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枣庄国家级非遗有哪些「山东花鼓戏」

时间:2022-12-05 17:41:04 来源:用户50015072292

大家好,枣庄国家级非遗有哪些「山东花鼓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鲁南花鼓”是运河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性舞蹈艺术,其内容主要是反映运河两岸民风民情,因表演形式丰富、艺术特点独特,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乾隆、嘉庆年间,台儿庄运河两岸花鼓艺人在花鼓舞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姊妹艺术养份,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为今天的鲁南花鼓。鲁南花鼓起源于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两岸,流传于鲁南及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在枣庄市的张山子、南洛、北洛、黄村等地最为盛行。

鲁南花鼓融歌、舞、打击乐三位于一体,表演幽默风趣,动作粗犷奔放,唱腔优美流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前表演。其角色以道具命名,持伞者为“琼伞”,挎鼓者为“鼓手”,执扇者(女)为“扇花”。表演时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琼伞为领舞,两(或一)个鼓手引两(或一)个扇花对舞;对舞结束,一鼓手和一扇花二人对唱、载歌载舞。对唱轮流反复进行,歌词内容广泛,亦庄亦谐,部分为传统歌词,也可即兴编词演唱。场外擂鼓者在表演时也可根据演员的情绪即兴发挥,场内场外的鼓点相同,相互默契配合。

旧时花鼓队进村,打击乐要先进入架屋(敬神的房子)拜神、祭祖,祈祷神灵保佑人寿年丰,然后进行表演。解放后,鲁南花鼓发展较快。每年春节的民间游艺展演期间,各路花鼓队都会云集台儿庄城区,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使花鼓艺术不断得到提高。1992年9月,鲁南花鼓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并荣获二等奖。目前,原生态的鲁南花鼓,群众基础不断削弱,濒临消亡,急需有效保护和全力抢救。

鲁南花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严谨而完善的格式,对于研究鲁南地区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鲁南花鼓的保护与弘扬,不仅能够使鲁南花鼓这项地方传统艺术得以延续,而且有利于推动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丰富完善了全省及至全国各地地方民间艺术。并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属地

枣庄市台儿庄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鲁南花鼓起源于枣庄市台儿庄运河两岸,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

台儿庄区地处鲁苏交界处,西连微山湖,南临陇海线,津浦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全区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行政村(居),面积538.6平方公里,人口30.1万。

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自古即为“商贸重镇,水旱码头”,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底蕴深厚。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现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运河故道”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开发样板区,有“鲁南粮仓”之称,同时还是鲁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一座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的河港商贸生态旅游城市正在运河之畔崛起。

分布区域

鲁南花鼓主要分布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峄城区、滕州市,济宁市微山县,江苏徐州市的邳州市、铜山县、贾汪区、睢宁市等地区。

历史渊源

鲁南花鼓已经历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说起花鼓的起源,当地民谣有“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由此可知,花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由来已久。

明万历年间,京杭运河自韩庄改道经台儿庄后,逐渐成为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人口剧增。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乾隆、嘉庆年间,台儿庄城区人口达5万人,居民富庶,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带来文化的繁荣,为鲁南花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乾隆、嘉庆年间,台儿庄运河两岸花鼓艺人在花鼓舞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姊妹艺术养份,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为今天的鲁南花鼓。鲁南花鼓在发展、衍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且名称各异。其活动范围以台儿庄为中心,其运河北岸以黄村为代表形成了北派花鼓,运河南岸以苏北燕子埠为代表形成了南派花鼓。如北派花鼓刘玉刚已是第六代传人,南派花鼓陈开俊已是第五代传人。

鲁南花鼓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是老百姓在节日、农闲期间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他们自娱自乐的最好方式。鲁南花鼓这种表现形式,不但地方特色鲜明,接近生活,能够渲染节日气氛,而且能够体现出鲁南运河两岸人民的粗犷、豪放,以及浓郁的地方民俗、民风,深受老百姓欢迎。

解放后,鲁南花鼓发展较快,每年春节后的民间游艺展演都组织花鼓队参加,各路花鼓队云集台儿庄城区,相互交流切磋,使花鼓艺术不断得到提高。花鼓艺人陈德源对鲁南花鼓的历史渊源、队形套路、每个角色的动作特点、乐队的锣鼓伴奏进行深入研究,并于1957年对此舞进行加工整理,参加山东省文艺会演,并取得优异成绩。1992年9月27日至10月4日,鲁南花鼓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并荣获二等奖。

目前,能够掌握传统运河花鼓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花鼓民间艺人寥寥无几,保护和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基本内容

鲁南花鼓融歌、舞、打击乐三位于一体,表演幽默风趣,动作粗犷奔放,唱腔优美流畅,大都是表现农村生活的故事情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前的走街串户时在广场表演,旧时花鼓队进村后,打击乐要先进入架屋(敬神的房子)拜神、祭祖,喊号“南无阿弥陀佛”,祈祷神灵保佑人寿年丰。村里摆烟茶糖果招待,然后进行表演。

(1)演出。以打击乐伴奏,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总指挥可根据场内气氛,即兴变换击鼓花样,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但场内外鼓点与节奏始终一致。

表演人物。一般由5人组成,一琼伞、两扇花、两鼓手,其中以一鼓手、一扇花为主,其余为辅。琼伞表演分跑伞、绕头伞、侧身滚伞等。

表演主要招式。有碎步击鼓,仙人指路、摇橹式、踩四门、凤凰三点头。抹帽式、磨盘鼓等。由于古运河畔人们从事苦力营生,故要求琼伞与鼓手动作有粗犷、奔放的剽悍美,但在粗犷中又不失诙谐的意趣;扇花的表演力求泼辣中深蕴着妩媚的柔情,即要着力表现古运河畔妇女的“泼”,又要突出她的温柔,这样的表演,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出在打击乐中开场,一男青年持琼伞上场,其余人物次第上场,二女坐于板凳之上,二男围着,做出各种舞蹈动作,边歌边舞边表演。舞蹈动作以秧歌步为主,间以其它舞步,以及杂技、戏剧表演等动作。

(2)曲词。以花鼓调和民间小调为主。鲁南花鼓的曲词朴素、简洁,除有一部分固定的曲词外,大都是一些即兴演唱词,有很大的随意性。固定的曲词如《唱十二月》:正月立春寒未消,二月风摆

路清条,三月小燕戏长柳,四月樱桃挂满梢,(打击乐起)五月十六红成队,六月荷花水上漂,七月公鸟范泗至(?)八月燕子门外漂,

(打击乐起)九月菊花重阳站,十月汗衣无人捎,十一月大雪拦官道,腊月路上冻冰桥。(打击乐起)又如“板凳好比凤凰台,非得俺请不下来。下来吧,下来吧,得俺扬州看琼花。扬州琼花摘一朵,光可问名不可夸。”即兴编唱的歌词,如“高高山上一棵槐,槐树下面搭戏台;搭起戏台没人唱,(打击乐起)俺把二妮请上来。”又如“正月里来是新年,花鼓来到你村前;一来烧香二拜年,(打击乐起)再来庆祝丰收年”。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乐器

鲁南花鼓是一种以打击乐为主、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的秧歌群舞。打击乐主要包括一面大鼓、两副大镲、两副小镲、一面小锣;吹奏乐有唢呐等。

2、服饰

持琼伞者:头扎紫色头巾、脑后系结,身穿褐色对襟褂、褐色灯笼裤,腰系紫色绸带,脚着黑色洒鞋;鼓手:头扎黄色长方巾,身穿粉色对襟褂、灯笼裤,腰扎红色腰箍,脚着黑色洒鞋;扇花:头戴一朵红花,脑后梳一独辫,身穿白色镶红边大襟褂、百褶裙,脚着彩鞋,典型的大家闺秀模样。

3、道具

道具为琼伞,伞架用竹篾制成,直径50厘米,伞把用木棍制成,长60厘米,黄绸蒙顶作帷,帷下坠一圈红色穗子;另还有腰鼓、鼓槌、彩扇、彩绢等。

主要特征

鲁南花鼓自清朝中叶形成以来,历经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如下基本特征:(1)表现风格具有幽默、风趣、粗犷、奔放等特点,但又不失优美、流畅、细腻之风韵,地方特色浓郁。(2)即表现了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豪放、威严,又融合了山东妇女泼辣柔美,形成了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艺术特色。(3)曲词简朴,通俗易懂,还可以即兴演唱,唱词很接近老百姓的口头语,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4)是一种歌、舞、打击乐相结合的群体舞,能够渲染节日气氛,体现古运河两岸的民俗、民风,深受老百姓喜爱。

重要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鲁南花鼓是运河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性舞蹈艺术,其内容主要是反映运河两岸民风民情,因表演形式丰富、艺术特点独特,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学术价值

加强鲁南花鼓保护与弘扬,不仅能够使鲁南花鼓这项地方传统艺术得以延续,而且有利于推动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丰富完善了全省及至全国各地地方民间艺术。

科学价值

鲁南花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严谨而完善的格式,对于研究鲁南地区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