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湟中农民画「民间泥塑彩绘」

时间:2023-02-01 13:33:04 来源:生龙伊甸园

大家好,湟中农民画「民间泥塑彩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艺术与壁画艺术相伴而行,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寺院、庙宇塑像人物为主。一般为大型雕塑,通常有素面和彩塑之分。

因泥塑取材较为容易,粘性较强的红土皆可,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为普遍和流行。但因其不易保存,故早期作品所存较少。在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都经过上彩和敷金,因此彩塑在泥塑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彩绘泥塑因对艺人的美术知识、技法要求较高,故比壁画艺人较少,主要代表艺人有晋生旺、李宝洲、徐全熙、韩静蒲、巴马昂秀、杨汝龙、赵占财、李发云等。他们的作品在我省各地、尤其在各牧区及内蒙古等多个省外地区的大寺院、庙宇极受欢迎。典型的代表作品主要分布在贵德玉皇阁、湟源城隍庙、北极山、西宁北山寺、三其村庙、湟中扎麻隆凤凰山殿、徐家寨庙等地,作品深受外来游客和有关专家的赏识和好评。

2009年9月,湟中民间彩绘泥塑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占财、杨汝龙为该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艺术是我县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众多的文化传承中,湟中泥塑因其风格在继承汉藏佛教造像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本土的传统信仰和民族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骨架通常用木材、皮革、草等材料制成,中心的支架通常为木材,其风格与同一时期金属造像的风格基本一致。其制作方法属于捏塑,是先将粘性土碾成精末,用水稀释,加入麻、发、毛类等纤维,再将胶泥反复砸熟后即可根据所需造型捏制。

湟中彩绘泥塑作品工艺精细,人物造型逼真,动态灵动细腻、姿态明快自然,大多是以大型的佛像雕塑为主。在制作技术上,处处都流露着奇特的民间技艺。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把采来的泥土去掉杂质,放置在专用的备料处。存放在备料处的泥土有湿有干,经过处理,泥土干湿适中。为防止阳光直射泥土水分过快蒸发,在泥土最上层放置草帘。这些经过处理的泥土过去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为了省时省力现在一般采用捣泥机加工。

在制作地基过程中,地基中间竖立的圆木是骨架的一部分。地基制作完成以后便要在这根圆木上搭制骨架了。常用的材料除了圆木外还有木板、麦秆、细麻绳、铁丝、钢筋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样,起着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础条件。在制作好的骨架上首先要上好一层草泥,然后在以细麻绳缠绕拉网的方式和红胶泥一起上一层泥,搭骨架需要注意的是骨架要牢固,以保证泥塑的稳定,上泥后不倾斜,不倒塌。堆泥后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同时要体现雕塑的大体形状。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泥塑作品完成以后要等其干燥,大型的泥塑完全干透需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其干燥过程中因水分大量的蒸发,作品会出现裂缝,同时裂缝的出现表明作品从内到外已经全部干燥,作品已经定型。这时艺人需要做的就是将裂缝加以修补。从作品头部开始,把适量的泥用手直接置于裂缝处,然后用鞋底形工具,将置于裂缝的泥压平,修补后的表面应以作品原来的表面相符,技艺高超的师傅修补过的作品一般不露痕迹。有些作品裂缝较小,不宜贴泥,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工具在裂缝处划开比原来大的口子,然后再把泥填进去即可。然后用鞋底形工具把填进去的泥压平、压实。作品的每一处裂痕都要进行填泥。此时我们可看到佛像作品比例协调,四肢匀称,高鼻宽肩,刚毅肃穆,这时佛像塑形完成。完成整体塑形后就可以在塑像上进行彩绘了。

上彩又被人们称之为“着色”,在民间,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泥塑彩绘一般用水粉颜料,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审美意趣。统染是泥塑上彩时的主要画法,根据作品色彩的处理需要,往往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色彩关系。对眼睛、眉毛等局部的线条勾画讲求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线随腕动。每勾一条线都应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总的来说湟中彩绘泥塑形体美观、形象逼真,特别是佛像,形象生动地反映着每尊佛像的特征和威仪。色彩鲜艳,稳重大方。和其它泥塑相比,湟中彩绘泥塑更注重于色彩的搭配,色彩鲜艳而不失庄重、威严,能够做到体与神的统一。棱角分明,形影相映,而且连其相隐相映的地方都要以形影相映的方式塑出来。艺术观赏与信仰供奉相结合,湟中彩绘泥塑一旦塑成佛像无论是庙宇上的大佛像,还是家中小佛像,都是人们观赏与供奉的“神”。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泥塑与湟中各民族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它承载着民族的创造力和灵感,湟中彩绘泥塑不但显示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并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湟中各民族灿烂的文化。湟中彩绘泥塑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从其产生就有其生存的价值。

①历史研究价值:彩绘泥塑工艺流传至今始终反映着相应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对湟中彩绘泥塑的研究,更有助于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湟中彩绘泥塑作品构造精巧,结构美观,色彩鲜艳,是备受欢迎的手工艺品。

②信奉价值:泥塑佛像是人们眼中的“神”的化身,主要用于庙宇、家庭神位,是人们寄托希望,祈求平安,祈求幸福的,它的价值是无法计量的,是神圣的,在人们心中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③艺术价值:湟中彩绘泥塑作品皆为艺人精心创作,运用雕、塑、捏等手法,经过反复修改、磨光、彩绘等多道工序制成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④保存价值:彩绘泥塑作品皆用上等优质土并加有防裂物质塑制而成,并用天然矿物质颜料着色,经久不衰。

⑤文化价值:自明代以来,泥塑作品成为研究佛教文化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的珍贵资料。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作品

湟中泥塑彩绘因题材大都与宗教有关,长期以来一直盛行于寺院、庙宇,只局限于宗教范围而很少出现在民间,不被广大群众所享用和欣赏,现有艺人皆为中老年者,年青学习者极少,技艺传承难度较大。

所以,要对湟中泥塑彩绘技艺急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①保护泥塑艺人,使泥塑艺术后继有人。要多渠道让泥塑制作艺人得到实惠,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的艺术新秀。

②保护泥塑作品,对艺人制作的泥塑精品加以保护,对艺人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制作技艺加以保护。

③引导艺人研发具有当地文化色彩、民族特色的泥塑工艺制品。(陈生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