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粤曲和粤剧的关系「广东粤剧粤曲大全一粤剧」

时间:2022-12-05 16:45:17 来源:云浮文化

大家好,粤曲和粤剧的关系「广东粤剧粤曲大全一粤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粤剧、粤曲、粤乐是岭南三大艺术奇葩,色彩最绚丽缤纷,内涵最耐人玩味。在下从少到大,到老也一样“好色贪玩”,连爬带滚,混进粤剧圈里,直至花甲退休。四十多年从事的专业是粤剧编剧,对于理论研究,还属“初哥”。本文中没多少是才子式的创见发明,更多是书生式的引证思考。为此,我应该先向给我提供研究成果的郭秉箴、赖伯疆、莫汝城、梁沛锦、谢彬筹、黎田、黄日进等前辈专家表示感谢!

一、粤剧、粤曲、粤乐是三个不同门类的艺术品种,各有不同的源流和沿革,三者之间不存在“来源”、“派生”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广东粤剧院公众号

粤剧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粤曲是中国民间曲艺的一个曲种。粤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乐种。

关于粤剧的历史,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粤剧历史有近500年,明代万历年间已有粤剧。第二种是粤剧历史应该从清代雍正年间,湖北艺人张五来广东传艺,出现本地班开始,有近300年;第三种是粤剧历史应从清代咸丰初年,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算起,约150年。还有一种认为粤剧历史应从辛亥革命前后,志士班编演了自己的剧目开始,只有100多年。戏曲学家张庚先生对于一个剧种的界定提出了“四个专属”条件:拥有“专属的特有声腔、专属的独立剧团、专属的职业演员、专属的独有剧目”。

莫汝城先生把粤剧的发展历程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明嘉靖至清雍正年间,这个阶段是外来声腔传入至本地班出现的时期。明嘉靖以来,弋阳腔、昆腔、梆子依次传入广东。清雍正年间广州题扇桥出现的“土优”、“土班”、“一唱众和、蛮音杂陈”,证明外来声腔已经被本地接受。第二阶段:清乾隆至嘉庆、道光年间,这阶段是本地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时期。第三阶段:经历咸丰、同治、光绪三代,本地班逐渐取代外江班,确立了以梆簧为主体的声腔。第四阶段: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是粤剧的大变革阶段。舞台语言从官话改为白话,由广场演出进入剧场演出,由全男班改为男女合班。声腔融合了梆、簧、昆、弋以及小曲、说唱,成为“综合体”的声腔。我认为莫老对粤剧发展历程的考证是客观的。

粤曲的产生、衍变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个是八音班时期。八音班于清道光之前已开始在广东农村流行,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已颇为盛行了。其表演形式除清唱广东大戏的唱段、演奏乐曲外,还有带杂技性的“钹花”表演。八音班清唱广东大戏中的曲段,大约始于清道光初叶,由于长期停留于清唱,没有自己的创作,在表演艺术上也无多大发展,因而自辛亥革命以后,便逐渐衰落。

第二个是师娘时期。师娘,俗称“盲妹”,即失明的专业民间女艺人。师娘演唱粤曲约始于清同治初叶,大多数以流动演唱为主,一人唱多腔,演多角,很能发挥曲艺的特点。少数声、色、艺较佳者,受聘到茶楼演唱,或受邀请登门演唱。辛亥革命前后,广州方言地区的茶楼,为招徕顾客,多开设曲艺演唱,初期以招聘师娘演唱为主。这时期已开始出现开眼女伶,到了1918年后,师娘在茶楼的演唱渐为开眼女伶所代替。

第三个是女伶时期。从1918年至1938年的二十年间,女伶队伍迅速壮大,人才辈出,流派纷呈,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女伶时期影响最大的人物有:以“鬼马喉”著称的张月儿,以大喉著称的熊飞影,以正宗子喉著称的张琼仙,以平喉著称的小明星、徐柳仙和张惠芳等。

第四个是茶座时期。从1939年到1949年的整整十年,为“茶座”(一叫“歌坛”)时期。在这时期里,一些曲艺班子为生活所迫,把曲坛当作戏台,穿上戏服或西装洋服,打起大锣大鼓,不伦不类地在歌坛上演起“粤剧”来。

第五是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的十七年间,粤曲获得了新生,有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1966年起的十年间,大陆文化革命,粤曲艺术遭到了空前浩劫。“文革”后,粤曲艺术又开始了新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粤乐是19世纪中晚期诞生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民间音乐乐种,是本土音乐文化与外省音乐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明万历至清光绪前是粤乐的孕育期。明万历年间,中原古乐、弋昆牌子曲及以江南地区为主的小曲小调等外省音乐文化已全面传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中原古乐作为中原文化的组成部分,随历史上的中原人口南迁而传入广东)。接受本地区的语言、风俗习惯及人文、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至为重要的是语言影响),本土音乐文化与外省音乐文化发生了直接的融合,经过漫长时期的逐渐发展,到清光绪前,粤乐开始形成为乐种。

《步步高》 翟书同/画 图片来源于《羊城晚报》

大约从1860年至1920年的60年间,是粤乐的形成期。到了19世纪中后期,粤乐已开始具备群众基础、风格特色、代表性人物和特有曲目等乐种形成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这个时期产生的代表性人物,当数何博众与严老烈。何博众开粤乐创作之先河,创作出《雨打芭蕉》、《饿马摇铃》、《赛龙夺锦》等粤乐名曲。严老烈的创作方法是利用民间曲调为骨干音,通过精密的“加花”而改编出与原曲大异其趣的新曲。主要作品有《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到春雷》、《卜算子》、《寄生草》等。

20世纪20至30年代,粤乐人才辈出,不断有大量优秀乐曲问世,还出现职业乐师,是粤乐的成熟期、鼎盛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作品灌制唱片和入载乐刊琴谱的作者达60多人,乐曲超过500首。杰出的演奏家兼作曲家有被称为“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和何少霞;被誉称为粤乐“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何浪萍。吕文成更被尊为粤乐一代宗师。他创作的粤乐、粤曲和粤语歌曲超过300首,其名作《平湖秋月》、《银河会》、《蕉石鸣琴》、《青梅竹马》、《步步高》、《秋水龙吟》、《烛影摇红》、《沉醉东风》、《渔歌晚唱》、《醒狮》、《落花天》等,至今仍是人们百听不厌的名曲。他还成功地通过对二胡的改革,创造出粤胡(普及推广后多称高胡)。

粤剧、粤曲、粤乐三者之间不存在“来源”、“派生”的关系。

虽然,有一位粤剧大老倌说过“粤曲不算曲艺,只是粤剧清唱”的话;还有一书提出过“粤曲歌坛是由粤剧演变而来”的观点。但是,粤曲以八音班为起点,其按曲艺自身规律形成曲种的轨迹是清晰的。虽然,粤曲中的梆子、二簧腔系,确实吸收自粤剧;粤曲、粤剧两者的唱腔音乐,包括敲击乐、锣鼓点,也确实相同。但是,粤剧的梆簧腔系在粤曲中只是粤曲唱腔音乐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粤曲本身还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这四种曲艺声腔。粤剧全部吸收粤曲这四种曲艺声腔在先,粤曲把粤剧的声腔悉数吸收在后。

虽然,“粤乐来自粤剧”、“粤乐是从粤剧音乐中发展起来的。”、“粤乐是粤剧小曲、牌子经过演奏家们的创造、发挥,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形式”等论断流传甚久,尤其是“广东音乐(粤乐)来源于粤剧过场谱”一论,在音乐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是,根据黎田先生等专家们的考证,粤剧吸收使用小曲(包括用作间场曲、气氛音乐和作为曲谱填词)是始于清末民初。粤乐在清代中晚期已形成乐种了。

(待续)


编辑:晓风

图文:中国粤剧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