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jean nouvel 上海展览「上海新美术馆」

时间:2023-01-16 16:21:21 来源:卷宗Wallpaper

大家好,jean nouvel 上海展览「上海新美术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的梅雨季总是温柔绵长,雾霭氤氲,雨丝斜织,站在外滩边向浦江对岸望去,你会看见一方雪白的磐石在江畔静默伫守。走近看,这是一个如磐石般的建筑,它有着极为洗练的几何线条,外观纯净节制;建筑纯白的立面上刻划有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的斜向线条,正像是细雨飘洒在建筑上留下的印迹,整个浦江东岸笼罩在朦胧中,成了一幅如烟似雾的水墨画。它是上海又一处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它是浦东美术馆。

在浦东寸土寸金的地段,MAP占领了诗歌级的视线与景观领地,以不喧闹的自然之态融于城市。

浦东美术馆(Museum of Art Pudong,以下简称MAP)的建设是上海浦东推出“3 3”文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除了MAP,浦东新区还将打造另外五个文化场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群众艺术馆和浦东青少年文化中心,其最终目标是联合现有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等搭建一个环世纪公园的文化圈。在几轮激烈的竞赛角逐后,MAP的设计权杖被交到2008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Jean Nouvel手中;他赢得竞赛后,试图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观念的情况下开始这一项目。

悠长的步道是路径,也是进入美术馆前心境逐渐转变的空间。

初得知MAP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Nouvel时,不免会有一瞬的诧异,因为从外观来看,这个建筑实在是一个“非典型”的Nouvel作品。我们熟悉的Nouvel是尖锐先锋、甚至带有些疯狂的,他的作品也总是最抓人眼球、最具视觉张力的:像外婆百宝箱一样的里昂歌剧院、气势恢宏的阿布扎比卢浮宫、立面色彩绮丽幻炫的马赛曲公寓、以矿物结构为母题平面元素星罗棋布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我们虽无法界定他的风格到底是什么,但他的作品却永远是场地中不容置疑的主角。然而MAP更像是一方克制而理性、宁静而含蓄的空间,全然没有想要赚尽聚光灯的“野心勃勃”之态。

以马列维奇经典几何图线为灵感的人工光,映射出当代艺术的洗练与复合态交织的特色。

对于这点,Nouvel解释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怪诞的时代,城市中从不缺少标志性的建筑物,它们经常会被镜头捕捉,然后印在明信片上,这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我试图在城市中创造一个问题——是的,艺术是永恒的问题,是一个此时此地此场景下要探索的问题。” Nouvel一直是建筑行业全球公认的革新者,“风格”一词似乎是他不能忍受的禁锢,因为他一生追求多变,每个作品都是一场豪赌和历险。而对于MAP,他首先确定的是建筑的身份,“经过大量的研究,我认为这座建筑应该从属于它所在的领地、从属于黄浦江,而非参与到上海城市天际线的竞争中去。”

透过浦东美术馆的“取景”窗可以看到上海标志性的东方明珠。

MAP在东方明珠塔下,毗邻国际会议中心,这里曾被称作是陆家嘴“最值钱的空地”。作为黄浦江第一排位的艺术建筑项目,隔岸就是外滩,建筑本身的美学地位举足轻重。当走近美术馆时,Nouvel所标志性的“导演感”和“叙事性”就呼之欲出了。是的,Nouvel一直认为导演是和建筑师是最相像的职业——建筑师整合各方面的因素,如场地、人文、气候和材料等;而导演则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串起不同场景。MAP的建筑立面和相接的地面主要选材均为山东白麻,这是一种品质优秀的花岗岩,以白为底色,均匀散布灰麻点而得名,这很自然地营造了整体感和统一感,建筑和周边地景不是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一条53m长的桥梁将美术馆延伸到黄浦江畔,与沿江景观规划相衔接;景观步道处理细腻,Nouvel在这一项目中采用了“领地”(territory)的概念,他不要人们进到美术馆室内才算故事的开端,而是只要踏入建筑周边的场景中,氛围和心境就已然开始酝酿了。

在步道两段链接的浦东与浦西的风景

“我希望MAP像是沉静融合在广袤大地上的一方雕塑,人们看过去的时候不要认为这是个独立的建筑,而是和地景、和空间小品搭配延续,自然而然连贯在一起。这种模糊性是我刻意想要营造的,我是在和黄浦江、和周边空间玩一场互动游戏。”于是像他所讲述的,一切种种自然相契,和着隔江传来的杳杳钟声,提示着人们将要进入的,是一个与艺术、与美、与仪式感紧密相关的空间。

MAP在设计之初就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

MAP的总建筑面积为39,724m²,地下两层主要为地库及辅助空间,而13个展厅则分布在地上四层空间中。丰富而节制的空间层次在MAP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展品库藏被放置在美术馆中央,围绕着库藏区,常规展厅均被布置在建筑的外侧,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尽管浦东美术馆的开窗洞口并不多)和保证通风。

上图:Jean Nouvel利用光影揭示出空间的复杂和多样性,打造一场诗意的流动叙事。

下图:很深的盒子空间形成了超高艺术装置展厅。

从体量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贯通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的中央展厅(Central Exhibition Hall)。其基底是17×17m的正方形,高度34.4m,恰约为长度的二倍;在底面一角设置了升降台,最高可以升至地上一层的高度。这样堪称“巨型”的展厅对于任何将要参展的装置或画作艺术家而言都是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央展厅的位置和开放的设计决定了它可以在每一层都被看到,如果你在低层,面对眼前的巨幅画作会感到需要被仰视的、极大的视觉冲击;而如果你身处顶层,你就会清晰看到挂画的机械吊钩、角度精确的顶部射灯和隐隐渗透下来的天光。观赏的角度不同,会触发不同的观感,因而除了对作品,这方空间对布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AP标志性的展示空间——镜厅

在建筑朝向外滩的一面,是MAP标志性的两个展示空间——镜厅 (Glass Hall),位于二层的镜厅基底为53m长、5.2m宽,净高6m;而跨越三、四两层的镜厅基底与前者相同,但通高约11m。这两处空间最大的特色是安置了整面高反光的LED屏幕,Nouvel的概念来自艺术家杜尚在其作品《大玻璃》中所提出的“第四维度”,他认为时间也是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品将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于是我们看到努维尔对艺术空间极具复合性的利用:镜厅本身是两方狭长的展示空间,可以布置装置艺术,背后的LED屏幕可以用来展示多媒体作品,而在没有作品展示的时候,高透的镜面将完美倒映出黄浦江对岸外滩的景象。

隔江相望,在浦东和浦西最繁华的段落从此有了精彩而恒长的对话。在Nouvel的作品中,经常会体现一种“诗意的雄心”,这表现在他永远不满足仅着眼于自己手中的项目,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的视角,向着城市、向着文脉、向着历史与传承。“我说MAP不参与城市天际线的竞争,但它却通过镜厅反映出城市的天际线。这种反射不是水面上模糊的倒影,而是细致、忠实、和可读的。”

Nouvel在MAP中营造的光影互动

光影互动是Nouvel在设计中经常玩的狡黠游戏。正如前文所提及,MAP的开窗并不算多,因为大多艺术作品的理想状态是不要受到过多的阳光直射,虽然保护画作是设计的着眼点之一,但建筑师更不希望观展者感受到的是全然压抑喑哑的气氛,他更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能有自然的、舒缓的观展体验,而敏感细腻的观众更可以在某些角度发现惊喜般的观览趣味。为达到以上效果,Nouvel和团队主要在框景和光线的设计上大量泼墨。

Nouvel许多立面上的精妙开窗将“借景”手法体现

首先是框景。在建筑外立面的开窗设计上,选点精到而准确,有时是在展厅上端布一道狭长的缝隙,保证没有天光直射作品,但在某个角度不经意抬头一看,可以望见天边一片云朵缓缓飘过;有时是像取景器一般极为方正的开窗,向外望去,“领地”内的喷泉就处于窗的正中央;最精妙的是面向东方明珠的一侧竖向细长的开口,平常时恰好可以将东方明珠以黄金比例框在窗口,而在约上午11点时,东方明珠恰有灯光的变幻,正如一道赤霞洒进MAP的空间中,将整个走道点染成绚丽温暖的氛围。而在建筑内部,由于空间的交错衔接丰富,在某个角度常常有“窥视”的乐趣,当人们沿着观展流线或伫立或穿行时,会被另一个空间的细心观者捕捉到,就成了一副或灵动或静默的图景点缀。

MAP的人工光源的布置以马列维奇的几何线条为灵感,再结合落地窗引入的自然光线。

MAP的室内光设计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光源的布置以马列维奇的几何线条为灵感母题,不断灵活叠加,看似随意,却同时满足照明和几何阵列美感的体现。“MAP是关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马列维奇作为其杰出的代表,他的经典元素就被用在了空间中。”Nouvel说道。当我们走在展厅和公共空间中,感受到的都是自然流动的斑驳的光点,这里没有一处直射光,全部都是“几经周折”的漫反射,因而观赏者在光线自然弥漫的环境中会不自觉放缓心境,可以不焦虑不匆忙地欣赏一幅作品,或者就靠在某处角落,没有亟待完成的具体目的,只是静静沉思。

Nouvel利用光影与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的不同体验感

在展厅顶层设有玻璃天花与双层遮板相结合的形式,Nouvel希望为观展创造三种自然光线的模式:全暗息、全天光和部分遮挡滤光,可根据展览的不同要求而设定;虽然设计手法不同,但相似的思路在阿布扎比卢浮宫中也有体现,在那里穹顶复杂的纹理让每一束光线都经过八层过滤,最后洋洋洒洒落在室内空间中,成为“光之雨”。Nouvel补充说,“策展人可以选择使用天光,也可以弃之不用,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和展示自由,但我身为建筑师,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一种可能性。”

回望MAP,设计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连接性,创造出了与原生场域的和谐。

当从MAP中走出来回看这座建筑,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这位建筑师打破“常规”的突破,这种突破未必是向外显性的,更多是向内的思考:从外部看,MAP作为在浦东沿江一线的文化新地标,不必过于“抢眼”,而是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连接性,创造出了与原生场域的和谐;从内部看,MAP是承载艺术作品的空间,也不必让空间本身抢了艺术品的风头。Nouvel在设计上的锐利并不体现在具体的手法语言上,更多是一种对基地和文化的态度;也许随着年岁的渐长,他的设计愈加从容谦逊,在不断完善、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以臻完备。当被问及对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期待,Nouvel说,“我希望MAP可以成为一张邀请函,给每个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多一个理由来到上海。”

建筑类型学对于Nouvel而言是不存在的。他从来都不去追溯之前的建筑风格历史,也不为突出风格而烦恼。当他从每个元素的独特性去构思和设计时,自然而然就会创造出具有不可复制性的作品。也正如他自己所强调的,“我总是在设计不同的建筑,从不使用相似的语汇,但我的设计态度从未改变,我关心的价值从未改变,建筑是时代的缩影,这是我对建筑的定义。”

摄影:朱迪

撰文:姜杳冥

编辑:邓圆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