胜素;还有北京京剧院的王蓉蓉,贵州京剧院的侯丹梅,以及近年火到不能再火的中国戏曲学院的张火丁。

这就是老一辈旦角演员,从男旦开始所努力的方向和在当代的成果。“从梅兰芳开始,他们希望旦角能够发扬光大,在京剧各大行当中有一席之地,不再为老生跨刀(二牌演员)。现在,旦角事实上成为了京剧的第一行当,几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梦想,在今天实现了。”池浚说。

而另一方面,从观众来讲,旦角显然已成为颜值担当,很多人对于京剧的喜欢,大部分是从旦角进入的。

梅兰芳演《贵妃醉酒》

梅兰芳的走红和女观众开始进剧场看戏很有关系。那个年代,女观众很多不是那种闭着眼睛咂摸滋味的“听戏”戏迷,她们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观众,被扮相美丽的旦角所吸引,即便不明白京剧的门道,也不重要。

而从坤旦开始走上京剧舞台开始,她们一直沿着男旦所创制的道路以自己方式继续前进。

池浚说,第一代坤旦,如雪艳琴、新艳秋等,从声腔到身段,她们还是亦步亦趋地学习男旦。到了言慧珠、童芷苓等,她们已经开始在男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但基本上还是以男旦的表演体系为基准。

有开拓性意义的,以赵燕侠和杜近芳为代表,还有李慧芳、关肃霜,探索女性生理条件下自己的一条旦角道路,从声腔到表演的特质已经开始突显出来了。

再到李胜素、王蓉蓉等当今的当家旦角,她们越来越体现出女性旦角的魅力。这一魅力,是以男旦为骨,艺术核心的属性并没有脱离男旦建立的基本体系,但是又有所发展。

“可以说,当代女性旦角,是当年男旦的衣钵传人,也是发展者,她们是这个时代男旦的一种新生,他/她们都是旦角,两者并没有割裂,没有谁取代谁,而是男旦艺术基因的延续,艺术血脉的传承。我们看到了坤旦,就看到了当年男旦的一缕戏魂,绵延至今。”池浚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