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池州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傩戏」

时间:2023-01-29 19:49:15 来源:麻辣一加一

大家好,池州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傩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是6月8日。

全民热遗,对于历史和文化爱好者来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定会引起更多的讨论和交流,笔者借此介绍一下家乡安徽的一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池州傩戏。

2006年,在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池州傩戏赫然在列。池州早被誉为“傩戏之乡”,“无傩不成村”是当地传承悠久的民俗文化的一个写照。

那么,什么是傩戏呢?先来看一下“傩”字的解释:

古代驱傩

由此我们知道,傩在古代是一种驱逐役鬼的祭祀活动。我们的老祖先,因为条件的限制,对瘟疫和疾病缺少足够科学的了解,认为瘟疫和疾病是由于鬼神作祟而致。因此,傩戏的形成与巫术是分不开的。巫术,又称方术,它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文化现象。巫术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与人类共始终的,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巫术是人类祖先的一种质朴的信仰,对生产、生活和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就拿池州傩戏来说,至今仍然以它独特的方式,保存和传递着古代巫术的一些信息。

池州傩戏起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昭明太子即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统,在池州傩戏里被尊为文孝菩萨。

池州傩戏以宗族为单位,如今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演出,它以祭祀仪式和搬演傩戏为表演内容,以佩戴木制彩绘面具、简单重复的舞蹈动作、大段叙事性唱词为表演特征,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

根据文献记载,在池州傩戏最为繁盛的明清时期,每逢傩戏演出,锣鼓喧天,通宵达旦。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更以卤簿导神至青山庙文孝祠(昭明太子祠),进行“朝庙”活动。除了仪仗队以外,还有秋千、抬阁、高跷各种表演。选择俊俏的孩童十余人,穿戴梨园服饰,演着各类故事,他们站立在大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当时壮丽繁华的场景与江浙等地方的赛会相比,毫不逊色。

池州傩戏由于以宗族为单位代代相传,很少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因此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有学者认定,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对研究我国古代戏曲、文化、社会风尚、风土人情、宗教衍变都有相当大的价值。

一年一度的池州傩戏的流程是这样的:

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傩仪

傩仪贯穿在整个傩戏活动前后,包括请神、送神、朝庙等祭祀仪式。

迎神仪式

傩舞以其独特的装饰道具和形象化的舞蹈动作,充满了浓厚的驱鬼避邪的象征意味。

池州傩戏中的傩舞表演,要佩戴面具。舞者佩戴的面具因表演角色的不同而形态各异。傩舞表演时,用锣鼓伴奏,只舞不唱。不同宗族的傩舞表演在舞目、演出次序、演出人数、舞蹈动作、演出道具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将舞蹈表演设在正戏演出的前后,这是最为常见的;第二种是不演出正戏,只有傩仪和舞蹈;第三种是祭社时在社坛前表演一些仪式性的舞蹈,而不以娱人为目的。

池州傩戏中的傩舞项目有:舞伞、舞财神、舞滚灯、舞古老钱、舞狮、舞刀、舞芭蕉扇、舞鞋子、舞旗、魁星点灯、踩马、钟道捉小鬼、搓香花、花关索战鲍三娘、跳土地公婆、打赤鸟、打铁、打方板、假秀才、杀关、刘海戏金蟾等等。

傩舞演员

傩舞:打赤鸟

正戏是池州傩戏中具有戏曲形态的部分,但它依然是以降神、娱神为目的的仪式表演,与观赏性的、专业的戏剧表演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傩戏演出的大部分宗族都有自己的戏本剧目,即使是同一剧目的内容、形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剧目只于本宗族内传承,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因此保留了比较原始、古朴的面貌。

正戏一般有《和番记》《刘文龙》《花关索》《孟姜女》《陈州放粮》《摇钱记》《章文选》《薛仁贵征东》等等。

每个宗族的正戏演出都要按照祖传的固定程序进行,各村社都以正月十五的演出为“大演”,一般从太阳落山一直演出到次日清晨。而正月初七到十四的演出则会保留个别曲目到正月十五再演。正戏演出时,主要参与表演的人都要戴面具。有些戴“全脸”面具,演出者只通过面具双眼的小圆孔来辨识舞台;有些唱高腔的,为了能让观众听清唱词,戴“半脸”面具。

在正戏演出的舞台或其它演出场合的后方,都有一到两位对整场演出做指挥的人,池州乡民尊称他们为“先生”。他们是对傩戏活动最为了解并在宗族当中较有威望的人。“先生”既担任台上的题词、帮唱、捡场,又负责引戏上场,他所行使的这些职能大体相当于古代的巫师。另外,正戏演出的每个舞蹈和戏剧都要“喊断”和“报台”,这种形式源于早期祭祀仪式中的降神词,后来演变成戏剧表演中的一种吉祥词。

傩戏正戏

傩面具又被称为“菩萨”“傩神”“脸子”,它是池州傩戏最显著最鲜明的特征,从而区别于其他剧种和其他地域傩戏。在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傩戏活动中傩面具具有显要的地位,它是神灵附着的载体,贯穿着整个傩戏活动的始终。由工匠雕琢的普通面具通过开光仪式,被赋予灵性,与神灵等同。

出于对面具代表的傩神的敬意,傩戏演员在演出傩戏之前,必须沐浴更衣、焚香叩拜,才能接触和佩戴面具。面具的保存、启用和归送也十分讲究。傩面具一般保存在宗族祠堂楼阁的神幔之中,平日和一般人不得触碰,须在固定日期举行隆重的“迎神下架”“起圣接神”“送神上架”等仪式才能启用。迎傩神的主持人、执事人、宗族长辈在每年的正月初六半夜将面具取出,悄悄地将其用“龙亭”或“日月箱”抬至神庙。还要经过净水生布擦拭,水内还要放檀香、柏枝和酒来驱邪和加香,使面具更加圣洁,旗锣鼓伞开道、焚烧香纸火炮等将“傩神”面具迎进祠堂。恭送到神台上还需将神伞覆荫在上,锣鼓不断,敬奉三牲贡品,接受众人的叩拜,傩戏和傩舞演员必须佩戴面具,所有傩戏活动结束后还要将面具恭还。

傩面具

“戴上面具是神,脱掉面具是人”,傩面具可以营造出超脱的氛围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也就成为人、神连接和沟通的媒介,驱邪纳福的淳朴心愿就是傩面具的隐喻。如果失去傩面具,整个傩戏活动也就无法开展。

按造型来划分,傩面具可分为正神、凶神、丑角、世俗人物几类;按数量来划分,可分为十三太保、十八学土、二十四地煞等;按面具人物来划分,可分为天帝、关羽、招魂使者、张龙、刘文龙、范杞良、孟姜女、僧侣等;此外还有专用和通用、全脸和半脸之分。

池州傩戏的戏服因各宗族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来说比较简单古朴。早期的戏服主要沿袭了明代服装的样式,一律是斜襟大领长袍。这些戏服是乡民们用自织的土布亲手缝制,并用山栀子花、靛兰染成黄色和靛青色,并无其它花纹和装饰,十分朴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有了蟒袍、官衣、马褂、褶子等等。演出时,演员以红布或黄布方巾扎头,并穿上彩裤和戏衣,最后戴上面具即可。

傩戏服装

从传统文化价值的考察来说,池州傩戏以尊老重道为内核、以娱人娱神为表现形式,内容和故事情节主要发挥着娱人、淑世化民的功能,它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忠于爱情贞、忠于国家、崇尚读书等众多美好品德贯穿于傩戏活动的始终,即便在当代,也有着教化的切实意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