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收藏要点:硬性转型成部分中小陶卫企业倒闭的硬伤

时间:2022-07-15 18:45:25 来源:陶城报

硬性转型成部分中小陶卫企业倒闭的硬伤

对于陶瓷行业来讲,今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一方面,陶瓷业本身遭遇国内市场罕见寒冬,另一方面,又在国外市场屡经坎坷。在通胀加剧及紧缩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生存难的问题,正从珠三角、长三角向北方蔓延。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多种因素交织,导致利润率降低。

这个消息令人担忧。

为何一些企业会倒闭?除了个别经营不慎之外,纷纷剑指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原材料上涨等三大拦路虎。

依笔者之见,上述三大拦路虎固然需要正视,但一些地方硬性转型也是企业撑不住的硬伤。时下流传这么一句话,小企业不转型会死,一转型就死得更快。而不少地方官的观念是扶大扶强。为扶大,就要搞产业集聚,各级市区也要千方百计把企业入园,一些地方还硬性规定企业转型,产业集聚时间而不顾企业的实际。

产业集聚不是产业集中,产业集中是指产业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的集聚,产业集中通过绝对集中指标来反映一个产业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等几项指标所有企业集中程度。当前,在许多地方,只要某些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扎堆”,就把它称之为产业集群。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更引人注意的是,不少地方在制订十二五规划中涉及到的中小企业规划很少,笼统地搞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企业行业发展有个过程,产业形成也有个过程,以行政手段去干预产业集聚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分析制造业企业倒闭,应该反思在产业集聚方面基层官员和部门认识上是否有误区。

对于企业稳定发展,温总理在7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处理好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效果。在这里,温总理特别指出“处理好”三个字,依笔者之见,这个处理好是尊重经济规律,让企业自主经营发挥企业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不是靠官方意志。

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从一个侧面来说,成本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由于企业成本构成之一的原材料持续上涨,为了消化成本压力,企业必须通过革新管理机制、提高生产效率等,弥补被原材料价格挤压掉的利润空间。一项资料显示,美国、德国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我国企业的5倍。由此可见,在管理创新方面,国内制造企业具有巨大的操作空间。

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营造转型与升级的环境,包括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产业发展良好预期的环境。在公平竞争的问题上,主要是在产业准入上实现大中小企业的公平。在产业发展良好预期的问题上,一方面要降低高溢价行业的资本利得,另一方面在上中下游产业链明确技术、税收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支持。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倒闭仅是开端,至于会否出现倒闭潮还需时间检验。但这些现象已告诉人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倒闭企业接二连三出现其影响将会是十分负面的,因此需要敏锐应对。发展地方经济需要有增强敏感性,政府努力站在前沿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企业帮助企业,才是重中之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