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棕榈叶编织动物教程「棕编动物」

时间:2023-01-20 09:25:05 来源:上观新闻

大家好,棕榈叶编织动物教程「棕编动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棕榈叶编织工艺

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运用草编、竹编的编织技巧

将几片叶子制作成

一个个精巧的艺术品

棕榈叶编织艺术在我国民间艺术中“一枝独秀”,它以打扣为主,综合运用草编、竹编中的编织技巧,用撕、拉、绕、刺、穿、插等手法,制作出一个个精巧的艺术品。

早期一些民间艺人把棕榈叶编织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如青蛙、蜻蜓、螳螂、蚱蜢等,插在草靶上走街串巷。在民间艺人的手上,只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将几片叶子编织成我们熟悉的动物造型,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

因儿时兴趣爱上棕编

棕榈叶编织传承人叶邦叔从小好奇心强,小学时一次偶然机会,被家附近一家布店里的老爷爷编出的一只只小青蛙吸引,“一会儿一只,一会儿一只,太好玩了。”看得差不多了后,她赶忙回家,用随手拿起的纸条开始编了起来,可能是天赋使然,她当时仅靠着回忆编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青蛙。

小时候,叶邦叔经常用牛皮纸编织各种小动物来“逗同学”,因为编的逼真常常会不经意间“吓”到同学,这让叶邦叔觉得更加有趣了。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她编出来的小动物经常会断,因为她不知道当初老爷爷是用什么原材料编出那只小青蛙。后面她一直在生活中观察,却一直没找到和当时一样的原材料。

时光流转,叶邦叔进入中年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一次在小学住址附近,叶邦叔和老伴看到一位戴眼镜的男子在编蚱蜢给孩子玩,儿时的回忆涌上心头,于是老伴鼓励她重拾起以前的兴趣。叶邦叔取了一些棕榈树叶回家研究了起来,她像发现了新大陆,“就是它!用这个编简直太顺手了。”至此,叶邦叔的棕榈叶编织技术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

2010年,叶邦叔成为上海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6月,叶邦叔被五角场街道授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棕榈叶编织继承人证书。成为传承人以来,在街道牵头下,叶邦叔在中小学的第二课堂棕榈编织兴趣班任教,积极发展学生对于这门非遗技艺的兴趣,让更多人爱上棕编。

棕榈叶编织的传承之路

民间艺人叶邦叔对于棕榈叶编织工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她拓展了品种,突破了以往棕编单纯的技巧局限,把棕榈叶编织艺术的创作题材从常见的几种发展到五十多个品种,更赋予了棕编工艺品以想象力,从以前的单件作品发展到组合件,通过不同单件之间的排列组合,赋予作品更多的寓意和思想。

不仅如此,叶邦叔还探索出了棕编工艺品的保存方法,传统的棕榈叶编织因用鲜叶作材料只能保存两三天,叶邦叔吸取了内蒙古处理“干花”的迅速脱水法,再适当着色,使作品神态逼真,具有不霉、不蛀、不变形的特点,可供欣赏和收藏。

作为传统手工艺,棕编已有千年历史,而今,从事这一行业的手工艺人却已寥寥无几。五角场街道积极推动棕榈叶编织工艺的传承,开展棕编活动,建立棕榈叶编织艺术传承人、传承基地的培训和认定机制,成立非遗工作室,广泛开展棕榈叶编织艺术普及和保护工作的宣传活动,以期推动棕榈叶编织艺术在社会公众中的传播和继承。

文字:罗佳

编辑:奚宇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