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宋代绘画繁荣的原因「为什么宋代商业繁荣」

时间:2022-12-01 13:41:30 来源:文化新论

大家好,宋代绘画繁荣的原因「为什么宋代商业繁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宋朝书画艺术非常繁荣?谈谈其背后原因

引言:赵宋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而取得了政权,这对宋朝历代的继承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既没有秦时“焚书坑儒”的残暴.也没有清时一不留神便会卷入“文字狱”中的诡异.意识形态的变化,文化政策的宽容,社会经济的繁荣,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之前的秦、汉、唐和之后的元、明、清相比,宋朝政治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它的理性化和人性化程度较高,由此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


一、“重文偃武”的国策奠基了艺术史上的丰碑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通过不流血的军事政变和平夺取政权,即位称帝,是为太祖,国号大宋。因害怕历史在他身上重演,于是请昔日的老兄弟们来喝顿酒,以“杯酒释兵权”这种温和的手段解除武将们手中的权力,从而轻巧地将兵权收归于己。正是过分注意自己“陈桥兵变”的前车之鉴,终宋一朝,每代皇帝都奉行“重文偃武”的基本国策,人为地削弱了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战斗力,导致了靖康年间的灾难,使得一个有着亿万人口的大国战败于一个人口仅百万的边陲小国。公元1126年,都城汴京陷于金,北宋终于靖康二年。

当然,军事上的失败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却直接体现了朝廷文化政策的宽容,使得文人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也得以迅速提升,进而促进了理学的兴起。意识形态领域的这一重要变化,导致了上层社会审美意识的转变,从而迎来了宋代文人艺术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宋代书画艺术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造就出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大师、巨匠,铸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座巍然的丰碑。


二、皇帝的艺术修养推高了书画艺术的品位

相较于其他朝代,宋朝历代君主的性格更趋向于文人化。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更是中国艺术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他即位后,网罗书画艺术家,广收古籍书画,扩充“翰林图画局”。在他的指导下,《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籍相继编辑完成。

除了在收藏和鉴赏上有着极高的品位,宋徽宗还是一个有着很深造诣的书画艺术家。他的绘画取法自然,崇尚写生,笔墨明快,深得丹青之妙。他的书法博采晋唐诸家之长,一卷《(草书千字文》写在长达三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意先笔后,一气呵成,其势犹如龙翔九天,明快流畅。他的楷书深受褚遂良、黄庭坚的影响,严谨中藏变化,金钩铁划,称之为“瘦金书”,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成一家。

每当徜徉于艺术之林时,宋徽宗往往会忘却自己的帝王身份。以((听琴图》为例,画中的他端坐于松荫之下,手抚古琴,旁听者中穿红袍的正是权相蔡京,画中人物的表情,既没有为帝者的威严,也没有为臣者的惶恐。画面天头位置有蔡京的题诗:“吟徵调商窗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崇宁二年(1102年),徽宗即位两年即“决意用京”,官拜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从1100—1124的24年中,蔡京贬而起,起而贬,反复再三,四度为相,徽宗始终不忍蔡京离去,皆因喜爱他的书法,宋四家“苏、黄、米、蔡”先后都终了在徽宗朝。由于宋徽宗本人在书画领域里有着深厚的学识修养,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宋代的书画艺术水平此时已经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就是翰林图画院待诏张择端在宋徽宗政和到宣和年间,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鸿篇巨制。


可惜,风雅的文事挽救不了严酷的军事。靖康二年,宋徽宗和钦宗父子二人被金军掳而北去,在五国城的地窨里,他几乎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即使在那样的环境里,徽宗仍然不忘赋诗作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坐井观天。塞外的风霜雨雪警醒了这位书画巨匠,在无尽的哀怨悔恨中他写道:“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受徽宗影响,他的儿子高宗和其父一样醉心书道,楷书、行书、草书无不精妙,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书坛。所以在南宋定都后,一些书画家纷纷逃往临安。虽然当时的南宋山河破碎、内忧外患、军力赢弱,高宗再也没有能力“踏破贺兰山缺”迎回二帝,但他还是尊奉了父亲的爱好,恢复了南宋画院,在那样的一种艺术氛围下,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书画家,“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值得仰视的高度。


三.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需求催生了时代巨匠

在重文偃武的国策之下,通过科举选拔人才成为宋代文人进入官僚阶层的唯一途径。因此,宋时录取的进士人数比之于隋唐大大地增加。宋太祖在称帝当年即建隆元年(960年)就恢复了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在文人治国的大政下,皇帝鼓励百姓读书明理,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文人们追求的目标。宋徽宗即位后,官吏人数比之于宋太宗时期增加了十倍,庞大的官员队伍通过科举考试产生,徽宗朝录取的进士数为宋时最高。

这些折射出了宋代科举考试的一个断面:代表先进文化的文人阶层,极大地受惠于宋太祖及宋朝历代皇帝“重文偃武”的国策,开科取士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书法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一群体的精神需求,两宋的三百多年间,催生了一批在中国书画史上不可逾越的人物。董源与李成、范宽合称宋初“三大家”,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京(一说蔡襄)合称“宋四家”,张择端、李唐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这一长串的名字无一不受到后辈的膜拜,更无一不得到后人的师承,他们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足以光耀千秋!


四、长久的社会和平环境保证了书画艺术的发展

宋王朝在立国之初用了大约20年时间,先后征服了后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南平等国,终于统一了当时政治局势纷繁复杂的中原和长江流域。但是终其一朝,北方的广大地区始终没有被划进宋朝的版图,其疆域不足汉唐的三分之二,此后宋朝再无能力主动征战,只能先后与金、辽、西夏诸国形成共存的政治军事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至澶州与辽议和订约,史称“澶渊之盟”,主要内容是宋朝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宋王朝以进恭岁币媾和番邦为代价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白此宋辽114间基本无战事。正是这一百多年宝贵的和平时期,为宋朝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纵观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除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和南宋末年的元军伐宋之役,绝大多数年代都处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中,这为宋朝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由于统治阶级及文人士大夫阶层在书画领域里深厚的学识修养,在他们的倡导和推动下,宋代的书画艺术繁荣昌盛,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刘乔阳.宋徽宗、院体画及其后世影响

【2][元】脱脱,阿鲁图宋史

[3]孟元老,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