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方志四川传统文化」三汇彩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奇葩

时间:2022-11-21 18:05:07 来源:方志四川

大家好,「方志四川传统文化」三汇彩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奇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渠县三汇彩亭,是一种以人物造型为主要架构的民间表演艺术,其代表杰作是“高亭子”。三汇彩亭融铁工、木工、剌绣、缝纫、建筑及力学于一体, 汇戏剧、绘画、雕刻、造型艺术于一炉, 结构巧妙, 工艺精湛,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凸显“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色,地域风情浓郁, 是川东民间艺术瑰宝。当下,在全国可谓硕果仅存。

2008年,“三汇彩亭”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三汇镇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彩亭艺术之乡”。

艺术形式

三汇彩亭(民间俗称“抬亭子”),以亭子造型和巡游表演为主要特征,既是造型艺术,也是表演艺术。三汇彩亭发端于矮亭子,原先在一个四方桌上供奉,旨在敬神娱神、“蕲子禳灾”,“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后经艺人不断尝试创新,逐步演变成现在的高亭子。抬亭者需8人。彩亭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细长而分节的铁杆,其上支架横伸斜展,环环相扣,曲折有致,将从戏文或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4层,演绎一个主题,通高8米上下;抬亭者俗称“脚夫”,高矮相当,一式服装,齐步慢走,抬着“亭子”沿街巡演。亭上儿童扎缚在铁杆架上或坐或站,舞袖摆手,翻转滚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高而险、奇而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观众提心吊胆、惊讶万分,演者泰然自若、悠哉游哉。在欢快的耍锣声中,彩灯彩旗开路,众人拉动旱船,滑稽诙谐的“抬总爷”随后,接着是几抬彩亭“闪亮登场”,而亭子周围簇拥着“车车灯”“舞狮”“踩高跷”等数种川东北民间文艺表演,众星拱月。庞大的表演队伍以及追随彩亭的人流堵街塞巷,使亭子会异常隆重而热烈。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三汇镇街道和码头进行表演,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抬亭子时间约定俗成,节目样式基本一致,因此表演期间也叫亭子会。亭子会以抬彩亭、祭拜“三圣娘娘”、看彩亭为主要内容,连续三天,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胜似过年。从亭子会筹划、彩亭的设计捆扎、祭祀活动到正式抬彩亭,前后约需1个月时间;组织者、设计者、工匠艺人及其他社会人员为此忙碌,人们谈论的、操作的都与彩亭有关,使集镇笼罩在浓郁的彩亭艺术和民俗节庆氛围之中。

高亭上架调整

三汇亭子会与当地独特文化现象密切相关。亭子会期间要抬“三圣娘娘”,敬神娱神,祈子攘灾。《民国渠县志.礼俗 下》:“每岁三月十七、八日,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招摇过市。又有圣三神像,珠冠冕旒,衮衣绣裳,亦舁之以行……”三汇镇除有五宫、三庙、一庵一寺外,河街上土祖庙的“三圣祠”塑有三女神:“一司送子、一司天花、一司麻疹。世之蕲子禳灾者,争趋焉”。每年三月十五日“飘香”,人们抬着三圣娘娘与土祖爷出行游街,并敬衣袍、献彩亭,祈求送子娘娘赐予男孩,痘母、麻母娘娘消灾免难。人们争相送小孩着戏装上亭台,连续三年,目的是“逗三圣娘娘喜欢,细娃儿好带”。于是,三汇镇抬彩亭,由一般的宗教行象活动,成为“蕲子禳灾”的祭祀礼仪。至今,三汇镇仍然保留着抬“三圣娘娘”的习俗,以祈求子女健康平安。

历史源流

三汇彩亭始于清初,盛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俗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汇镇地处渠江中游,巴河、州河在镇前交汇,始称“渠江河”。三汇古镇开埠甚早,北宋景佑年间(1034-1038年)已有记载,历为渠北重镇。由于商埠热闹非凡,则码头货栈利害攸关,各帮派势力的竞逐率以文化艺术崭露头角。

亭子会的形成,首先基于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建置于公元前314年的宕渠县,土著先民賨人天性劲勇、能征善战,他们“锐气喜舞”,创造了灿烂的“巴渝舞”,而后流变为“竹枝歌”,古宕渠文明影响深远。三汇镇紧邻宕渠故城,处于古代賨人重要的城市生活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汉阙挺拔屹立、遗存千年。彩亭最初源于汉代百戏中的高竿技艺“寻橦”,渠县汉阙生动地刻录了寻橦之技的表演情景。唐宋“寻橦”从杂技艺术分流而为“高台社火”,特点是用绑扎在高台上的人物造型来表现主题;发展到明代叫“行香走会”,主要内容是“抬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云烟缕形,层置四五儿婴,扮此剧演”;至清代抬阁叫“抬彩亭”或“抬亭子”。这门技艺有赖口传心领,且需数样技巧跨界融合始成,各地已基本失传。而此时,川东北的三汇古镇,彩亭艺人得其精髓,将彩亭艺术传承发展到日趋成熟。

第二,得益于码头掌控与商贸竞争。三汇镇自北宋以来,是川东北最重要的水运通道和物资集散中心。清雍正八年至民国24年(1730-1935年)置县丞署和分县署。三汇镇三江六码头,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素有“小重庆”之称。是民国四川“四大名镇”之一。交通发达,商贾云集,工商业活跃。除传统手工业外,三汇特醋、锅罐、火柴产生于清代,光绪33年(1907年)商会所辖行帮有19个;至民国30年,造船厂逾10家,工场30余处。上游各县物资如米粮、山货、木材,下游各地的百货、食盐多在三汇中转,大小船坞密密麻麻覆盖三江,货走繁忙,一时间热闹非凡。显然,谁掌控了码头,谁就掌握了商机和先机。抗战前后有商号262家,其中茶馆30家,旅栈25家,银行5家。四原辐辏、人声鼎沸,成了闻名的不夜城。世人皆知,名头响亮是生意市盈的金字招牌。各行其巧,殊途同归于文艺取势。

民国年间,三汇彩亭街头表演情景

第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民间文艺的多样性,是孕育艺术新品种的催生剂。明末清初,两次“湖广填川”,移居的多为江西、福建、两湖、广东及陕西人,且外地客商长期云集于此。古代賨人的剽勇之风,秦楚闽粤的奋进之气,多元文化交汇于此,使三汇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古镇码头之间,各个商会行帮、江湖帮派势力争名逐利,官办的、民间的,造船工匠与行船的,开店经商的、走街串巷的、袍哥“嗨皮”的,迎来送往的、算命烧香的以及各种庙会法事,加上各种民间传统节日,无不以斗雀、舞狮、说书、唱戏、耍龙、拉旱船、抬总爷、踩高跷、车幺妹、放烟火架等民间文艺表演来争奇斗艳。清初,三汇亭子会应运而出。初由居民自动组织,自备穿戴,自筹资金,于3月15日抬亭子。随后行帮商会集工匠之精华,专攻彩亭技艺,并于每年定期举办“亭子会”,“三汇彩亭”遂以横空示人,精彩亮相。它不仅成为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成了三汇镇独特的地方性节庆日。

新中国建立后,三汇彩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了新的时代风采,赋予了更新的功能作用,成为一枝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奇葩。

表演盛况

三汇彩亭以其巧妙构思、繁复工艺和独特魅力献彩展演,闻名遐迩。《民国渠县志》载,三汇亭子会期间“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殆有举国若狂之概”。

改革开放后,三汇古镇的彩亭技艺传承人决心将这门艺术重放异彩。

1982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镇政府决定恢复举办亭子会。是日,周围及邻近市县群众如期而至,古镇万人空巷,彩亭会成功进行了游艺表演,享誉省内外。

80年代,三汇彩亭艺术恢复表演

1991年6月上旬,渠县县委、县政府在渠江镇举办“渠县首届彩亭艺术节”暨川东北物资交流大会,渠江江面同时举行龙舟竞渡,盛况空前,成就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连台好戏,活动期间拉动旅游、运输、服务业营运高潮。通过多次展演巡游,文化交流促成各主办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货物流通量和商品发展空间。

1991年6月2日,渠县首届彩亭艺术节开幕

三汇彩亭先后应邀参加国家“十运会”“四川省92年春节团拜会”,四川省第三届“旅发大会”,“世界非遗博览园展出”“市青运会”“物交会”“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节”等数百次巡游展演,所涉演出数十个市县,参加人次数万,观众达数千万人次。通过巡演,不但传播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了彩亭自身工艺的不断发展,达到美的共享,而且以其丰富的展演形式和艺术魅力,带动着周边民间文化、群众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全面进步。2014年4月17日,通过媒体预告,三汇镇又成功举办“彩亭会”,数万人蜂拥而至古镇共襄盛会,全国包括主流媒体在内近100家广泛宣传报道。同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四套《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92)以“渠江古街古朴渠江美”做过特别报道。

传承与保护

三汇彩亭经300多年历久不衰,由低及高,由小逐大,形成了今天的独特民间艺术。历史上彩亭作品(节目)多以传统故事为题材设计彩扎包装,主要从《三国》《水浒》《聊斋》等名著中选材。辛亥革命前后,表现急公好义、精忠报国、勇于反抗封建礼仪的戏文登上彩亭,“敬神娱神”的“亭子会”逐渐演变为“崇善好美”“以文化人”的大众文娱活动。展演节目有《单刀会》《林冲夜奔》《武松打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天门阵》《桂英打雁》《岳母刺字》《盗灵芝》《水漫金山》《萧方杀船》《击鼓抗金》《扯符吊打》《算粮登殿》《财神图》《风筝配》《做文章》等等,表现了蔑视强暴、鄙薄奸佞、任侠好义、抵御外侮、报效国家的正气张扬,是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诚挚追求。解放后,继承和发扬民间文艺优良传统,三汇彩亭焕发新的时代风采。传统戏文赋予新的含义,创作出《刘胡兰》《白毛女》《体坛群英》《火种》《国魂》《勇攀高峰》《奔向四化》等节目,歌颂工农兵和知识分子,表现时代的主旋律;《万石粮食堆满仓》《责任制好》《香飘万里》《深化改革》《文明新风》《五好家庭》等节目,表现两个文明建设成就。

随着时代发展和彩亭自身潜藏的空间,渠县在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在工艺、题材上作了无数次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效果。非遗传承人借彩亭艺术本体的造型样式、技巧平台,溶入新的时代题材,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设计制作《学雷锋》《十运会》《新农村》《黄花香》《飞天梦》《嫦娥奔月》《走基层》等数十种具有时代气息和当前生活情调的现代彩亭,使传统的彩亭艺术巧妙地溶入现代生活内容,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效果。寓教于乐,传播正能量。让古老的彩亭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延续着彩亭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生命力,开辟了彩亭艺术走向未来的光辉前景。

渠县县委、县政府在做好大文化战略布局中,提出建设“四川文化强县”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挖掘传承、保护民间艺术重要决策部署,提出了若干举措并督促落实。

一是加强管理。2009年,县政府建立“渠县民间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县文广局、文化馆设立“民间艺术保护办公室”,用近五年时间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建档,建立了民间艺术人才库。各部门、乡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保护措施和管理职责,年终检查考核。2012年,整理、完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名录”资料。2014年,制定、落实《三汇彩亭会保护条例》。坚持一年一度彩亭会表演。2015年,编纂出版《三汇彩亭会》一书;召开三汇彩亭艺术研讨会,命名“三汇彩亭会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挂牌保护。2016年,举办三汇彩亭艺术培训班,培训传承人200人;发放彩亭艺术生活津贴。2017年,对《三汇彩亭会》的历史、发展、传承保护等开展理论研讨,汇编文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渠县摄协会长万绍荣先生,30余年追踪拍摄三汇彩亭,从上万张照片中遴选400余幅,自费结集出版。2018年,建设“三汇彩亭会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参观。创办“三汇彩亭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走市场化展演推广的路子,商演活动进入市场化运营。

二是健全组织。注重引导,开展培训、传习活动,对民间艺术实行专业化管理。确保民间艺术不失传、不流失、促发展、更繁荣的好势头。目前,全县保护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专业团队100余个,各队均以艺术人才兼任负责人;定期培训、调研、普查、验收,政府所保护登记建档的民间艺术100余个传承项目,传承人代表公布有300多人。其中“三汇彩亭”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2人,学员85人。各种民间艺人各民间艺术团体都落实有办公室、活动室、演练场所,他们的创作活动、组织发展、保护创新等方面有了硬设备。这些人才库的建立、传帮带的管理模式,确保了渠县民间艺术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资金扶持。在优化软环境的基础上,资金上作了专项安排。借国家政策,实行省市专项资金、县财政共同分担办法,对民间团体、民间艺术的业务培训,教学及艺人生活等给予按期补贴,解决了民间艺术团队、民间艺人无经费支撑的实际困难。近几年,县财政用于文化活动开展、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人的传习培训经费超过5000万元。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保护力度到位,民间艺术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民间艺术项目保护有序有效,以确保民间艺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了文化强县建设步伐,促进了渠县大文化的全面进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