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见证中国这十年」韩国姑娘金绣辰的“纸艺人生”

时间:2023-01-06 14:37:23 来源:人民中国

大家好,「见证中国这十年」韩国姑娘金绣辰的“纸艺人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曹梦玥 图/金绣辰提供

“我的名字叫金绣辰,虽然这个名字在韩国很普遍,但对应的汉字和我一样的却几乎没有——是刺绣的绣和星辰的辰,是在天上绣星星的意思。”这位一口北京腔的韩国女孩津津乐道地向记者解释着名字里的寓意,然后又突然笑了起来。“那时我爸还说,这孩子长大该不会天天熬夜吧?没想到真的被他说中,我现在每天熬夜做纸艺创作。”

35岁的金绣辰看起来依然像20多岁的活泼少女。“我17岁就来到中国,人生的大半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关于艺术,在中国的生活,以及两国文化交流,这位热爱纸艺术的韩国设计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金绣辰在展览《纸·觉》现场

17岁,一意孤行留学中国

金绣辰初中时开始上美术补习班,在同龄人当中不算早。但在初二的时候,她的手绘海报作品就获了奖。“那时候也是很单纯,就觉得海报属于广告设计领域,未来想成为一名广告设计师。”因为喜欢中国武侠小说,金绣辰萌生了来中国读艺术学校的想法,但她父母并不支持。为了实现来华留学的梦想,金绣辰不吃不喝抗争了整整三天,最终如愿来到中国的一所艺术学校,迈出了她中国生活的第一步。

谈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金绣辰满是幸福记忆。她读的高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她和中国学生住在一起。“那时候有吵闹,但现在见面我们像家人一样。她们不会把我当成外国人,这是我最开心、也是最感谢的一件事儿。”直到现在,她还和高中时候的好朋友保持联系。“我的工作室开张,高中时候的好朋友没跟我打招呼就送了我一台冰箱,地址还是她从我工作室的公众号上自己找到的。”从小在中国的留学生活,让金绣辰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让她对中国有了一份归属感。

金绣辰黑金系列作品《日出》《包袱》《霞》

与纸艺术结缘

“纸张其实是很有感情、很有味道的一种媒介。我会利用造纸的工艺来制造一些‘视觉肌理’,呈现我想要表达的一些内容。”谈起纸艺术,金绣辰的话语中透露着兴奋。金绣辰大学和研究生都就读于清华大学视觉传达系。在为本科毕业设计准备材料的时候,她偶然间得到了一张韩纸——那是一张一面白一面蓝,有着美丽纹理的纸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纸,我甚至可以在这张纸上看到宇宙和大海。”金绣辰从此爱上了纸艺术,开始尝试用纸进行艺术创作,她的作品也屡次获奖。“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现代人对造纸的了解其实很少。”金绣辰热爱纸,也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对纸的这份热爱传播出去。

过去,金绣辰一直称自己为造纸艺术家,现在她更喜欢自称为纸艺艺术家,“因为有时也会用现有的纸张来进行创作。”她不喜欢被某种标签定义,更希望是以纯粹的艺术家的身份为人所知。金绣辰告诉记者,她的主要作品有白色系列、黑金系列和大型装置三类。其中白色系列名为《情肌·理绪》,是通过造纸手法所呈现的不同肌理来体现人的情绪。这也是金绣辰的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这些作品的肌理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为的,在展出的时候其实我特别希望有人来猜是哪种情绪,因为每个人的情绪感知是不同的。”

在中国生活了19年,她更熟悉这里的圈子和市场。“说起中国的设计师,我可能认识一些,但你要跟我说韩国的谁谁谁,我可能还真不认识。”金绣辰告诉记者,近十年,中国在设计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有许多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在一些国际奖项上获奖,他们的作品也很受认可。”金绣辰也十分欣赏这些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很有东方文化的底蕴。”

金绣辰在展览《纸·觉》现场介绍作品

从工作室到个展

2017年,金绣辰成立了个人工作室——The JIN Studio。工作室起初选址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太小了,有时候想创作都排不开。”就在这个仅有十平米的小工作室里,金绣辰创作出了很多代表作品。今年,金绣辰把工作室搬到了郊区。“现在工作室有100平,我可以尽情地搞我的创作了。”现在,她和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运营着这家工作室。

今年上半年,金绣辰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举办了她的第一个个展,这个展览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告诉记者,个展的主题为《纸·觉》,是纸的感觉,也意喻着人的直觉。其中展出的不少作品是用十年前她刚开始学习造纸时囤下的纸张创作而成。“纸张就像普洱茶,经过时间的沉淀,它的颜色和质感都会有所变化,也就越有价值。”今年九月,金绣辰回到清华大学校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所以这个展览也算是对上海生活的一个小总结吧。”

对于金绣辰来说,中国就像是她的家。“未来我会长留在中国。”除了搞创作和完成学业,金绣辰在中国生活里还增加了“当老师”这条计划。“我在中国也获得了很多帮助,我想把这样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金绣辰告诉记者,她想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艺术家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希望能为中韩文化艺术交流搭建桥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