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作品:凤林街58号的怀念

时间:2021-09-27 07:45:02 来源:

凤林街58号的怀念

济南凤林街58号是我学习书法的启蒙地,是我的恩师张立朝先生的旧居。虽然现在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恩师也已辞世27年了,但我经常会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到那里去怀念、祭拜恩师。我怀念他的人品书品,怀念凤林街58号那育才的摇篮和育人的温暖。

blob.png

我少时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对被人们称颂的老济南的书画六大家———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金(芬)、张(立朝)尤为崇拜,特别是对恩师的书法艺术崇慕至极。那时,恩师的墨迹在济南街头随处可见,每次见到,我都驻足尽情观赏,心摹手追。

而且,我一有时间就到鞭指巷路口济南市美术工厂恩师的创作室,站在窗外看恩师写字,并十分渴望有一天能当面向他请教书法。老天不负有心人。1972年初冬的一个晚上,我在父执徐聿吉先生的引领下,叩开了凤林街58号的大门。初次见到恩师温和慈善的面容,听着他的谆谆教诲,原本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搁的我顿时放松了许多。

我小心翼翼地一一回答恩师的提问。离开时,恩师嘱咐我可以随时去家里找他。这次见面和恩师殷切的嘱咐,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翌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22岁的我正式拜师,成为恩师的入室弟子。当时我家条件有限,家父把恩师请到家中,一杯水酒,一顿便饭,便圆了我多年的拜师梦想。

当时,恩师还特意刻了两方印章,作为送给我这个初入师门的学生的礼物,朱文印是“李福增”,白文印是“锲而不舍”。这两方激励我对书法孜孜以求的印章,我一直珍藏至今。从那以后,凤林街58号就成了我学习书法的启蒙馆。在那里,我得到了恩师的许多教诲,为我走上书法之路奠定了基础、打开了通道。

恩师不仅在书法艺术上费尽心血引领我早日成材,在生活上更是爱我如子,处处体贴关心我。1979年我成家时,家父已过世有年,恩师就以家长的身份为我安排仪程并主持婚礼。平时,他也一直像父亲一样关心着我的生活、工作、学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第一次创作书作参加济南市书法展的前前后后。前期的准备做好之后,在恩师家里,恩师亲自帮我调墨铺纸,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注意章法布局、如何落款钤印,直至写到第四张,总算大功告成。最终,这幅我书写的毛泽东诗《七律·长征》作品入选济南市首届书法艺术篆刻作品展。这为我以后参加各类展事、赛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恩师是济南市书协的创建者之一。他对济南市书协的创建、对济南市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学生很多,各地来拜访他的人也很多,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恩师把来访接待往往放在下班后和休息日,而且他从未因工作忙而冷落过客人,上到省市领导,下到工农兵,他都一视同仁。

1981年下半年,恩师病重住院期间,我跟张炳南师兄和荆向海、吴耀师弟等轮流守候在恩师身边。一天夜里,我与炳南师兄在医院值班,恩师握着我们的手,声音嘶哑地说:“看到你们成材了,我很高兴。”

1982年1月5日,恩师驾鹤西去,享年68岁。恩师的去世是山东书法界的一大损失,我更为失去慈父般的恩师而悲伤不已。

今年春日的一天,又一次到凤林街58号去拜祭恩师之后,想到恩师的遗作展,伤怀之中,我撰诗一首并自书(见上图),以表达我对恩师的怀念:“难忘尊师雨露恩,视生犹子慈父心。德艺双馨典范树,报春花开遍张门。岁在己丑年之春,写在恩师张立朝先生遗作展暨作品集首发式之际。”

恩师虽已辞世27年了,但他的人品、作品却一直在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我们这些晚辈后学,在书法艺术之路上奋力登攀、不断前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