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谈谈山水画的发展变化以及意境之美「意蕴」

时间:2023-02-05 13:25:28 来源:中青融视传媒

大家好,谈谈山水画的发展变化以及意境之美「意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王发宾

画家刘振兴,在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也算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画家了。近日我遇见他正在创作一幅大型水墨丹青画,交谈中感到他的创作构思和笔墨情感已不同凡响了;因为,他的构思设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碰到事物内在规律的呈现与意境的巧妙表达了,并能延伸出一个鲜活的新生事物;这个新生事物是启迪人们向上、向善、向着美好未来发展的精神指向;所以说他的构思已经走上了艺术之路。从他的画面上能够看出黑白、阴阳,在天地之间相互发展的矛盾规律和彼此制约。

一、画面清晰,妙机其微

从画面的层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远景和近景前后挪移的时空变化与意境跌宕,也能看出事物相互呼应与攀比的牵丝连带;用着墨的深浅、干湿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温度,是刘振兴绘画艺术渐变渐新的画风特点。南朝齐梁时期谢赫在画论中强调了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从刘振兴云卷云舒的气流中能感受到他应用六法的笔墨往来与心灵洗涤。使人的感悟能从低谷走向高峰,从庸俗走向高尚;一股正气扑面而来,仿佛山中若隐若现的一位道士或仙人。暗藏的神韵处处散发着艺术魅力,从每一块山崖的缝隙中能明显地诱惑到神秘而又带着人间烟火的若即若离的奇特气息和美妙感受。几个月没见了,他的画掘出了很大亮点,除了能看出远大的势气,还能看出一种丰富的绘画语言表达。细细品味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效果就渐渐地走进了他的画中。

二、体现传统,凝练涵养

中国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宽广的胸怀及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高超智慧。人性的表达自古就是中国画的核心思想,古老的画论特别强调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阐述。刘振兴继承了传统技法,而且开拓了笔墨之上的绘画意境,惟妙惟肖地体现了意和道的入画关系;在他的画中这方面的思考能看得出很多,而且与时代气息结合的很贴切,能恰到好处地与当代创作的意境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及他个人艺术的追求相结合,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他的笔墨与整体效果的搭配也很不错。有一种文化的涵养凝练在画面里,这是中国画当前很看好的一个方向。有些人的画很花哨,却体现不出文化的内涵;远看气势很大,近看给人一种很乏味的感觉;中国画不仅要看画面的效果,更要看精神的涵养,所以精神内涵在艺术语言的表达中是唯一绝对的至上的是决定整个画面和画家成败的。刘振兴画家在这方面还是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所以他的画,既有远看磅礴之气,又能经得起近看的微观提炼。这都体现了他澄怀观道、入古出新的深刻造诣。

三、洞察豁达,思考深邃

一幅画要打动人,首先是情调和格局的宏观协调,然后引导你进入内在的本质探寻: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和山川、草木、日月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交代清楚,形成没形成相互依存的内在规律,在微小的细节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深藏着什么玄机,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启发了你哪些智慧等等;这些古人的才智与人品深藏在每一个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在空与色的恍惚之中感悟时间和空间的情节变化。他乐于从人类、宇宙、自然、历史,多维度进入更高一层的意境表达;在胆与识的处理上也是十分难得的。他师古不泥古,既能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又能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自由地进出于古人和今人之间,在法与法之间打开了一条来去自由的通道;获得了“无法之法为大法”的通天之法。在创作中他敬畏自然,把山水画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道德楷模。他的画不仅是体现山川美景、幽情趣事,而是揭示人类高大形象的精神伟岸和宗教哲学的源头诠释。

四、蕴含激情,荡漾诗意

一个画家能把激情很含蓄地隐藏进画中,又能让读者从画面中读出蕴含激情和荡漾诗意的感觉,就是一个成熟的画家了;刘振兴的画很细腻地从他的笔墨里体现了这一点,比如他的山石,既看不出什么皴法,也看不到什么折带,但你能感觉到这个巨大的山峰、峭壁仿佛热情地向你招手,又浩浩荡荡引领群山而来,烟云般地荡漾着诗意,给人一种既亲切又震撼的感觉,这是非常诗意的一种表达。他不是套用某种程式,或把某种笔法、墨法、皴法拿来使用,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点、线、面,从黑白、光色的对比中渲染传统文化的深邃韵味和炽热情感,寄托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和天人合一的哲思;这样的画面才是动人的。艺术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是一个画家的责任与使命。从客观景物的描绘中寄托人的主观情感,诗意地“缘物寄情”是画家人品和文化的修养,也一直是绘画艺术发展的主流。画家显意次象,重神轻形的意境表达永远是山水画的灵魂。

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够录入中国文化部艺术人才库,而且他的成果能被大家认可,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刘振兴画家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有很高的领悟能力,所以他的画既接地气又通灵性,彰显了新时代蓬蓬勃勃的生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我们衷心祝愿他在日后的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2022年8月24日

作者简介:王发宾,男,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书画家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书协第一届、第二届内蒙古书法研修班学员,内蒙古大学第五届文研班学员。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