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语文与文学及文化的关系「语文和文学」

时间:2023-01-14 17:57:06 来源:齐居士

大家好,语文与文学及文化的关系「语文和文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与文学及文化的关系

阮祥毅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语文与文学是怎样的关系。这个关系一直没有厘清过。因为向来把文学看成是语文的一部分,或者语文与文学同一。其实,文学应是独立于语文之外的一种学科。它与语文同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样。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它们的位置也是倒置互换的。

文学与历史、哲学等等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或者说,文学与音乐、美术一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音乐借助声音节奏旋律来表现其内容,美术借助线条形状色彩来表现其内容,文学则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其内容。语文学习的是语言文字,而文学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其内容的,是语言艺术中的一种。人们因文学表现手段上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文学就是语文。这样的认识也是不确当的,它消解了文学的独立性,把文学变成了语文的内属物。文学不是语文的内属物,就像历史、哲学不是语文内属物一样。它与历史、哲学等等人文学科并驾齐驱,也与音乐、美术等等艺术门类等量齐观。语文是语文,文学则是文学。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不同学科门类。语文与文学的区别就在于,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就像哲学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实界和主观世界一样。反映生活和心灵,是文学的内容。语言文字则是文学运用的形式。而语文则不然,它与文学的关系上,是以文学内容为载体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研究文学作品用了什么样的语言材料,用了怎样的语言形式和手法来表现其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和手法来表现这些文学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才是语文的内容和目的。它与文学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位置正好也是互逆倒置的。如果认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和心灵,它便是语文,那么,历史、哲学等等,同样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表现生活和思想的,甚而至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门类,同样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它们也都算语文吗?这些学科的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学习内容则是越俎代庖的。其内容是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而存在的。语文和文学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本来也是互逆倒置的,但我们却将语文与文学混同为一。这与因哲学、数学也是以语言文字作载体而将它们视之为语文又有何不同?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大大的误区。

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一门独特的艺术,应当像对待历史、哲学一样,或像音乐、美术一样,为其单独设置课程,不要与语文搅在一起而混沌不清。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和语文知识,是全体学生的共同任务,是每一个现代国家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学文科的学生是这样,学理科的学生也是这样,这没有例外。而文学知识的多少,素养的高低,可根据个人兴趣喜好有所选择。至于成为文学家,则更是少数人的选择。我们不可以在这点上一概而论,一锅混煮。把文学作为语文的内容来学习,这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好事,而对那些偏爱理科的同学来说,他们学习语文咋整呢?

不要将文学与语文混为一谈,这一认知的意义在于,如果将语文与文学同质化,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上,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就会将课程内容重点偏向文学教学,甚至将语文教学限制在文学的单一世界里。语文这一载体工具,它所面对的,它要承载要服务的,是所有学科的内容学习,它绝不能仅仅指向文学这一项。文学只是是语文学科需要承载和服务的众多学科的内容之一,但绝不是唯一。语文学习要顾及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学素养,也要顾及学生的科学素养,审美素养。仅仅学习文学,是不能完成语文广泛而博大的使命的。

将文学从语文学科中剥离出来,有三重意义:一是尊重文学的独立地位。文学绝不是语文的内属物,它与历史、哲学等等学科门类一样,是一门独立学科。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外,文学可作为一般课程或选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国现行课程体系里,历史、哲学等等人文学科都是独立成科的,唯独文学没有独立地位。文学仅仅是作为语文学科内的一部分。这是对文学的贬低与漠视。二是给语文学科减肥搜身,将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目标集中在语言文字的积淀运用上,使正确与熟练地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也使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因而化繁为简,轻装上阵,从而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与效果。三是使语文的学科性质更加科学明朗化。语文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基础工具,不是局限于文学范畴,也不是局限于人文领域,它所承载的内容,它所服务的对象,包含了日常生活、包含了所有的自然科学学科、社会人文学科,是全能型全方位的思维交际的基础工具性学科。语文学习就必须有这样的大局观念,而不能只是行走在文学这条风光美丽却视域偏狭的山阴道上。将文学包含于语文学科,既消解了文学的独立性,又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负担,还窄化了语文学习的范畴,这是制约语文学科科学发展的历史沉疴,必须改革,必须变化,以适应语文学科全方位服务生活、服务文化的特殊性质的需要。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看看语文与文化又是什么关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的总和。它包括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神产品)。物质文化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是在一定的物质形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非物质文化则是诸如书面传播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口头传承的历史、宗教、文学和传唱艺术等等。非物质文化又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人文科学(学科)。人们习惯上把语文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里的社会人文科学(学科)。这样一分辨,就可以看出,把文化纳入语文学科,显然是将语文的外延无限扩大化了。文化是超越各门学科的一个综合性概念。语文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就像哲学、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一样,它不是文化的全部。从概念的层次看,文化是上位概念,语文、哲学、数学等等学科是下位概念。它们不在同一层次。所以,语文与文化不能等同。再者,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化包括原始社会文化、奴隶制文化(如奴隶买卖、以人殉葬等)、封建文化(皇权至上、等级森严、三从四德等)、资本主义文化(民主自由、法治平等、个人至上、金钱崇拜等)、社会主义文化(初级阶段还会混杂有封建思想和制度残余等),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进步的正向文化,也有腐朽的反动文化。如果语文是文化,是不是应该包含所有这些内容呢?笼统地说语文是文化,显然不够恰当。

那么,语文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高中语文课标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语文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话看起来不错,可是所有学科课程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无法凭此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我们能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是,语文以语言文字的形态为文化提供创造与传承的载体。语文与文化,同样也是形式和内容互逆倒置的关系,而不是像其他学科那样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举一个文化的实例来说明吧。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没有疑义。数学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述其内容。对于数学而言,语文是其表现的形式,语文所承载的数学知识是其内容;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科普文章《说数》,则是语文课程借助介绍数学内容的文章为载体形式(例子),来学习语文知识的——学习科普文章的写法,把握其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特点。至于具体而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不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借助讲述数学知识的文章来学习语文知识,才是语文学习的特别任务。这样,在数学科目那里,语文是载体形式,而到了语文课里,这原来的载体形式则成了学习的内容;而有关数学知识,在数学课程里是内容,在语文课里,反成了载体形式。这就是其内容与形式位置关系上的倒置互换。数学与语文的关系如此,其他各门学科与语文的关系都是如此。可见,语文与文化既不是同一概念,也不是那种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位置互逆倒置的关系。语文为文化的创造建设和传承创新提供最重要的载体形式,而各种形态的文化内容则为语文的学习,为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无限广阔的应用平台和载体形式。它们两者是全方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同质的部分与整体的组成关系。因而,语文就是文化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它以这种特别的性质特点,广立于文化之林,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