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艺术家创作」

时间:2022-12-16 13:33:05 来源:王尧

大家好,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 「艺术家创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艺术家,人们通常认为那是另外一种生物,他们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天赋,但同时他们的行事风格和生活状态也会让人另眼相看。其实艺术家和常人并没有更多的不同,只是多了敏锐的感受力,他们留意被人忽略的事物,他们能够感受到常人没有感受的细微之处。

艺术家也并不是天生就是艺术家,在成为艺术家这条路上,他要披荆斩棘,不断超越。

艺术家面对的是未知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是对可能性的探索。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面对的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艺术不能套用既有的模式,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艺术与技艺有时会被混淆,技艺是现成的模式,高超的技艺是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的,而艺术是通过探索获得的。所以艺术家与匠人是不同的,匠人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他只要勤勤恳恳,每天朝那个方向进步一点,总会达成目标,他的心里是踏实的。艺术家的面前是未知,是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到。面对未来,他的心里是没有底的。

米开朗基罗在接到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任务时,他尽力推脱,他不能想象四年之后教堂的天顶能在自己的手下呈现出《创世纪》的宏伟场景;

毕加索在他的蓝色时期画那些忧郁的画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未来会画出惊世骇俗的《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

艺术家要对抗的是虚无,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摸索,把一件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艺术品呈现出来。

那么,艺术家的路是怎样的一条路呢?

艺术之路是自我实现之路

艺术是通往未知的一条路,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循。综观古今中外一切有所成就的艺术家,他们走的路都是找到自我,并且找到自我与世界的恰当关系,最后实现了自我。

找到自我是根本,但仅仅找到自我还是不够的。傳雷先生说:“大凡一件艺术品之成功,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即要艺术家的人格和自然合一(这所谓自然是广义的,世间种种形态色相都在内)。”这里的所说的“艺术家的人格和自然合一”,就是找到了自我与世界的恰当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塞尚用自己的眼睛——不是受了别人影响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用他的全身心去体会自然,悟到了自然的奥秘,再把他的人格注入到他的画中,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画作;

高更厌倦了现代文明,塔西提岛的原始文明让他找到了自我,所以他描绘塔西提岛的画才能载入史册。

他们都实现了人格和自然的合一。

塞尚的画


高更的画

那么,这条自我实现之路如何起步呢?

艺术家的起步是模仿

既然要找到自我,为什么要模仿呢?

艺术品不是凭空产生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创造物就是艺术品。艺术史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件艺术品都能在艺术史的坐标上找到他的坐标点。

并且生命是连续的,创造并不是从无中生有,只是旧经验、旧材料的新组合。

在任何一位艺术家早期的作品中,你都会发现其模仿的痕迹。他从自己崇拜的艺术家那里吸收了各种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通过自己的个性筛选、表达,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艺术家要学习艺术史。了解了艺术史,才可以判断并选择自己的风格倾向和要走的道路。

他选择和自己血脉相通的艺术家去研究和模仿,以支撑起自己的艺术的最初构架。

这是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他打好了基础,理解了媒介的复杂性并学会运用,开发出各种技能。

人们开始欣赏他的作品,说像某某大师,他有点沾沾自喜,自己的作品终于有个模样了。当然,他不满足于此,他想有自己的东西。他继续往前走,不时变换着模仿对象,他的作品这个时期有这位大师的影子,过段时间又调整方向,有了另外一位大师的影子。

这样的试验到了一定时间之后,他厌倦了,终于想寻求突破了,寻找自我了。

可是,突破何其容易?他左冲右突,碰得头破血流。他陷入了自我怀疑。

艺术家总是在质疑

艺术家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怀疑。自我怀疑过后再重新审视自我,寻找新的自我,这样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突破就是在这其中发生的。

艺术家时不时要从零开始。创造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制造错误,然后留意并甄别错误中可取的部分。

一件作品刚出炉,艺术家左看右看都觉得好。过段时间回过头来再打量,又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甚至一无是处。

艺术家时常会陷入挫折,找不到方向。就在他殚精竭虑,走投无路时,一个偶然发现的可能性又让他感到柳暗花明。然而有时,这个柳暗花明却是假象,他又重新陷入质疑。

一件艺术品下潜藏着艺术家数不清的的煎熬、试验、失败和不屈不挠。当他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只看见了它的完美。

越是优秀的艺术家越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将他的艺术置于质疑中,从而一次次地超越了自己。

理性是支撑

在通往寻求突破的路上,在自我寻找与自我怀疑中,理性至关重要。

通常艺术家都被认为是感性特别发达而缺少理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感性是前提,是必备条件,但是感性只能提供不成形的东西,理性才是支撑。有了理性,艺术作品才能最终实现。先不说达芬奇是怎么对人体进行科学研究的,就是被认为最感性的凡高,都在信中说他正在对他画的画进行着计算。

在整个艺术之路上,更是需要理性。对自己选择方向的思考判断,从前辈大师的宝库里筛选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试验的错误中甄别有用的东西,等等,无一不需要理性的指导。

而且,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的自我教育。

灵感的产生其实也常常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艺术家思考的问题会一直停留在他的无意识里,总会有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或是什么,引爆思维的火花,将艺术家脑海里的事物建立起联系,这时答案就产生了。

有了理性的加持,艺术家日益成熟。他慢慢地拨开迷雾,揭开事物的所有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核心。

他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核心品质。

这样,艺术家离自我越来越近了。

风格是艺术家的背影

这个阶段,艺术家慢慢抛掉了一万小时练就的技巧,除去了模仿的痕迹,轻装上阵了。

他发现自己变得游刃有余了,可以不按招数来了,可以有那么一点从心所欲了。那些技巧,那些模仿,已经变成了无形的东西,融入了他的血液,而一种叫做风格的东西渐显。

风格并不是艺术家刻意制造的,风格是追求自我之路上的副产品,是艺术家的精神气质、手法等等一切凝结而成。吴冠中先生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艺术家的风格是通过批评家和观众总结和评判的,艺术家本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凡高以那么强烈的笔触描绘他的那些画的时候,他只是想表达他的内心,他认为画就应该那么画,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画和别人有那么大的不同,他的画有那么鲜明的风格。

艺术家生涯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尝试,所以会有不同的风格呈现,他成熟阶段的风格就是他代表性的风格。它就是艺术家的名片。

艺术家找到了自我,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了。那么大艺术家和小艺术家有什么不同呢?怎么才能成为大艺术家呢?

破除“我执”

“我执”是艺术家生涯中最大的敌人。艺术家的追求是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这个过程,就是“见自已,见天地,见众生”的一个过程,这是三重境界。“我执”是被困在了第一重境界。

大艺术家的作品通常能够引起普遍共鸣。小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有些特色,但是不能给人深刻感受,甚至有些不知所云。原因就是大艺术家见了自已,也见了天地,见了众生,最后达到“无我”的境界。他洞悉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用他独有的方式表达出来,唤醒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而陷于“我执”的小艺术家只见到了自已,他囿于自我的一些独特体验,并执着于自己偏爱的某种表达方式,但是往往并不能和人类的普遍感受建立关系。

“我执”是艺术征途中难以逾越的大山,所以大艺术家才那么稀缺。要翻越这座大山,需要一生的修行。

回到纯真

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但是他们的创造力没有理性的指导,没有艺术法则的承载,他们的作品还不能被称为艺术。而艺术家经过大半生在艺术规矩里的行走,这些规矩终于化为无形,他可以卸掉枷锁,找回他最初的孩童的眼光了。

艺术在最高境界时都是返朴归真的。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家没有了障碍,没有了心魔,既不会受困于技法,也不会受困于风格,他随手拈来的都是艺术。这时艺术家呈现出的是他自己和世界本来的样子。

毕加索有句名言:我用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却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个孩子一样画画。

齐白石老年时期的画就是一派的天真;马蒂斯晚年的剪纸,既炉火纯青,又像孩子般单纯,所以格外动人。

马蒂斯晚年的剪纸


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就像“我思故我在”是哲学家的生存方式一样,“我画故我在”则是画家的生存方式。他别无他选,也别无他求。

他面前是一条极其孤独的路途,他带上了他的天赋,热情,勇气,耐力,上路了。他一路前行,像个英雄,也像个朝圣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