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鉴藏赏析:醉听莺燕语春风

时间:2021-10-07 11:45:03 来源:

醉听莺燕语春风

吴历秉性耿直。其青年时期正值明王朝覆灭,曾作七律诗《无端次韵》:“十年萍迹总无端,恸哭西台泪未干。到处荒凉新第宅,几人惆怅旧衣冠。江边春去诗情在,寒处鸿飞雪意寒。今日战尘犹未息,共谁沉醉老渔竿?”到了中年,清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吴历的激愤情绪渐渐平息,但又逢母死妻亡,感到人世茫茫,便遁入空门。他初信佛教,后改信天主教。吴历加入天主教的年月无准确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湖天春色图》(见左图)中找到一点线索。

我们现欣赏的《湖天春色图》为纸本设色,纵123.8厘米,横62.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画上有长题:“忆初萍迹滞娄东,倾盖相看北海同。正是蚕眠花未老,醉听莺燕语春风。归来三径独高眠,病渴新泉手自煎。丛菊未开霜未傲,多君先寄卖壶钱。帱函有道先生侨居隐于娄水,予久怀相访而未遂。于辰春从游远西鲁先生,得登君子之堂,诗酒累日,盖北海风致不甚过矣。旦起冒雨而归,今不觉中元之后三日也。而先生殷勤念我,惠寄香茗酒钱于山中。予漫赋七言二绝,并图赵大年《湖天春色》以志谢。墨井道人吴历。”题跋中的“帱函”是一位天主教徒,“远西鲁”是比利时籍教士鲁日满。由题跋可知,吴历作此画时已与天主教徒有交往。康熙二十年(1681),正值吴历50岁。他随天主教教士柏应理去澳门进修,决心布道。此图的题跋说明他对天主教的虔诚。而画中的意境闲散平和,也与他当时的心境有关。

blob.png

《湖天春色图》吴历模仿赵大年之作

吴历学画初师王鉴,后师王时敏。在师法宋、元诸家的基础上,他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绘画的长处,最终形成自己的画风。他用笔严谨、朴厚、细密、沉着,多用中锋,喜用重墨、焦墨。他表现山石所用的“阳面皴”(受光处有皴笔)为同辈画家所少用。《湖天春色图》采用“平远法”构图,视野开阔,设色以青绿色为主,皴染工致、华润、明秀,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树木分为近、中、远三组。湖畔一径斜出,迤逦远去。绿草如茵,树木摇曳,春鸟啁啾,似闻其音。画面左上角的远山若隐若现,薄雾如烟,空旷而清远。

有许多人认为,吴历画画多参西法。如叶廷琯在《鸥波渔话》中言:“道人入彼教久,尝再至欧罗巴,故晚年作画好用洋法。”《清史稿》亦载:“(吴历)晚年弃家从天主教,曾再游欧罗巴,作画每用西洋法,运气绵缈凌虚,迥异平时。”其实吴历并未去欧洲,仅到过澳门。他在创作中虽运用了阴阳明暗对比法和透视法,但只是“变夷为复”(即“洋为中用”)。《湖天春色图》中,他对“光”与“气”的描绘,使画面洁净如玉、澄澈似水。“气”在其他画家的画中或许能感受得到,但表现“光”的作品却极其罕见。中国画不注重光影,所以表现“光”不是国画家擅长的。然而,吴历却能在画中很好地表现出光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是在透彻的大气和明媚的春光中,万物才显得那样生机勃勃。画中的意境是静谧的,鸟儿的飞鸣更加衬托出这份静谧;同时,画中的物象又是动的,一切物象无不在萌动之中:垂柳刚吐出嫩芽,小草已从土里伸出来,各种小虫儿也都努力钻出地面。

纵观《湖天春色图》,用笔沉着细致,皴染秀润工细,设色清润淡雅,风格清朗自然。吴历虽笃信天主教,但在中国画创作中,仍秉持笔墨传统。对西方光影和透视手法的吸取,绝没有改变他画中的传统基因。

他的山水画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

他曾有诗写道:“岚气初收霁色开,乔松举立白云隈。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湖天春色图》虽为吴历模仿赵大年之作,但亦是作者乘兴时,胸中的造化自然涌现、付诸笔端而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