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中国书画: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

时间:2021-11-21 09:45:14 来源:

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

“与青田石结缘,可追溯至50年前。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进入青田石雕厂当学徒,开始迷恋上青田石。虽然,当时月薪只有九元钱,但有石头作伴,日子充实而快乐。”

在位于杭州的青田印石艺术馆,夏可承聊起了他与青田石的50个春秋。虽苦累相随,但人石相依,始终初衷不改,乐此不疲。

能集藏200多个青田印石品种,是他从没想过,也不敢奢望的事情。但理想有时往往在不经意间变成现实。面对这印石景观,漫步其间,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夏可承生在石都青田,又欣逢盛世,为个人施展身手,放飞梦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幸运的。在他看来,青田印石品种的汇聚,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首先,得益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域优势。石都青田,是其出生成长的故乡。青田石各大矿区,青田各销售石头、印石的商铺,均近在咫尺,从事青田石生产经营的商户,有许多是其交往多年的朋友。

50多年来,周边的环境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他而言,唯一不变的是对青田石的迷恋,及集藏青田印石的痴心。凡听闻某矿区采掘到较大矿脉、出产较优质石材的信息,他一定及时光顾;凡看到优等印石或特色鲜明的品种,总想方设法,得之而后快,不然,可能连觉都睡不安稳。夏可承说:“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石市转悠一番,这种习惯让我受益匪浅。”爱石迷石之人,又生活在石头堆里,时常能淘到一些心仪的美石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得益于“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鉴识眼光。与石头打交道久了,鉴石的眼光,选石的手法,玩石的境界,藏石的技艺等都会在不经意间有所提高。

夏可承自称学识不高,但对青田石的感悟,还是有自信的。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虽也有过看走眼的经历,但多数时候能做到准确无误,这方面的趣事不胜枚举。上世纪80年代,夏可承只身到澳门经营石雕店,得到了解放前从上海到澳门的乡贤陈先生的大力帮助,生意有了起色。1983年春节,到陈先生家拜年时,在其客厅壁柜中发现一方在灯下发着幽光、充溢灵气的青田印石。见他端详这方印石,陈先生笑着介绍说:“这方印石,是祖籍山口的著名律师林笑云(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之父,在解放初期送给我的,一直放在这。你是青田人,若喜欢,就送给你,也算是物尽其用。” 夏可承推辞不掉,遂拿了两件青田石雕作品与之交换。现每每面对着这方印石,夏可承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愫,大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惊喜与惶恐。其实,鉴识印石的眼光,是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综合而成,说白了,练就一双慧眼,绝无捷径可走。

再次,得益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信念。集藏美石,自可身心愉悦,但个中过程往往充满艰辛。有时匆匆赶到矿山,攀峻岭爬矿洞等超负荷体力支出之外,还要耐饥饿、顶烈日、冒严寒,或蚊叮虫咬,让人心神俱疲。即便如此这般,有时还要空手而归。有时,为了得到一块精良的原石或一方喜欢的印石,三番五次找人商谈,直至得之而后心安。有时,为了一方极品印石,不惜貂裘换石,以高出市价数倍的价格,得之而后快。

对待好的印石,夏可承的信念是:宁可选错,绝不错过。在这方面,他有过失之交臂的教训。有时,看中了一方精美优良的印石,因价位等客观因素未能及时谈妥,稍一犹豫,隔日再去时,已被他人购走,很是遗憾。

夏可承个人对生活的要求,一向闲适随意,对衣着饮食等更不计较,温饱就行。但对印石,却一直追求那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境界。

最后,还得益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友情援助。在石都青田,夏可承有各个年龄段的众多石友,他们或在矿山采矿作业,或在石铺经营销售,或从事印石加工制作。石友们淘到好的印石,都会第一时间拿出来让他欣赏,并以适切的价格转让或置换。部分老朋友,甚至忍痛割爱,把收藏多年的心爱之物转让或赠送给他,以充实壮大印藏文化。

“一些上了年纪的石界长者,为使青田印石文化能在更高的平台更广的空间传播,把祖传的宝石转让给我,令我感动莫名。” 不难看出,就是这样一位痴迷于青田石的智者,孜孜不倦地爱护着这些“宝贝”,才让青田石的故事与传承,更加韵味深长,令人敬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