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浅谈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商周时期玉器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1-16 12:05:07 来源:联拍在线鉴定名家说

大家好,浅谈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商周时期玉器的基本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在继承原始社会玉器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在玉器制作中采用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要表现手法,使玉器更富于观赏性和装饰性。时代风格表现为崇尚自然,追求真实,富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在商、周玉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此时,史前原始社会玉器分为南北两系的现象已经消失。三代(夏商周)玉器已地不分南此,艺术特征经过长期磨合,渐趋统一,代之以商、周象征主义艺术特征的创作方法,集各代、各地玉器艺术之大成,逐步完善,且一统天下。中华玉文化有它的继承性和统一性,夏商周三朝玉文化的重要特色,是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


公元前2070年,大禹的儿子启开创了子承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开始了“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王都河南偃师。标志着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开始跨进文明的门槛,古老的部落被国家所替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考古研究人员对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的玉器形制庄重,风格独特,超凡脱俗,证实是夏代玉器的典型代表。

洛阳金村出土


玉器种类有:玉圭、玉璋、玉琮、柄形饰等,为王室专用。烘托出贵族气氛。

装饰品类有:玉珠、玉镯、玉管、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 兵仗类有:玉戈、玉钺、玉刀、玉戚。生产工具类有:玉铲、玉斧、玉镞。

洛阳金村出土


洛阳金村出土


玉器造型


玉器造型主要为几何形器物,以直方形为主,如玉圭、玉刀、玉斧、大多数光素,无纹饰。柄形饰为创新玉器,造型为商、周同类玉器开了先规,是夏王朝的重要发明。造型分为二式:一式为长方棒形,光素;二式玉柄,可分上、中、下三组兽形纹,装饰两组浅浮雕似花瓣纹,兽面用双阴线与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精心雕成,线条自然流畅,典型庄重,工艺极为精美,不亚于现代玉雕技术。经文物专家鉴定,夏代的玉柄其作为类似于现代权杖,是夏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

洛阳金村出土


镶嵌玉器的典型代表为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青铜饰牌为衬底,其上用数百块各种形状的绿松石薄片镶嵌而成饕餮纹图案,饕餮双目正圆,鼻与身脊相通,两角长而上延,卷曲似尾,所嵌各形绿松石相互接合,工艺精巧,制作精细,美学内涵丰富,是夏朝典型的铜镶玉工艺,开青铜器上镶嵌绿松石工艺之先河。


玉戈造型规范,分为二式:一式为尖锋,双刃,援与内相连处有叙线纹,无中脊,内上一孔,保持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玉戈的造型特色,是龙山文化(黄河流域)玉戈的延续;二式为尖锋,锋前端略起一段中脊,内部窄短,穿一孔。二里头文化出土的玉戈最长可达43厘米,器形之大,应该是典型的兵杖玉器。


大英博物馆馆藏


玉钺造型分为二式:一式为长方形,两侧边缘出脊齿,刃略作弧形,是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4000年)玉钺的延续;二式为创新型,整体近圆形,顶端较圆,两侧直,有数个脊齿,弧刃分成四连刃,从现代力学原理分析,短形四连刃的砍杀力会相对增强,每段为双面直刃,中间有一大孔,重要的考古价值在于为商周同类器形开了先河。

玉刀造型为长条梯形,分为三式:一式为长条梯形;二式两侧出脊齿;三式两端均刻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的细网络纹,平行于刃部的长直线纹,刃宽最长可达65.2厘米,是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石刃的延续。

大英博物馆馆藏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夏代玉器中,兵杖类玉器占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以出土的实物为证据,突出地反映了“以玉为兵”的历史事实和“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的炎黄之战,黄蚩之战,共工颛顼之战的氏族社会末期社会战乱的实景。战争的结果是强大部落兼并弱小部落,社会开始向部落融合统一 (国家形成) 迈进。玉戈、玉钺、玉刀是作为兵器形成出现的三大类型“兵杖玉器”。出土的实物证实,夏王朝是经过腥风血雨的长期战争,才得以建国执政的,象征的是夏朝君王的军权和战争的胜利与凯旋。玉器所反映的是战争与征服特殊的文化形态。

大英博物馆馆藏


工艺特色


夏代玉器的加工工艺有了很大进步,除了继承新石器时代的石质工具之外,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在玉料的切割、钻孔、镂空、纹饰、边饰等工艺上有自己的特色。如二里头文化发掘的玉琮、玉箍、孔洞制造的非常工整,在片状器、筒状器上开始出现镂空玉器。边饰在夏代玉器中,表现为对玉器边缘进行加工,形成复杂的凹凸形状。纹饰主要有直线纹、云雷纹、兽面纹、斜格纹。云雷纹主要见于玉圭;兽面纹,橄榄形眼眶是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虎形玉环的延续,宽鼻阔口形态是龙山文化玉器兽面纹的蓝本。重要价值是为商周玉器青铜器兽面纹打开了良好的基础。

洛阳金村出土


夏代玉器工艺规整,表面光滑,在阴线纹的刻法上,根据线纹形式的不同需要,在玉器表现刻划出条条细阴线,称为“勾”法;在阴线沟槽的一个立面,用砣轮向外拓展,形成较宽的斜坡面,称为“彻”法,即“勾彻法”。它使两条平行阴线产生差异,具有层次感与活跃感,是勾彻法的工艺特色。与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阴线纹比较,形式美上有了较大进步,并为后世数千年玉器阴线纹工艺技法奠定了基础。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的夏代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历史总结,其造型 (柄形饰、玉戈、玉钺、玉刀) 与纹饰 (兽面纹) 成为其后商、周玉器制作的根据,其成果为商周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史学家研究夏代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在历史交替时期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置疑的,功不可没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